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90篇
  免费   99篇
  国内免费   64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59篇
妇产科学   39篇
基础医学   84篇
口腔科学   21篇
临床医学   249篇
内科学   170篇
皮肤病学   24篇
神经病学   82篇
特种医学   107篇
外科学   287篇
综合类   695篇
预防医学   426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232篇
  2篇
中国医学   229篇
肿瘤学   39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81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140篇
  2013年   166篇
  2012年   167篇
  2011年   190篇
  2010年   201篇
  2009年   169篇
  2008年   158篇
  2007年   162篇
  2006年   129篇
  2005年   100篇
  2004年   103篇
  2003年   116篇
  2002年   90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74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981.
目的基于广西地区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数据,对COVID-19的相关流行病学参数,如世代间隔、基本再生数R0,进行估计。方法采用三种概率密度分布模型(Gamma分布、Weibull分布、Lognormal分布)来拟合世代间隔的概率分布,采用Akaike信息准则(AIC)衡量统计模型拟合优良性。结果广西地区的COVID-19疫情发展遵循Logistic指数增长模型。世代间隔平均值为7.00 d(95%CI:6.56~9.64),利用指数增长法估计得基本再生数R0为1.51(95%CI:1.49~1.53)。结论世代间隔更符合Gamma分布;R0>1。此次COVID-19疫情在防控部门的迅速响应、强力且高效执行下,疫情形势大有减缓。  相似文献   
982.
足底反射区疗法是目前备受国内外关注的一种保健推拿疗法,在传统古医籍和养生著作中可以查找到古人对于足底重要性及治疗作用的记载.有些反射区的本身就是中医理论里的重要经穴.正确认识其与中医学的关系,可为足底反射区定位的进一步明确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83.
目的 研究由肉苁蓉愈伤组织建立细胞悬浮培养体系的培养条件.方法 在固体培养基上添加不同比例的生长激素,考察生长激素、细胞种龄和接种量对细胞生长和次生代谢产物苯乙醇糖苷(PeG)量的影响.结果 在添加1 mg/L 2,4-D的B5固体培养基上形成的愈伤组织松散易碎,适于进行悬浮培养.细胞种龄为25 d和接种量为3%~4%时细胞悬浮培养的结果最好,PeG产量达到最大,为0.82 g/L.细胞在悬浮培养时聚集体由大变小,直径小于0.5 mm的细胞聚集体由接种时的5%逐渐增加至第20天时的81%,其PeG量为10.1%.结论 通过摇瓶培养建立了较好的细胞悬浮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984.
目的探讨独活寄生汤加减内服联合熏洗、针灸辨治椎间盘源性腰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单纯给予针灸治疗,观察组则加用独活寄生汤加减内服联合熏洗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15 d,随访半年。比较2组临床效果,评价治疗前后、随访过程中患者腰骶部痛感VAS评分、JOA脊柱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痛感VAS评分、JOA脊柱功能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痛感缓解更为明显,其疼痛VA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患者,腰椎功能提高更为明显,其JOA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独活寄生汤加减内服联合熏洗、针灸辨治椎间盘源性腰痛疗效肯定,利于缓解患者的腰骶部痛感,强化其脊柱功能,凸显出中医内外合治痛证的优势与特色,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85.
目的构建梅毒螺旋体TpF1n基因原核表达载体,表达重组TpF1n,为梅毒螺旋体感染与宿主炎症反应研究提供候选蛋白。方法采用全基因合成法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28a-TPF1n,表达重组TpF1蛋白,用重组TpF1蛋白刺激人单核巨噬细胞系THP-1,通过ELISA方法检测IL-1β的分泌水平变化。结果成功构建了pET-28a-TPF1n原核表达载体,转染大肠埃希菌后稳定表达约25 ku大小的重组TpF1蛋白。与空白组相比,TpF1蛋白干预组的IL-1β分泌水平显著升高。结论重组TpF1蛋白可显著诱导THP-1细胞分泌IL-1β,提示TpF1蛋白可作为梅毒螺旋体感染引起的宿主炎症反应研究中的候选蛋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86.
目的:调查不同体育活动水平和体质状况老年人在1年内不同时间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方法:选择2001—11/2002-11广州市寿星大厦内老人160人。纳人标准:年龄60~75岁,身体状况较好,有生活自理能力,精神正常,意识清晰,无明显的生理缺陷和重大疾病,具有从事一般体育活动能力并同意接受调查。根据老年人的体育活动水平(是否达到每周体育锻炼3次以上、每次坚持30min以上、持续时间超过1年)分为活动组118人和不活动组42人。根据老年人的体质综合评价标准分为合格组(22分或以上)74人和不合格组(22分以下)86人。其中体育活动状况和生活质量在1年内评定3次,体质状况在1年内评定2次,生活质量采用SF-36量表评定,评分值为0~100分,得分越高,所代表的功能损害越轻,生活质量越好。结果:纳人160例老年人,全部进人结果分析。①生活质量和体质变化情况:广州市寿星大厦老人在1年内3次调查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次体质测试指标中,除反应时延长外(P≤0.001),其他测试值均无明显的变化(P〉0.05)。②随调查时间的改变,不同体育活动水平老年人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③随调查时间的改变,不同体质状况老年人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结论:只有改善了老年人的体质水平,才能加快生活质量改善的程度。  相似文献   
987.
背景:利用骨髓间质干细胞(mesenchymalstemcells,MSCs)的多向分化性,选择合适的生物材料和适当的生长因子联合应用,可达到修复组织缺损的目的,MSCs细胞具有取材方便,对身体健康损害小,来源于自体干细胞诱导构建的组织不存在MHC限制等优点,所以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目的:探讨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和成软骨细胞诱导分化的能力。设计:单一样本研究。单位: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骨科,苏州大学生命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材料:RPMI1640完全培养基,地塞米松,β-甘油磷酸钠,抗坏血酸,鼠抗人一抗,羊抗鼠二抗,链球菌亲和素(三抗),DAB(1:50),100mL/L胎牛血清,维生素C,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等。方法:选用不同代次的MSCs细胞,分别使用成骨和成软骨条件培养基培养,观察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同时采用细胞化学和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碱性磷酸酶,钙盐沉积,糖胺多糖分泌和I,Ⅱ胶原的表达。主要观察指标:骨髓基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骨髓基质干细胞向成软骨细胞分化。结果:MSCs细胞在地塞米松、维生素C和β-甘油磷酸钠的作用下,15d后可见细胞变为多边形,ALP和I型胶原染色阳性,形成钙结节,表现成骨细胞分化特点;而在维生素C和TGF-β1的作用下,7d可见细胞多为圆形,糖胺多糖和II型胶原染色阳性,表现成软骨细胞分化特点。  相似文献   
988.
背景胃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受诸多因素的影响,采用线性结构方程式模型,可以揭示不能通过直接观测得到的潜在因子之间的关系,适合对胃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作分析.目的分析影响长乐县胃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为改善农村胃癌患者在生活质量提供科学信息.设计以诊断为依据的回顾性研究.地点和对象423例居住在长乐县且由县级以上医院确诊的胃癌患者,其中男355例,女68例;生存时间0.5~15.6年.方法采用观测性研究方法,每例胃癌患者填写调查表.调查胃癌患者基本情况指标7项,治疗情况25项,生活质量18项.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对26个变量和18个条目评分进行分析,用线性结构方程式(LISREL)分析潜在外生变量ζ与潜在内生变量η之间的关系.主要观察指标反映胃癌患者生活质量的18个条目的评分及相关因素的量化值.结果从反映胃癌患者生活质量的18个条目的评分提取出2个潜在的内生变量,从与生活质量相关的26个显在变量中提取出11个潜在外生变量,二者之间的线性结构方程的拟合优度指数为0.95.结论胃癌患者的心理状态受到其生理状态的显著影响;影响胃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有病情、生存时间、年龄、手术情况、性别和营养.  相似文献   
989.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腹腔镜与开放手术方式根治性膀胱切除术(RC)治疗膀胱癌的临床观察指标,评价腹腔镜技术在RC治疗膀胱癌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2009年10月-2014年8月该院实施RC患者49例,其中腹腔镜组20例(A组)、开放组29例(B组)。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取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和术后并发症等作为观察指标。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平均术中出血量A组低于B组[(416.66±232.73)ml vs(964.16±445.73)ml,P0.05];平均术后住院时间A组低于B组[(14.93±2.72)d vs(19.50±3.16)d,P0.05)];术后并发症A组少于B组(P0.05);平均手术时间、平均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分析两组临床观察指标,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LRC)治疗膀胱癌,在手术效果方面与开放手术相似,但其具有创伤小、失血少、恢复快和术后并发症相对较少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远期疗效尚需要更多病例术后随访。  相似文献   
990.
快速反应板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方法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使用两种快速免疫结合试验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可使假阳性降到极低。[方法]使用目前国内最常用的快速检测试剂,TP-ELISA试剂筛检临床阳性标本,TPPA法作为确证试验,从而得出快速试剂的假阳性和假阴性率。[结果]在初筛检出的阳性标本中,TP-ELISA法无假阳性和假阴性。快速试剂1假阴性率2.2%,假阳性率7.27%,快速试剂2假阴性率2.2%,假阳性率4.34%,但如果两种试剂结合使用可使假阳性降为零。[结论]在检测门急诊患者时,可用两种快速试剂结合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