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8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43篇
综合类   72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27篇
中国医学   23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1.
目的探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椎管受侵占的老年重度椎体压缩骨折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本组15例重度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均先行体位复位,再接受经皮球囊扩张后凸椎体成形术(PKP),术后对患者的疼痛、日常功能及影像学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骨折椎体经皮穿刺均获成功,疼痛视视觉评分(VAS)评分由术前平均8.4分到术后平均2.5分(P〈0.05);本组有效率为完全缓解(CR)和部分缓解(PR),共计93%。体位复位前后和球囊扩张复位前后椎体前缘高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体中线高度在体位复位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球囊扩张复位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脊柱矢状位畸形(后凸角)体位复位前后和球囊扩张复位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叉(P〈0.05)。结论PKP是椎管受侵占的老年重度椎体压缩骨折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为使PKP穿刺顺利,术前体位过伸闭合复位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2.
阴囊Paget病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阴囊Paget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对5例阴囊Paget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病例均经病理诊断证实,在抗感染治疗的基础上,均行病灶扩大切除术,1例腹股沟淋巴结转移者同时行清扫术,该病例于术后2a死于全身转移,其余病例健在。结论:对久治不愈的阴囊皮炎、湿疹应行病灶活组织检查,确诊患者应行病灶扩大切除术。  相似文献   
113.
0引言猝死(sudden death)是指1~24 h内突然意外死亡. 死者具有隐匿的潜在性疾病或机能障碍,貌似健康无明显临床症状. 因其突发性、意外性及常伴有争吵、激动、饮酒等诱因,极易引起相关当事人对死因的质疑、误解、误判. 通过委托法医学鉴定,可查明死因,化解纷争. 我们对经法医学鉴定的猝死事件的发生特征回顾性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4.
This study evaluate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DNA degradation of the splenic lympho-cytes and the early time of death,examined the early time of death by computerized image analysis technique(CIAT) and identified the best parameter that quantitatively reflects the DNA degradation.The spleen tissues from 34 SD rats were collected,subjected to cell smearing every 2 h within the first 36 h after death,stained by Feulgen-Van's staining,three indices reflecting DNA content in splenic lymphocytes,including integral optical density(IOD),average optical density(AOD),aver-age gray scale(AG) were measured by the image analysis.Our results showed that IOD and AOD decreased and AG increased over time within the first 36 h.A stepwise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only AG was fitted.A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postmortem interval(PMI) and AG was identified and the corresponding regression equation was obtained.Our study suggests that CIAT is a useful and promising tool for the estimation of early PMI with good objectivity and reproducibility,and AG is a more effective and better quantitative indicator for the estimation of PMI within the first 36 h after death in rats.  相似文献   
115.
任亮 《当代医学》2008,(9):94-94
目的 总结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的病理特点和治疗特点.方法 对29例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按规则抗痨、抽液、胸腔内注入地塞米松和氢化可的松能快速促进胸水吸收,减少胸膜增厚粘连.结论 在抗痨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胸腔内注入地塞米松和氢化可的松来减少胸膜增厚粘连既经济实惠又简便易行且效果明确.  相似文献   
116.
不同考核方法对药理学实验成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分析和比较在不同实验考核方法影响下,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专科学生药理学实验成绩的差异,希望能够找到对实验全过程监控行之有效的药理学实验考核办法.方法 将原始记录考核法和操作评估考核法分别引入药理学实验考核中,建立原始记录考核法实验组及操作评估考核法实验组,并设立对照组(采用传统考核法),观察不同考核方法影响下学生实验考核成绩的不同,比较优秀率和及格率的差异,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结果 原始记录考核法实验组实验成绩与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优秀率和及格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操作评估考核法实验组实验成绩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优秀率和及格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原始记录考核法和操作评估考核法均能够对实验过程进行有效监控,能较全面地反映学生实验的完成情况,显著提高实验考核成绩和学生各方面的素质.相比较而言,原始记录考核法能够更好地提高药理学实验教学质量,符合药理学实验教学的特点,便于执行和操作,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考核方法.  相似文献   
117.
近年来,随着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治疗的开展,再灌注心律失常(RA)愈来愈受到人们重视,RA对于评价AMI患者冠脉再通、估计预后方面有重大意义,本文对56例AMI患者溶栓后RA进行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院1996年1月~1999年1月住院AMI患者56例,均符合WHO的AMI诊断标准,且均为溶栓治疗适应证,其中男51例,女5例,年龄37~74岁。梗死部位:前间壁13例,前壁10例,广泛前壁8例,前壁+高侧壁3例,前壁+正后壁2例,下壁(部分伴右室)19例,广泛前壁(…  相似文献   
118.
119.
房娟  任亮  张建鹏  赵巍 《陕西中医》2019,(11):1590-1593
目的:观察疏风通窍汤联合富马酸卢帕他定治疗过敏性鼻炎(AR)的疗效。方法:将70例AR患者纳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就医奇偶数次序,将其均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各35例,联合组采用疏风通窍汤配合富马酸卢帕他定治疗,对照组使用富马酸卢帕他定,药物治疗1个月后,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喷嚏、流涕、鼻塞、鼻痒等临床症状及体征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联合组患者治疗后各临床症状及体征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IgE、粉尘螨SIgE、屋尘SIgE、IL-4及鼻腔分泌物EOS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联合组治疗后以上物质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INF-γ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上升(P<0.05),且联合组治疗后血清INF-γ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不良反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疏风通窍汤联合富马酸卢帕他定能增强药物抗过敏功效,有效缓解AR临床症状与体征,且药物治疗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20.
目的 探究CT诊断肝囊肿影像学表现及指导超声介入治疗肝囊肿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放射科诊治疑似肝囊肿患者12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CT和超声检查,评估CT联合超声诊断价值。结果 CT平扫肝右叶可见不规则低密度肿块影,外围胆管扩张;增强扫描缘呈轻度强化,且呈向心性强化。CT诊断肝囊肿阳性总准确率为84.67%.,CT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Kappa值为0.497,P<0.001;超声诊断肝囊肿阳性总准确率为70.00%,超声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Kappa值为0.165,P<0.001;两种方式联合诊断肝囊肿阳性总准确率为90.83%,两种方式联合诊断与病理结果Kappa值为0.652,P<0.001;两者联合诊断肝囊肿阳性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优于单纯的CT和超声。结论 CT联合超声对肝囊肿诊断准确率较高,优于单纯应用CT和超声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