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6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12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81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20篇
内科学   36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184篇
预防医学   105篇
药学   99篇
  1篇
中国医学   109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87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41.
苗睿  张曼  王学智  郝亚逢  林莉  权慧娟 《心脏杂志》2023,(6):652-655+665
目的 探究血清Krüppel样转录因子8(KLF8)和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表达水平与糖调节受损冠心病患者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邯郸市第一医院2021年3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204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存在糖调节受损将其分为非糖调节受损组(n=94)和糖调节受损组(n=110)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测定研究对象血清KLF8 mRNA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研究对象血清GLUT4表达水平;采用Pearson分析血清KLF8与GLUT4水平与指标间相关性。结果 与非糖调节受损组相比较,糖调节受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均显著升高;糖调节受损组血清KLF8与GLUT4水平均显著下降;与单支病变糖调节受损冠心病患者血清KLF8和GLUT4水平比较,双支病变组与三支病变组显著降低;与双支病变糖调节受损冠心病患者血清KLF8和GLUT4水平比较,三支病变组显著降低;糖调节受损冠心病患者血清KLF8和GLUT4水平随病变程度的加重均显著下降;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糖调节受损冠心病患者...  相似文献   
42.
目的 调查重症监护病房(ICU)下呼吸道医院获得性感染革兰阴性杆菌分布与耐药现状,为临床医师正确诊断与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病原菌分离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菌株鉴定采用美国Microscan auto-4细菌鉴定仪进行;药物敏感试验采用琼脂扩散法(K-B法),结果依据CLSI 2007年折点判读.结果 319株革兰阴性杆菌分离率居前4位的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23.5%)、肺炎克雷伯菌(17.5%)、鲍氏不动杆菌(14.4%)、大肠埃希菌(14.1%);体外药敏检测结果表明,4种重要病原菌均产生了严重的耐药性,除碳青酶烯类抗菌药物对肠杆菌科细菌尚保持了100.0%的抗菌活性外,铜绿假单胞菌及鲍氏不动杆菌对碳青酶烯类已产生了19.6%~22.7%的耐药率;鲍氏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已出现泛耐药菌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菌与大肠埃希菌检出率分别为39.3%和42.2%.结论 ICU下呼吸道医院获得性感染的革兰阴性杆菌多为多药耐药菌,应加强监测与控制.  相似文献   
43.
很多人喜欢买昂贵的食物,认为昂贵的食物营养更丰富,其实不然,其实越便宜的食物越营养!  相似文献   
44.
沈巍  张曼 《检验医学》2008,23(3):282-285
目的分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不同测定方法的结果偏倚。方法依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批准的EP9-A文件,3种实验方法分别与比较方法组成3个比对组,对每组比对数据作散点图、偏倚图,计算线性方程和相关系数,进行偏倚评估。结果各比对组中,每2种方法均相关良好(r^2=0.9918、0.9868、0.9967);在Hs-CRP为3mg/L时,预期相对偏倚分别为6.4%、32.3%、24.4%。结论检测Hs-CRP时,免疫增强透射比浊法不同试剂结果基本相符;免疫增强透射比浊法与免疫增强散射比浊法结果偏倚较大;独立检测Hs-CRP浓度的方法与同时检测Hs-CRP及CRP浓度的方法相比,前者可减少Hs-CRP检测结果的偏差。  相似文献   
45.
细胞因子与内毒素休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细胞因子与内毒素休克张曼(综述)金丽娟(审校)细菌内素素在内毒素休克中的作用已得到广泛研究,其诱导产生的大量细胞因子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它直接影响着休克的进展和严重程度,并成为预测内毒素休克危重程度的重要指标。这些细胞因子主要是由单核巨噬细胞系统...  相似文献   
46.
目的 总结我国实验室运行国际临床化学联合会(IFCC)酶学测定参考方法情况和参加IFCC参考实验室室间质评(RELA)结果,了解我国酶学参考测量水平.方法 目前国内有8家实验室运行全部或部分IFCC酶学参考方法.各实验室按IFCC参考方法建立测量程序,评价各自程序的精密度与准确性,精密度评价按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EP-5进行,准确度评价采用国际有证参考物质.7家实验室参加2006年RELA.结果 各实验室目前能达到的批内变异系数(CV)均在1.5%以内,批间精密度在2%以内.部分实验室进行了有证参考物质分析,测定结果偏倚在给定的不确定度范围内.我国酶学实验室在2006年RELA中具有与除外组相似的室间CV,只是样本A乳酸脱氢酶(LDH)及样本B ALT的室间CV较大,但剔除可能离群值后室问CV与除外组相似.结论 中国酶学实验室经过5年的发展,现在无论从硬件配置还是技术力量上均已接近国外同类实验室,我国临床酶学参考实验室网络已初步建立.  相似文献   
47.
48.
目的应用二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2D-STI)技术评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患者左室心肌收缩功能的变化,探讨其早期评价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临床疑似冠心病患者138例,依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对照组68例(未见冠状动脉狭窄)、A组28例(冠状动脉狭窄率50%)、B组22例(50%≤冠状动脉狭窄率75%)和C组20例(冠状动脉狭窄率≥75%)。应用2D-STI测量左室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中各缺血心肌节段的收缩期纵向应变峰值(BAS-ls、MID-ls、APE-ls)、收缩期圆周应变峰值(BAS-cs、MID-cs、APE-cs)、收缩期径向应变峰值(BAS-rs、MID-rs、APE-rs),并比较各组上述参数的差异。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金标准,绘制各参数预测冠状动脉狭窄率≥75%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其截断值并计算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B组APE-ls较对照组减低,C组BAS-ls、MID-ls、APE-ls、MID-cs、APE-cs较对照组均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组余参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各缺血心肌节段的收缩期纵向应变峰值预测冠状动脉狭窄率≥75%的曲线下面积最大(0.853),以-17.5%为截断值,其诊断敏感性为83.3%,特异性为71.4%。结论无明显左室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冠心病患者其缺血心肌节段的收缩功能已经发生不同程度的减低;应用2D-STI技术可定量评价冠心病患者左室收缩功能,进一步推测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血清胆红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分析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192例及对照组非冠心病患者158例的血清胆红素水平.结果冠心病组血清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并且随着病变严重程度的加重,血清胆红素水平逐渐降低(P<0.01).结论血清胆红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50.
目的建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传播动力学模型,评估男男性行为(MSM)人群HIV感染状况,并预测未来十年新疆乌鲁木齐市MSM人群HIV的流行趋势,为制定合适的防控措施提供定量依据。方法利用新疆乌鲁木齐市2009—2017年MSM人群HIV的监测数据,建立HIV传播的动力学模型。通过模型分析得到决定疾病传播与否的基本再生数R0,并用收集和估计的参数对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乌鲁木齐市MSM人群HIV的流行状况。结果建立的MSM人群HIV的传播动力学模型拟合效果合理[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10.89%,均方根百分比误差(RMSPE)=25.74%],基本再生数R0≈0.2616(95%CI:0.2394~0.9299),该模型预测2027年乌鲁木齐市MSM人群HIV的阳性率下降至2%。参数敏感性分析发现,由低危易感者发展成为高危易感者的比例、由HIV感染者发展成为艾滋病患者的比例和高危易感者发展成为低危易感者的比例是影响MSM人群HIV流行的主要因素。结论乌鲁木齐市MSM人群HIV感染呈现持续流行,相关部门应加强对MSM人群的防控,推广安全套的使用,加强宣传教育等综合性干预措施,控制MSM人群HIV的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