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8篇
  免费   104篇
  国内免费   58篇
耳鼻咽喉   12篇
儿科学   16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62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245篇
内科学   93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47篇
特种医学   39篇
外科学   130篇
综合类   470篇
预防医学   257篇
眼科学   22篇
药学   188篇
  6篇
中国医学   201篇
肿瘤学   27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65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101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83篇
  2011年   104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89篇
  2008年   90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71.
目的探讨近10年中国健康男性精液质量的变化情况。方法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CSRM)收集2008~2018年向中国七家精子库8 989位捐精者基本情况及精液参数,按照WHO《人类精液检查与处理实验室手册》标准分析精液体积、精子浓度、前向运动百分率和正常形态率等参数。资料分析方法采用ANOVA分析、偏相关分析、线性回归分析等。结果研究对象总样本量为8 989人,平均年龄为(26.26±5.35)岁。2008~2018年间,精液体积、精子浓度、精子总数、总活力百分率、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精子正常形态率各参数均值有统计学差异(P<0.001);偏相关分析控制年龄、BMI因素,结果显示精液体积、精子总数、前向运动百分率、精子正常形态率均与时间呈负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177、-0.135、-0.104、-0.084(P<0.001)。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精液体积、精子总数、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精子正常形态率变化与时间相关,均呈下降趋势(β=-0.148、-9.988、-0.134、-0.695;P<0.001)。结论 2008~2018年间,中国健康男性精液质量随时间变化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72.
目的:观察单纯性高度近视黄斑区视网膜敏感度与血流密度的变化规律,并探讨其相关性。方法: 描述性研究。收集2019年3─9月在南昌爱尔眼科医院就诊的患者及志愿者共80例(80眼),其中单 纯性高度近视47例(47眼)作为高度近视组,低度近视及正视33例(33眼)作为对照组。采用光学相 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测量黄斑区3 mm×3 mm视网膜浅层血流密度(SVD)及深层血流密 度(DVD),黄斑功能评估仪(MAIA)微视野计测量黄斑区10°视网膜敏感度(RS)。根据糖尿病视网 膜病变早期干预研究将RS图划分为与血流图相对应的6个区域(颞、上、鼻、下、中、旁中区)。2组 间数据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RS与眼轴、等效球镜度、SVD和DVD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 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度近视组RS除鼻侧外,其余各区均明显下降(均P<0.05),且高度近 视组DVD总、旁中、上、下均明显降低(均P<0.05)。无论总体受检者还是高度近视组,RS与等效 球镜度呈正相关(r=0.382,P<0.001;r=0.435,P=0.002)、与眼轴呈负相关(r=-0.429,P<0.001;r= -0.382,P=0.008)、与DVD呈正相关(r=0.286,P=0.010;r=0.344,P=0.018)、与SVD无相关性。高 度近视组RS与SVD在中、旁中、颞及鼻区呈正相关(r=0.386,P=0.015;r=0.292,P=0.046;r=0.435, P=0.006;r=0.319,P=0.048),RS与DVD在中、旁中、上及下区呈正相关(r=0.330,P=0.040; r=0.358,P=0.025;r=0.294,P=0.045;r=0.437,P=0.005)。结论:单纯性高度近视眼RS和DVD下降, 且呈现出区域性差异。RS的下降可能与DVD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73.
曾婕 《中国医药指南》2014,(12):394-395
<正>间苯三酚做为一种新型镇痛剂,属于平滑肌解痉药是亲肌性、非阿托品、非罂粟碱类纯,主要用于缓解急性痉挛性疼痛如:消化系统和胆道功能障碍、急性痉挛膀胱、尿道、肾绞痛以及妇科的痉挛性疼痛。其最大的特点是很少有过敏反应.如药疹、荨麻疹等。同时不会引起血压及心率的变化。1间苯三酚在产程中的应用20世纪60年代,国外有研究表明,间苯三酚在整个产程中均可显着促进宫颈扩张,宫口开大5 cm后及破膜至少30 min后使用间苯三酚效果更好。目前间苯三酚在产程的的各个时期使用的报道大量见诸报  相似文献   
74.
目的:比较开放复位内固定手术与保守治疗方法在髁突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50例髁突骨折患者病例资料及随访资料。结果观察组显效者18例(72.0%),有效者6例(24.0%),失败者1例(4.0%),总有效率为96.0%,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掌握好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应用开放复位内固定手术对于髁突骨折具有更佳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75.
耀婕 《大众健康》2014,(7):86-87
有人说,早晨的时间很紧张,囊括全面营养和食物的早餐无论是做起来还是吃起来都需要很多的时间啊!事实确实是如此,不过,我们可以想办法换换思路啊,把一天所需的乳制品、蛋类、蔬菜和主食合理进行组合搭配,做出适当份量同时又能保证营养和食物品种的早餐,而且还能大大地节省时间. 当然,如果升级成豪华版早餐,还可以加入: 1.水果.建议香蕉和猕猴桃.因为香蕉中含有充足的钾和镁,可以为上午的工作带来足够的能量.至于猕猴桃嘛,1个猕猴桃就含有人体一天所需的维生素C,可以维持身体的正常运转,还可以美白皮肤!  相似文献   
76.
目的通过多普勒超声观察新建腕部桡动脉-头静脉内瘘,记录窃血现象和血流量,分析血流分布及流量与窃血现象的相关性。方法纳入44例腕部桡动脉-头静脉端侧吻合患者。患者均为术后2~6周。多普勒超声评估吻合口近端桡动脉血流量、吻合口远端桡动脉血流量和头静脉血流量。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估吻合口两侧桡动脉血流方向,判断患者有无窃血现象。根据有无窃血,将患者分为正向血流组和反流组,比较2组各血管血流量。结果反流组35例患者,窃血现象发生率79.5%,正向血流组9例患者。2组患者血流量比较,吻合口近端桡动脉血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正向血流组明显高于反流组(t=-2.899,P=0.006)。吻合口远端桡动脉血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40,P=0.048),正向血流组低于反流组。反流组头静脉平均流量为(500.31±191.49)ml/min,正向血流组头静脉平均流量为(452.22±170.50)ml/min,2组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80,P=0.500)。反流组35例患者中,仅1例出现通路相关性缺血综合征,流量显示,吻合口远端桡动脉流量>吻合口近端桡动脉流量。结论窃血现象是动静脉内瘘术后普遍存在的现象,而吻合口远端桡动脉反向血流(窃血)对内瘘成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7.
78.
在外科手术中,医生在术前必须对手术部位及其边缘部位进行消毒处理。在消毒过程中,必须注意防止消毒液流入或溅到临近器官或头发上。尤其是在进行头颈部手术(如耳科、腮腺、颅脑等手术)时,因眼、耳、鼻等器官都集中于面部,在消毒过程中必须注意对这些器官的保护。另外,为了避免头发影响手术视野,用手术巾或手术帽包裹头发,常易松解脱落,为手术带来不便。针对以上问题,为了避免感染,保护手术临近器官或头发,结合临床使用需要,2007年2月我们研制出了一种头颈部手术保护膜,应用于外科手术,使用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9.
80.
气管切开术后脱管2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管切开术是一种急救手术,对于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所引起的呼吸哀竭,气管切开术为重要的辅助性治疗手段,脱管是气管切开术后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若发现不及时或处置不当会造成严重的后果,甚至危及患者生命[1~2].本文通过对我院1998-2005年气管切开术后发生脱管的23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脱管发生的原因,探讨脱管后正确的处置方法及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