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2篇
临床医学   7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21.
目的:探讨宫颈电环切除术对CIN患者术后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2000年至2007年因宫颈高度病变行LEEP术、术后成功受孕并已终止妊娠的妇女102例作为病例组。其中,按电切深度分为10~20mm组(76例)和21~25mm组(26例);按电切宽度分为15~20mm组(30例)和21~40mm组(72例)。随机抽取同期门诊无宫颈治疗史的健康孕产妇104例为对照组。追踪并比较各组自然流产率、早产率、胎膜早破率、低出生体重率以及剖宫产率。结果:病例组及对照组分娩孕周均>28周;两组自然流产率、早产率、胎膜早破率、剖宫产率和分娩孕周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病例组新生儿平均体重显著高于对照组[(3.45±0.29)kg vs(3.32±0.35)kg,P<0.05]。宫颈电切深度为10~20mm组的妊娠结局与21~25mm组无显著差异(P>0.05);宫颈电切宽度为15~20mm组的妊娠结局与21~40mm组亦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宫颈电环切除术对术后妊娠妇女的妊娠结局无明显影响。宫颈电环切除深度<25mm、宽度<40mm时,患者术后妊娠的自然流产、早产、胎膜早破、小于胎龄儿等不良结局发生率无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22.
子宫切除术后输卵管脱垂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输卵管脱垂(fallopian tube prolapse,FTP)是子宫全切除术后在腹腔与阴道之间相通时发生的一种并发症,较少见,是疝的一种类型.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00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子宫全切除术后发生FTP6例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方法以及预防措施进行探讨,以提高临床医师对FTP的认识.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即查即治策略处理宫颈细胞筛查为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临床处理宫颈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提供有价值的诊疗手段.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1年10月年龄22~65岁、无妊娠、宫颈细胞学筛查为高度病变的妇女200例,按随机化的方法分为两组,一组按即查即治策略(A组)处理,另一组按传统三步法(B组)处理.比较两组的最终病理结果、术后3、6个月异常TCT(包括ASCUS)、切缘阳性或阴道镜异常等需行二次LEEP手术率.结果:A组的过度治疗率6%,CIN 2、3检出率89%,原位癌检出率5%,二次手术率16%.与B组比较,过度治疗率、宫颈高度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的检出率、术后复查异常TCT、二次手术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即查即治策略处理宫颈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是安全、经济和有效的诊疗手段.  相似文献   
24.
头位产钳术49年回顾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产钳助产术的应用指征及结局。方法 对 4 9年来该院 2 5 5 4例头位产钳进行回顾性分析 ,将资料分成两组 :195 5年 1月至 1979年 12月为A组 ,1980年 1月至 2 0 0 3年 12月为B组。结果 头位产钳率为 2 98% ,主要指征为胎儿窘迫 (33 0 1% )、胎头异位 (2 6 82 % )、产程延长 (19 19% )、宫缩乏力 (5 6 4 % )、妊高征(7 0 9% )、其他 (8 2 6 % )。全部产钳病例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 2 6 74 % ,A组新生儿窒息率为 30 2 1% ,B组新生儿窒息率 2 6 6 1% ,两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中位产钳、胎头吸引失败改产钳与单次低位产钳的病例新生儿窒息率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剖宫产率的大幅度上升 ,而阴道助产率及新生儿窒息率有所下降。结论 只要术前细致准确的阴道检查 ,合理掌握产钳术的指征 ,产钳术仍是阴道助产的常用手段。  相似文献   
25.
【目的】 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Ⅲ级 < 35岁患者宫颈组织中细胞周期素依赖激酶抑制蛋白p16、p21和细胞增殖抗原Ki-67的表达特点。【方法】选择2008年3月至2009年8月广东省人民医院妇科门诊因宫颈疾病就诊患者,第2代杂交捕获试验(HCⅡ)检测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 DNA负荷量,经活检或手术后病理诊断CINⅡ-Ⅲ级共109例,分为两组,< 35岁组48例,≥ 35岁组61例,并用宫颈组织病理切片进行p16、p21和Ki-67免疫组化检测,比较两组高危型HPV DNA负荷量和p16、p21和Ki-67蛋白表达差异。【结果】 全部病例均检测到高危型HPV DNA,阳性率为100%,但两组HPV DNA负荷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5岁组:(498 ± 848 pg/mL,≥ 35岁组:(548 ± 756) pg/mL,P > 0.05];两组间p16阳性表达率无统计学差异(< 35岁组:100%,≥ 35岁组:96.72%,P > 0.05),但 < 35岁组p21和Ki-67表达阳性率(p21:60.42%,Ki-67:91.67%)明显高于 ≥ 35岁组(p21:39.34%,Ki-67:75.41%,P < 0.05)。 【结论】 CIN年轻患者宫颈组织p21和Ki-67表达率升高,可增加p21和Ki-67检测预测宫颈病变进展状态  相似文献   
26.
目的 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的病毒负荷量与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CIN)的关系。方法 选择2003年1月至2004年7月间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宫颈疾病专科门诊就诊的妇女5584例,采用第2代杂交捕获试验(HC-Ⅱ)进行高危型HPVDNA的半定量检测,阴道镜下定位活检,病理学结果为确诊标准。结果 高危型HPV检测阳性1590例,阳性率28.47%,各种病理类型的宫颈病变中高危型HPV感染率分别为:宫颈鳞癌88.89%,宫颈腺癌66.67%,CINⅢ92.77%,CINⅡ86.30%,CINⅠ44.58%,宫颈扁平型湿疣86.69%,慢性宫颈炎9.59%。随着宫颈病变严重程度的增加,高危型HPV的病毒负荷量也增高,它们之间的相关性有显著意义(H=1984.714,P〈0.01),其中慢性宫颈炎与宫颈癌及CIN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CINⅠ与宫颈腺癌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与宫颈扁平型湿疣、CINⅡ、CINⅢ及宫颈鳞癌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而宫颈扁平型湿疣、CINⅡ、CINⅢ与宫颈鳞癌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用ROC曲线分析HC-Ⅱ检测宫颈高度病变,最能平衡敏感度和特异度的阳性分界点是3.7pg/mL,Youden指数为0.72,敏感度为92%,特异度为80%。结论 高危型HPV的病毒负荷量增高与宫颈病变严重程度的增加密切相关;合理设置阳性分界点,可提高HC-Ⅱ检测宫颈高度病变的特异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