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8篇
特种医学   75篇
综合类   4篇
肿瘤学   3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1.
目的评估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的MRI形态学及动态增强表现,提高对DCIS的认识,并进一步分析MRI表现与组织学核级别是否具有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经病理证实为DCIS患者的MRI表现,研究其MRI形态学特点及动态增强表现,并分析MRI特点与组织学核级别的相关性。结果 22例患者中,非肿块样强化14例(段样强化9例,其内部均表现为轨道样或簇状小环样强化;区域性强化4例;线样强化1例),肿块样强化8例,均有恶性肿瘤征象,如分叶、毛刺、不均匀强化等。动态增强表现:Ⅰ型曲线5例、Ⅱ型曲线12例、Ⅲ型曲线5例;早期强化率包括早期缓慢强化2例、早期中度强化8例、早期快速强化12例。早期强化率及病灶大小与组织学核级别显著相关,P值分别为0.031和0.002;动态增强曲线类型和形态学表现与组织学核级别无相关性,P值分别为0.4和0.225。结论乳腺DCIS的MRI表现具有相对特异性,结合形态学及血流动力学,可较全面评价DCIS组织学核级别程度,对临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数字乳腺断层融合X线成像(DBT)作为一种新的成像技术,能提高少脂肪腺体型(如致密型、多量腺体型)中乳腺病灶的检出率及病灶形态特征显示的能力,降低乳腺癌筛查的成本,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影响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图像质量的各种因素,以提高乳腺X线摄影技术在影像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随机抽取2006-10-12间200例经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的资料,评价摄影体位、投照技术、机械设备等因素对图像各方面质量的影响.结果 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的一级片93.5%(187/200),二级片4.5%(9/200),三级片2%(4/200).在二级片、三级片中,摄影体位不标准4例(2%),压迫不完全2例(1%),异物伪影1例(0.5%),被检查者身体伪影2例(1%),影像板伪影2例(1%),设备校正不良1例(0.5%)以及照片保存不当1例(0.5%).结论 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中,医技人员的投照及操作技术是提高图像质量的关键,被检者和机械设备等是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乳腺叶状瘤(PT)的MR表现及其病理基础.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0年6月期间27例(28个病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PT患者MRI表现,并与病理学分级结果相对照.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Fisher精确检验及Spearman相关分析比较不同病理分级PT病灶的大小、MRI表现异同及其与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分类的相关性.结果 (1)28个PT病灶中,病理学分级为良性、交界性及恶性者分别为4(14.3%)、15(53.6%)和9(32.1%)个.(2)恶性、交界性和良性PT病灶的平均最大径分别为(6.4±3.9)、(5.7±2.2)和(4.8±1.8)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287.541,P=0.000),其中良性和恶性病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33).(3)与病理学分级对照,在良性、交界性及恶性PT病灶中,T2WI上有低信号分隔者分别为2、13和13个,无低信号分隔者分别为2、2和6个;增强后有裂隙状低信号影者分别为3、3和6个,无裂隙状低信号影者分别为1、12和3个;病灶时间-信号强度曲线为持续型者分别为2、11和1个,平台型者分别为1、2和3个,廓清型者分别为1、2和5个,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7.334、6.765和9.296,P值均<0.05).(4)将BI-RADS 4a作为可疑恶性病灶,MRI检出病变的准确率为96.4%( 27/28),且BI-RADS分级与乳腺PT的恶性程度呈低度相关(r=0.382,P=0.045).结论 乳腺PT的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病灶大小及MRI的一些特殊征象与其病理学分级呈低度相关.  相似文献   
15.
背景与目的:直肠癌淋巴结转移模型是研究肿瘤发生、发展、转移及抗肿瘤治疗的工具,但较大型动物模型鲜见报道。该研究旨在建立可行性强、重复率高的VX2移植性兔直肠癌淋巴结转移模型。方法:采用原位移植方法,将切好的小瘤块置入穿刺针内,并使用穿刺针将小瘤块推入到新西兰大白兔的直肠壁内。共制作模型20只。每周使用MR扫描2只实验兔,MR上观察肿瘤生长情况及肠周淋巴结个数,使用MR后处理软件测量实验兔的直肠壁肿瘤体积,扫描完成后进行详细解剖,切除直肠壁上肿瘤及肠周淋巴结,进行标本固定及HE染色,并探讨肿瘤体积与生长时间及转移淋巴结个数的关系。结果:成功制作模型13只,成功率为65%。于第4周开始在MR上可观察到局限于直肠壁肿块。随着时间增长,肿瘤体积不断增大,且不同时期(生长周数)肿瘤体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2.865,P<0.05);进一步分析得出,肿瘤的平均体积与生长周数呈正线性相关(r=0.9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肿瘤体积大于9 cm3时,实验兔开始出现转移性淋巴结,第9周开始转移淋巴结个数明显增多。统计分析得出肿瘤体积越大,转移性淋巴结个数就越多(F=92.531, P<0.05),且两者呈线性相关(r=0.9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实验将组织学完整的VX2移植瘤组织块原位种植到新西兰大白兔直肠内,成功建立了VX2移植性兔直肠癌的淋巴结转移模型。本模型对于研究直肠癌的局部生长、浸润机制、淋巴结转移灶及生物学特性均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6.
背景与目的:数字乳腺断层摄影技术(digital breast tomosynthesis,DBT)是近几年推出的一项用于乳腺X线摄影检查的技术,可较好地显示乳腺病灶,对乳腺病变的检出和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人们多集中于大或小角度曝光的辐射剂量研究,而有关大、小角度曝光辐射剂量有何差异的研究报道较少。对DBT中采用大、小角度曝光的辐射剂量进行分析和比较,以了解DBT检查时运用不同曝光角度在辐射剂量方面的差异。方法:2016年7月—2016年9月,收集临床可触及乳腺肿块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进行乳腺X线摄影检查的患者共209例,100例入组DBT-HR模式行常规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full field digital mammography,FFDM)和DBT的大角度摄影、109例入组DBT-ST模式行常规FFDM和DBT的小角度摄影。分别比较两种曝光角度的辐射剂量差异,并对不同乳腺腺体类型、不同年龄阶段和不同摄影体位的辐射剂量差异进行比较。结果:DBT检查时采用HR模式的平均腺体剂量(average gland dose,AGD)均值2.76 mGy较ST模式的AGD均值1.37 mGy高出50.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BT检查下对不同乳腺腺体类型比较时,HR模式的AGD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T模式的AGD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种模式进行组间比较时,HR模式 b、c、d三种腺体类型的AGD值分别增加了50.16%、51.20%和45.19%,并可见c型腺体的AGD增幅最大,d型腺体的AGD增幅最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不同年龄阶段患者比较时,两种模式的AGD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种模式的AGD值进行组间比较时,HR模式5组年龄段的AGD值分别增加了52.17%、50.53%、45.56%、51.54%和49.04%,并可见≤40岁年龄段患者的AGD值增幅最大,51~60岁年龄段患者的AGD值增幅最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头尾(cranio-caudal,CC)位和内外侧斜(medial-lateral oblique,MLO)位不同压迫厚度的断层辐射剂量比较时,两种模式的AGD差异值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种模式的AGD值进行组间比较时,HR模式5组不同压迫厚度的AGD值在CC位分别增加了37.07%、47.94%、53.09%、50.06%和49.79%;在MLO位分别增加了35.15%、46.24%、53.26%、49.14%和48.04%;且2种体位均显示压迫厚度40~49 mm组的AGD值增幅最大,压迫厚度≤29 mm组的AGD值增幅最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BT检查时采用大或小角度曝光的辐射剂量是有差异的,且不同乳腺腺体类型、不同年龄阶段患者、不同摄影体位的辐射剂量均有差异,但仍在规定的辐射剂量值范围内,所以DBT检查是一项安全、可靠的技术,临床可根据实际需要开展应用。  相似文献   
17.
乳腺MRI检查在保乳病例评价中的作用和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雅佳   《放射学实践》2010,25(2):126-128
在手术方式越来越考虑功能和美观的当今,保留乳房手术已成为Ⅱ期前乳腺癌的首选手术方式。相比较其他常规影像技术如乳腺X线摄影和超声,MRI在保乳治疗的方方面面都起着很大的作用。本文将从三个方面阐述乳腺MRI检查在保乳病例评价中的作用和地位。  相似文献   
18.
背景与目的:雄激素剥夺治疗(androgen deprivation therapy,ADT)是前列腺癌患者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然而对于ADT后病灶的变化,目前仍缺乏直接、精准的评估方法.以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初步探讨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ultiparametric magnetic resonance im...  相似文献   
19.
背景与目的:乳腺癌已成为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乳腺X线摄影新技术的出现对乳腺癌诊断起重要作用;该研究旨在对比数字乳腺断层融合X线摄影(digital breast tomosynthesis,DBT)与常规影像学检查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效能.方法:收集2015年3月—2015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就诊且经临床或超声检查怀疑乳腺病变的227例患者.所有患者均行B超、全屏数字乳腺X线摄影(full-field digital mammog-raphy,FFDM)、DBT和MRI检查.高年资影像医师双盲阅片,参照2013版BI-RADS分类标准,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各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效能,并利用Z检验比较DBT与其他检查方法的统计学差异.结果:30例患者因图像不符合诊断要求而排除,剩余197例患者共发现205个病灶,其中良性病灶73例,恶性病灶132例.B超、FFDM、DBT、DBT+FFDM和MRI基于BI-RADS分类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8308、0.8592、0.9167、0.9198和0.9354;两两比较结果显示,DBT的AUC高于B超和FFDM,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比B超相比,Z=7.36,P=0.0067;与FFDM相比,Z=4.89,P=0.0271);DBT与MRI、DBT+FFDM的AU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MRI相比,Z=0.02,P=0.9002;与DBT+FFDM相比,Z=0.69,P=0.4048).结论:DBT较B超、FFDM能显著提高乳腺良、恶性病灶的诊断效能;并与MRI诊断效能相当.DBT作为乳腺X摄影新技术,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利用乳腺MR影像全自动量化分析法,评估不同月经状态对乳腺纤维腺体组织比(fibrograndular tissue, FGT),背景实质强化容积比(background parenchymal enhancement volume ratio, BPEV)和程度比(background parenchymal enhancement intensity ratio, BPEI)的影响。方法 从2009年至2012年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做乳腺MR检查的14 033名妇女中,随机选出正常乳腺MR影像101例,其中绝经前47例,绝经后54例。绝经前再按月经周期分为:第1周8例,第2至第4周各13例。应用乳腺MR影像全自动量化分析软件测量FGT与增强后早(2 min)、中(4 min)、晚(6 min) 3期的BPEV与BPEI,并使用Mann-Whitney U检验对绝经前后的FGT,BPEV和BPEI进行比较,绝经前各月经周期的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结果 绝经后妇女的FGT,BPEV与增强中晚期的BPEI均显著低于绝经前妇女(P<0.05)。BPEI在绝经前妇女中月经第1周最高,第2周最低(P<0.05)。FGT及BPEV在月经第1周也最高,但与其他月经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FGT、BPEV和BPEI在绝经后均显著降低。月经第2周为乳腺MR检查的最佳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