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1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32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4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41篇
内科学   29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29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119篇
预防医学   52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75篇
  1篇
中国医学   45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8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的:了解住院患儿贫血原因构成比,为儿科疾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全部病例为儿科住院病例,按病因、贫血程度等进行分析。结果:两年共计贫血患儿316例,轻度贫血占16.8%,中度贫血占38.9%,重度贫血占27.8%,极重度贫血占16.5%,以中度贫血最常见。贫血病因分析中,以急性白血病最常见(38.3%),溶血性贫血次之(11.1%),缺铁性贫血居第3位(9.2%)。结论:营养及感染等原因引起的贫血已不是目前住院患儿贫血的主要原因,而一些恶性疾病如急性白血病发生率有递增趋势。急性白血病发病相关因素的分析和防治可能成为未来儿童保健工作者的工作重心。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人们物质和精神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以及对医疗护理服务需求层次的不断提高,使医疗护理纠纷在近几年呈明显的上升趋势,这种现象在急诊科尤为突出。急诊科是医院门诊的一个重要窗口,由于其工作性质和病人疾病突出急、危、抢救等的特殊性,也是医院医疗、护理纠纷最多发的部门。那么,如何防范和杜绝在急诊、急救过程中引发护理纠纷是每一位急诊护理管理者和工作者应该认真思考和面对的问题。通过对急诊护理纠纷多发原因的分析和探讨,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旨在引起广大急诊护理工作者的关注和认可,提高急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3.
响应表面法(RSM)已成功应用于酶法生物聚合儿茶酚,即在含有丙酮、醋酸钠缓冲液的闭合系统中用漆酶催化产生聚合儿茶酚。用于催化的漆酶来源于Trametes versicolor(ATCC 200801)。通过测定闭合系统中起始溶氧(DO)消耗速率,运用RSM对儿茶酚酶生物聚合速率进行优化。通过筛选实验找到对DO消耗速率影响最大的独立变量,分别为介质温度、pH和丙酮含量。  相似文献   
14.
Song  E  尚珂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5,36(11):659-659
将小分子干扰RNAs(siRNAs)传递至细胞内是其应用于临床治疗的关键障碍。设计了鱼精蛋白-抗体的融合蛋白传递siRNA至感染HIV或转染HIV胞膜的细胞。该融合蛋白(F105-P)设计为将鱼精蛋白编码序列连接到HIV-1胞膜抗体的重链Fab段的C末端。与F105-P相连的siRNAs仅在表达HIV-1胞膜的细胞内诱导基因沉默化。此外,针对HIV-1衣壳基因gag的siRNAs在受HIV感染但难以转染的初始T细胞中能抑制HIV复制。大鼠肿瘤内或静脉内注射与F105-P相连的siRNAs可靶向表达HIV胞膜的B16黑色素瘤细胞,对正常组织或胞膜阴性的B16细胞无此作用;注射与靶向c-myc、MDM2以及VEGF的siRNAs相连的F105-P可抑制表达胞膜蛋白的皮下B16肿瘤。另外,ErbB2单链抗体与鱼精蛋白融合可特异性地传递siRNAs进入表达ErbB2的肿瘤细胞。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测噬血细胞综合征患儿多种细胞因子水平,观察和比较它们在HLH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18例HLH患儿、20例对照组儿童及7例一般感染患儿血清中8种细胞因子[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10、IL-12、可溶性IL-2受体β(IL-2R-β)、可溶性IL-2受体α(sCD25)和sCD163],分析它们在HLH中的表达水平,以及与诊断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非HLH感染组相比,HLH组中各细胞因子水平明显升高,3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2、sCD25和sCD163 3种细胞因子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均在0.9以上,诊断HLH的准确性高,尤其是sCD163和sCD25,AUC高达0.95。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sCD163与sCD25的相关程度,二者呈高度正相关(r=0.970,P0.05)。IFN-γ、TNF-α、IL-6和IL-2R-β4种细胞因子AUC在0.7~0.9,IL-10的AUC小于0.7。结论 HLH患儿多种细胞因子水平高表达是导致一系列临床表现的重要因素。sCD163与sCD25有同等意义,是诊断HLH特异又敏感的标记。细胞因子IL-12的诊断价值亦高。此外,IFN-γ、TNF-α、IL-6和IL-2R-β有诊断参考意义;而IL-10的准确性较差,不宜作为独立的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前用窦房传导时间(SACT)及窦房结恢复时间(SNRT)的测定评价窦房结功能以及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的诊断已引起注意。但对其测定方法、正常值、临床意义等报道不一。我们对70例受检者(SSS20例,正常对照50例)经食管电极采用单一心房起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检索吴生元教授门诊记录的痛风医案,分析吴教授治疗痛风用药规律,以期为吴生元教授治疗痛风的临床经验传承与创新,为临床治疗痛风提供借鉴。方法 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V2.5)对方剂及医案原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及归纳,总结其用药规律。结果 通过对 105首方剂分析,涉及中药 79味,使用频次≥10次的药物共 34味,经典组合模式42条,高频药物关联程度大致6组,常用药对51条,并演化得到3首治疗痛风的新处方,药组多以祛风除湿通络药物为主。结论 吴生元教授治疗痛风多以清热养阴、散寒除湿、温通经络、健脾渗湿等立法,处方常寒热共用、通补结合,注重顾护脾胃、扶正与祛邪并举,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诊治经验,值得大家借鉴。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浸浴结合银离子敷料治疗大面积烧伤患者残余创面的疗效. 方法 2008年1月-2012年2月笔者单位收治90例大面积烧伤后期残余创面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5例和试验组45例,对照组患者浸浴后创面外用磺胺嘧啶银纱布处理,试验组患者浸浴后以银离子敷料覆盖创面.用药后21 d,评定2组患者的治愈率.观察治疗过程中患者的不良反应.用药前及用药后7、14、21 d,分离与鉴定细菌,并计算创面细菌清除率.对数据进行x2检验和t检验.结果 用药后21 d,对照组与试验组患者的创面治愈率分别为62.22%(28/45)、86.67%(39/4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 2=7.067,P<0.05).用药后2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用药前及用药后7、14 d,2组患者均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等.试验组患者用药后7、14 d细菌清除率分别为50.0%、71.4%,明显高于对照组(x2值分别为8.067、5.896,P<0.05或P<0.01).用药后21 d,2组患者细菌清除率均为100.0%. 结论 浸浴疗法结合银离子敷料治疗烧伤后残余创面能有效控制创面感染,显著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9.
高血压性脑干出血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干出血预后相关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高血压性脑干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期及进行生存分析。以随访GOS评分为预后的判断指标,使用Fisher精确概率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二分类Logistic回归作多冈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入院时GCS评分、脑干血量及并发症是影响脑干出血预后的因素(P〈0.05);其中人院时GCS评分13~15分,腑十出血量≤5ml及无并发症的病人预后较好。多因素分析显示:GCS评分和行发症是高血压性脑十出血预后相关的独立凶素(P〈0.05)。GCS评分越低,病人生存时间越短;有并发症者明显较无行发症者预后差。结论发病时GCS评分、出血量和并发症是影响病人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实时动态超声造影在多囊肝射频消融术(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治疗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6月于义乌市中心医院行RFA的98例多囊肝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造影组(n=49)和常规组(n=49)。术前两组患者均行CT及磁共振成像检查,常规组患者常规超声引导行RFA,造影组患者行实时动态超声造影检查后超声引导下行RFA。比较两组患者的肝功能、肝内囊肿总体积、术后肝囊肿总体积缩小率、完全灭活数、局部残存数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的肝囊肿体积均显著缩小,造影组患者的肝囊肿体积显著小于常规组(P<0.05),术后肝囊肿总体积缩小率显著大于常规组(P<0.05),术后完全灭活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术前和术后1周,两组患者的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总胆红素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时动态超声造影可有效提高多囊肝RFA的治疗效果,减少术后局部残留数,且未加重肝脏负荷,适宜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