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7篇
儿科学   14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7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40篇
综合类   27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5篇
  1998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2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61.
潘骏  武垚森 《中医正骨》2010,22(4):14-16
目的:比较双Endobutton钢板与锁骨钩钢板治疗TossyIll型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对采用锁骨钩钢板(30例)和双Endobutton钢板(10例)治疗的40例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病人进行了6~19个月的随访,比较两组平均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并按Karlsson标准评定术后的肩关节功能。结果:Endobutton组和锁骨钩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48±3.6 min和45±3.2 min,平均术中出血量分别为85±5.1 mL和80±4.5 mL,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Karlsson标准评定Endobutton组优9(90%)例,良1(10%)例,优良率100%;锁骨钩钢板组优18(60%)例,良10(33.3%)例,差2(6.7%)例,优良率9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Endobutton组优秀率高于锁骨钩钢板组(P0.05)。术后肩痛发生率Endobutton组(10%)明显低于锁骨钩钢板组(40%)。两组均未发现有内固定失败,感染、关节再脱位等并发症。结论:双En-dobutton钢板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效果与锁骨钩钢板相当,但对肩锁关节功能干扰较小,并具有术后肩痛发生率低、内固定存留不必取出等优点。  相似文献   
62.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速、交通事故伤及其他意外伤的增多,高能量、粉碎性桡骨远端骨折的比例日渐增多。2006年10月至2008年6月,我院采用NumelockⅡ桡骨远端掌侧多轴锁定钢板加植骨治疗15例桡骨远端C型骨折,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3.
目的 应用内皮祖细胞复合膀胱无细胞基质构建组织工程学膀胱.方法 分离培养猪外周血内皮祖细胞,制备膀胱无细胞基质.体外检测细胞与膀胱无细胞基质的生物相容性.观察细胞与膀胱无细胞基质的体外复合.结果 成功分离培养猪外周血内皮祖细胞,其表面标志分别为CD133 25.1%、CD34 55.9%、flk-1 97.7%、CD31 82.0%、CDl44 95.4%.成功制备膀胱无细胞基质.生物相容性检测证明膀胱无细胞基质对细胞无明显的细胞毒性,细胞活力保持在90%以上.体外观察细胞可以复合于无细胞基质,并在其上增殖、生长.结论 可以应用内皮祖细胞作为种子细胞,膀胱无细胞基质作为支架材料构建组织工程学膀胱,可能成为提高体内组织工程膀胱血管化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64.
目的 探讨应用新型微创动力髋钢板(minimal invasion dynamic hip plate,MIDHP)经皮小切口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的可行性、手术方法、临床疗效及手术适应证. 方法 所有患者均用新型MIDHP行经皮小切口手术治疗.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中及术后有无发生相关并发症.术后定期复查X线片,观察是否发生骨折移位、固定松动、螺钉在股骨颈内切割、螺钉穿透股骨头及退出,内固定是否发生弯曲、折断及骨折愈合情况.根据黄公怡关节功能评定标准评价术后髋关节功能. 结果 手术时间45~ 65 min,平均50 min;手术切口长度4.0 ~5.0 cm,平均4.5 cm;术中出血量50 ~ 200 ml,平均150 ml.本组21例均获随访,时间6 ~28个月,平均18个月.随访过程中未见内固定松动、弯曲、骨折移位,未见螺钉切割、退出及穿透股骨头,未发生切口及骨、关节感染.本组患者术后3个月均获得骨性愈合,骨折愈合率达100%.髋关节功能评定结果:优19例,良2例. 结论 用新型MIDHP行经皮小切口手术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具有损伤小、切口短、术中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少、固定牢固、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等优点.适用于不同类型股骨转子下骨折,尤其是伴有骨质疏松的患者.  相似文献   
65.
薛恩兴  潘骏 《浙江医学》2011,33(2):192-194
目的 评价MRI和物理检查在诊断前交叉韧带( ACL)完全断裂中的价值.方法 对88例膝关节外伤手术患者的前抽屉试验(ADT)、Lachman试验、MRI及关节镜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关节镜诊断为"金标准",评价ADT、Lachman试验和MRI的诊断效果.结果 88例患者经关节镜检查确诊为ACL完全断裂的有61例,MRI、ADT和Lachman试验的灵敏度分别为85.2%、80.3%、83.6%,特异度分别为66.7%、81.5%、77.8%,准确度分别为79.5%、80.7%、81.8%,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5.2%、90.7%、89.5%,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6.7%、64.7%、67.7%,阳性似然比分别为2.56、4.34、3.77,阴性似然比分别为0.22、0.24、0.21. 结论 ADT诊断价值最高,对于确定ACL完全断裂最有效,较MRI简便、经济,而Lachman试验对于排除ACL完全断裂最有效.  相似文献   
66.
胫骨平台后侧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膝关节后内侧入路和后外侧入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后侧骨折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1月至2008年6月,采用后侧入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后侧骨折获得随访的患者21例,男12例,女9例;年龄28~68岁,平均39.5岁.致伤原因:车祸伤13例,高处坠落伤8例.按Khan骨折分型:后内侧骨折7例,后外侧骨折8例,同时累及后内及后外侧骨折6例;均为新鲜闭合性骨折.采用胫骨平台后内侧入路7例,胫骨平台后外侧入路8例,后内外联合人路6例.结果 21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6.2个月.无一例发生切口感染、血管神经损伤、内固定松动及断裂,骨折均愈合,无膝关节内、外翻畸形和骨折再移位.术后Rasmussen膝关节功能为13~30分,平均24.2分,其中优12例,良7例,可2例,优良率为90.5%;Rasmussen放射学评分为10~18分,平均15.6分,其中优13例,良7例,可1例,优良率为95.2%.术后1例膝关节伸屈活动明显受限,经二期关节镜下松解并行功能锻炼后改善;2例发生创伤性关节炎,经向关节内注射玻璃酸钠及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后疼痛缓解.结论 膝关节后内侧和后外侧入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后侧骨折,有利于平台后侧骨折的复位和固定,具有暴露清楚、内固定安放方便、创伤小及临床疗效好等优点.运用合适的内固定和恰当的功能锻炼可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operative procedures and clinical result of posteromedial and posterolateral approaches in treatment of posterior condylar tibial plateau fractures. Methods From January 2006 to June 2008, 21 patients of posterior condylar tibial plateau fractures were treated by posteromedial and posterolateral knee approaches. There were 12 males and 9 females. The age ranged from 28 to 68 years, with a mean of 39.5 years. Of the patients, 13 had resulted from a traffic accident and 8 had caused by a fall. As for the state of posterior condylar tibial plateau fractures, 7 patients had a medial condylar.fracture, 8 patients had a lateral condylar fracture and 6 patients had a bilateral condylar fracture. Results A follow-up lasted 12-24 months (mean 16.2 months ) in 21 patients. There was no infection, no varus or valgus of the knee, no nerve injuries and loosening or breakage of the screw. All cases had attained bone union. According to the Rasmussen functional scoring, the results were excellent in 12, good in 7 and fair in 2. The excellent and good rate of clinical results was 90.5%. Radiologic results were graded with the Rasmussen score to evaluate the reduction of fracture. There were excellent in 13, good in 7 and fair in 1. The excellent and good rate of clinical results was 95.2%. Conclusion Posteromedial and posterolateral approaches can facilitate the reduction and fixation for posterior condylar tibial plateau fractures. It has many advantages such as good exposure, less invasion and the excellent clinical results.  相似文献   
67.
目的 探讨前臂骨间膜(interosseous membrane,IOM)的解剖及生物力学特性.方法 从10个新鲜冰冻上肢标本中取出尺桡骨连同骨间膜结构,测量腱性部分的长度、宽度及厚度.测量完毕后将骨间膜腱性部分同其尺桡骨附着端一并分离,将标本的桡骨近端及尺骨远端分别用牙托粉包埋固定,标本夹持固定于MTS 858型生物材料试验机上.使用10000N力传感器进行测定,以50mm/min的速度拉伸骨间膜,直至骨间膜断裂.通过计算机采集数据描绘载荷一位移曲线,同时测定骨间膜的最大载荷和刚度.结果 (1)前臂骨间膜由三部分组成:中央腱性部分、两端膜性部分及背侧附属斜索.3个标本中未观察剑背侧附属斜索.骨间膜在前臂中立位时伸展,在前臂旋前及旋后时弯曲.(2)6个标本发生骨间膜腱性部分撕裂,最大载荷为(1021.50+250.13)N,刚度为(138.24±24.29)N/mm,骨间膜的拉伸长度为(9.77+1.77)mm;4个标本在腱性部分撕裂之前发生尺骨固定端骨折,最大载荷为(744.40+109.85)N,刚度为(151.17+30.68)N/mm,骨间膜的拉伸长度为(6.51+0.51)mm.结论 前臂骨间膜是尺桡骨之间具有韧带性质的结构,对维持前臂的纵向稳定至关重要.其解剖学及生物力学数据可以作为评估前臂骨间膜重建方法的客观标准.  相似文献   
68.
目的 对应用尺骨加压钢板与桡骨弹性髓内钉、双弹性髓内钉、双钢板三种不同内固定方式治疗大龄(10~16岁)儿童尺桡骨双骨折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对2004年2月-2008年6月收治的45例手法复位失败或不稳定型的大龄儿童尺桡骨双骨折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分为尺骨加压钢板与桡骨弹性髓内钉固定组(A组)、双弹性髓内钉固定组(B组)、双钢板固定组(C组)3组,每组15例.分别对3组患者术中及住院期间的各项指标,术后的影像学结果、临床疗效结果及并发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三组相比,A、B两组手术时间相对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与C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A、B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术中上止血带时间最短,A组次之,C组最长,三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B、C三组在术后5d疼痛评分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组3个月骨折愈合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B组与C组、A组与C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三组在术后6个月骨折愈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前臂旋转受限及并发症发生率上,A组最低,B组次之,C组最高,但三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从手术创伤、骨折愈合率、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等方面进行综合比较,采用尺骨加压钢板与桡骨弹性髓内钉的内固定方式有优越性,是治疗大龄儿童尺桡骨双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而双弹性髓内钉内固定具有更能体现微创化、二期取出内固定方便的优点.  相似文献   
69.
背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具有很强的促进血管生成作用,但构建其真核表达质粒是否可转染血管内皮祖细胞并完整表达还不清楚。 目的:构建VEGF表达载体,并观察其在内皮祖细胞中的表达情况。 设计、时间及地点:观察性试验,于2007-12/2008-03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科研中心实验室完成。 材料:质粒PDC315-VEGF165自备,质粒pIRES2-EGFP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Stanko Stojilkovic教授惠赠。 方法:运用DNA重组技术构建VEGF表达载体pIRES2-EGFP-VEGF,应用脂质体包裹的方法将载体转染猪外周血血管内皮祖细胞。 主要观察指标:采用荧光显微镜观察VEGF在内皮祖细胞内的表达,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VEGFmRNA表达水平, ELISA检测VEGF165蛋白表达情况。 结果:成功构建VEGF真核表达载体pIRES2-EGFP-VEGF。转染重组质粒pIRES2-EGFP-VEGF后,在内皮祖细胞内有VEGF的表达,VEGFmRNA和VEGF165 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增加。 结论:VEGF 表达载体转染猪外周血血管内皮祖细胞后能有效增加VEGF基因的表达,能够获得较高水平的VEGF蛋白。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成人Monteggia骨折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方法:对32例成人孟氏骨折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BodaⅠ型8例,Ⅱ型19例,Ⅲ型3例,Ⅳ型2例,所有骨折均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24例经随访10个月至3年(平均14个月),优良率为74.9%,结论:成人Monteggia骨折以BodaⅡ型骨折最常见;尺骨骨折的解剖复位和钢板内固定是取得较好疗效的主要原因,伴随尺度冠状突和桡骨头骨折的处理比较困难,是导致肘关节功能产生障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