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9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1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53篇
内科学   137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21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107篇
预防医学   37篇
眼科学   30篇
药学   63篇
  1篇
中国医学   32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提出应用频域寄生电容法计算Hertz轴承电流密度。该种方法以电机系统内的寄生电容为研究对象,通过解析法确定其频域特性,结合电机内耦合电容拓扑结构计算轴承电流。本文以一台3kW变频电机为研究对象,通过解析法确定其各部分寄生电容的频域特性,并通过阻抗分析仪对计算结果进行校验。根据变频器电机系统耦合电容模型列写轴承电流线性微分方程,通过一般线性扩展法对其进行求解,求得轴承放电电流。搭建轴承电流测量平台,对轴承电流进行测量,与计算结果基本吻合。最后应用接触力学中的经典Hertz理论求得轴承接触面积,进而计算轴承电流密度。该种轴承电流密度计算方法为定量评估轴承电损伤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2.
目的 研究多氯联苯暴露人群外周血相关基因表达改变.方法 采集32例电子垃圾拆解地居民和48例对照人群外周血样,分离提取总RNA,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CCDC92、CCL22、GZMK、MTDH、STK38L、TMEM175等6个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 根据双标准曲线法,拆解地居民CCL22基因的表达水平为(4.51±2.37)%,低于对照组的(6.76±4.82) %(t=2.451,P <0.05).根据2-△△Ct法,两者的表达水平分别为(0.54±0.28)倍和(0.81±0.58)倍(t=2.480,P<0.05).根据双标准曲线法,GZMK和MTDH基因的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t=-2.036、-2.228,P<0.05).根据2-△△Ct法,两者的表达水平也高于对照组(t=-2.035、-2.223,P<0.05).两种定量方法存在较好的相关性(r=1.000,P<0.01).结论 CCL22、GZMK和MTDH三个基因在多氯联苯暴露人群中表达异常,可用作多氯联苯暴露人群的效应标志物.  相似文献   
53.
目的 通过对7例(7只眼)患者眼科术后暴发眼前节毒性反应综合征(toxic anterior segment syndrome,TASS)诊治经过的体会,寻找TASS的发病原因,探讨治疗方法并观察其预后.方法 在2009年8月2周内的白内障手术及玻璃体切割联合白内障手术中发生TASS7例,立即对产生原因进行调查,同时对患者全身及眼局部应用抗菌素和糖皮质激素治疗,持续观察15 d,随访6个月.结果 考虑发生TASS的原因可能与手术器械消毒过程中应用的去离子水有关.7例患者治疗15 d后炎症稳定,视力与发病前比,无差异.随访6个月,所有患者无眼部炎症表现,人工晶状体表面无渗出物及色素沉着,虹膜无粘连,眼压正常.结论 TASS发生后,如能早期诊断及有效治疗,预后是良好的.  相似文献   
54.
目的 探讨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早期手术与非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总结 6 4例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治疗经验 ,对手术治疗 2 1例、非手术治疗 4 3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非手术组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明显低于手术组 ( P<0 .0 1 )。结论 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早期非手术治疗明显优于早期手术治疗 ,在非手术治疗中需 CT监测胰腺坏死范围的变化和中转手术指征  相似文献   
55.
目的:应用血管内超声(IVUS)分析分支闭塞的预测因素。方法: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分叉病变52处,定量分析分叉近端(分支入口平面)和分叉远端(分叉嵴平面)斑块面积、斑块负荷、偏心指数、斑块分布弧度。采用逐步回归法分析PCI术后分支斑块负荷的相关因素。对术前分支斑块负荷>50%(n=15)和<50%(n=37)这2种情况进行术后结果比较。结果:定量分析分叉近端和远端斑块负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2.80±13.21)%∶(52.81±12.20)%,P>0.05],分叉近端斑块偏心指数明显低于分叉远端[(1.86±0.64)∶(9.52±2.78,P<0.01],分叉近端斑块弧度明显大于分叉远端[(357.15±12.02)°∶(233.33±45.91)°,P<0.01]。分叉远端斑块与分支的角度为(143.2±33.60)°。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术后分支斑块负荷与术前分支斑块负荷、分叉近端斑块负荷正相关,与分叉角度、分支/主支直径负相关。术后分支斑块负荷在术前分支斑块负荷>50%者明显大于<50%者[(89.20±5.66)%∶(42.60±18.12)%,P<0.01]。结论:血管分叉改变了斑块的分布模式,分叉近端斑块向心性分布,而分叉远端斑块偏心性分布。分叉远端斑块主要分布在分叉嵴的对侧壁。术前分支斑块负荷大、分叉近端斑块负荷大,分叉角度小、分支/主支直径小,分叉病变PCI术后分支闭塞的可能性大。分支开口斑块负荷>50%较<50%术后闭塞的危险性更大。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严重出血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105例PCI患者中41例严重出血患者(出血组)和随机抽取的50例无严重出血患者(未出血组),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与严重出血并发症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与未出血组比较,出血组患者年龄和基础血肌酐水平较高,体重较低。年龄偏大、体重轻和基础血肌酐水平升高是增加PCI术后严重出血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体重和血肌酐水平可以作为预测PCI术后严重出血风险的指标。  相似文献   
57.
老年周围动脉疾病综合介入治疗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综合介入治疗老年周围动脉疾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经皮穿刺周围动脉血管球囊扩张术 (PTA)、支架置入、持续动脉内溶栓加PTA、血管内膜剥离术加支架置入术等综合介入方法治疗老年周围动脉阻塞性病变 6 2例次 ,其中上肢锁骨下动脉阻塞性病变 2 1例次 ,下肢动脉病变 4 1例次。单纯PTA 6例次 ,球囊预扩张加支架置入术 5 2例次 ,溶栓加PTA 3例次 ,股动脉内膜剥离术加髂动脉支架置入术 1例。结果 手术成功率95 % ,手术并发症 1.4 % (支架脱落 1例 )。术后即刻血管造影影像学和临床表现明显改善。随访 3个月~ 2年 ,无复发性肢体缺血症状生存 6 7% ,间歇性跛行较术前减轻并维持 13% ,临床再狭窄率 2 0 %。结论 老年周围动脉阻塞性病变综合介入治疗近、远期疗效满意 ,手术安全可靠 ,肢体复发性缺血症状发生率相对较低 ,是目前治疗老年周围动脉疾病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8.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高血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威  王禹 《中国循环杂志》2006,21(4):317-320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在临床中往往被忽视,未予充分重视。目前,OSAS和高血压发病率明显增高,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二者合并的发病率远远超过单一发病率。越来越多的证据支持OSAS可导致高血压。本文对OSAS与高血压的相关性、OSAS相关高血压的特点、OSAS相关高血压病理生理学机制的最新进展、OSAS的治疗策略以及治疗OSAS对血压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9.
目前公认轮状病毒是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之一,国内已见报道[1、2]。我们在1979及1980年冬季,收集临床上诊断“秋季腹泻”10例粪便标本,经电镜检查发现典型轮状病毒颗粒者6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6例年龄8月~1岁,均为散居婴儿,以腹泻为主诉就诊。发病前多无饮食因素,突然发病,4例发烧,1例腹泻前有感冒病史。腹泻每天少者3~4次,多者10余次。大便多为稀水样或蛋花样便,2例早期有浆糊样白便。镜检均可见到脂肪球,2例见0~2脓细胞/HP。体检与一般消化不良相似,脱水体征多不明显,周围血像白细胞轻度增高。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近、远期疗效。方法解放军总医院2001年12月~2006年8月接受PCI的77例左主干病变的病例资料,2006年8月对上述患者进行随访,包括造影及电话随访。结果即刻成功率100%,无严重术中并发症,住院期间无死亡。术后随访0.5~54(12.95±10.31)个月,其中1例术后6个月行冠状动脉CT检查,支架内无狭窄;20例患者进行了冠状动脉造影检查,1例术后30天出现支架内亚急性血栓;10例分别在1~12个月造影时显示支架内再狭窄,其中4例发生在左主干支架内,其余再狭窄均发生在分叉远端,并分别进行了处理。其余患者进行了电话随访,1例复发心绞痛,接受药物治疗。结论对经过选择的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患者进行支架置入是可行和安全的,并有良好的近、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