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8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22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8篇
临床医学   241篇
内科学   6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79篇
特种医学   25篇
外科学   51篇
综合类   323篇
预防医学   55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90篇
  5篇
中国医学   396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103篇
  2007年   81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风病是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本病病因较多,病情变化迅速,证型繁杂,不同的文献中证候分类差异较大。证候分类的繁杂给临床工作者治疗中风病带来极大不便。本文对以证候要素(内风、内火、痰湿、瘀血、气虚、阴虚)为切入点论治中风病的理论进行探讨,并举例论证其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高血压病为临床最常见的慢性病,余尚贞根据多年临床经验辨证,结合开、阖、枢理论,以太阴阳明升降不和为病机,从太阴阳明入手论治高血压病,结合五运六气选方六戊年麦门冬汤,临床治疗多例,疗效甚佳。开、阖、枢理论源于内经,是对人体三阴三阳经生理功能、病理特点及其相互关系的概括,我们可从中窥得开、阖、枢理论之部分面貌,比如对太阴、阳明经的了解,并拓展中医在治疗高血压病方面的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3.
六经气津互化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气与津皆生于水谷,气生于水,水化于气,津即为水。由于气津互化的密切关系,故任何一方的改变,都会影响到另一方,即所谓水化于气,亦能病气;气生于水,亦能病水。因此,太阳经气可概括为两大功能,即卫外和气化,是由气津互化而体现的;阳明气津之间,表现为相互制约;少阳经的气津互化,关系到少阳气机的条达舒畅及三焦水道的通调运使;太阴脾气的健旺,可使津液化生有源;少阴心肾精血充沛,滋养有时,才可使心肾之气化生有源;而厥阴之气的条达顺畅,又可维持津液代谢的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普拉固和鱼油对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血脂、血粘度、血管内皮功能和心脑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对266例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经2周洗脱期后,随机分为两组,普拉固组,初服10mg,每晚一次,8周后若TC仍>5.2mmol/L,LDL—ch>3.12mmol/L,则加量至20mg/d,每8周再查血脂,以达到TC<5.2mmol/L,LDL—ch<3.12mmol/L的量作治疗量继续服用。鱼油组,服美国深海鱼油一日三次,一次3g,均于服药8周复查血脂、血粘度及血管内皮功能等并作16月随访。结果:治疗8周,TC,普拉固组下降26%,鱼油组下降12%(P<0.01)。LDL—ch,普拉固组下降31%,鱼油组下降11%(P<0.01),肱动脉流量介导的舒张与硝酸甘油介导的舒张,普拉固组分别增加104%和19%,鱼油组无明显改变。全血低切粘度,普拉固组减少23%,鱼油组减少10%(P<0.01)。平均随访16月,普拉固组中脑出血1例(0.8%),鱼油组发生心脑血管事件7例(5.3%),死亡1例(P<0.05)。两组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普拉固是一个安全有效的降脂药,能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降低血粘度,减少高胆固醇血症病人心脑血管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5.
中风的最早记载首推《内经》。中风部位在脑。中风症状,中经络者以口眼喁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为主症;中脏腑者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呕血,二便失禁为主症。中风病因病机为外风侵扰,饮食不节,情志失宜,心胃两虚,肝肾阴虚,气血虚弱,以致气血运行受阻,肌肤筋脉失于濡养或阴亏于下,肝阳暴张,阳化风动,血随气逆,挟痰挟火,横窜经络,蒙蔽清窍,而成中风。中风预后,中经络者可以治疗;中脏腑能言语者可以治疗,不能言语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6.
中医药对中风后遗症治疗方法主要包括:①辨证分型治疗;②主方加减治疗,具体包括补气活血方、滋补肝肾方和健脾益气方;③虫类药治疗;④单味药治疗。但是,今后应把中医药、针灸、推拿等方法综合应用于临床,以便取得更好的疗效。同时应加强临床科研设计和实验研究,使中医药治疗中风后遗症更上一个层次。  相似文献   
7.
卒中急性期病人中医综合康复护理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中医综合康复护理对卒中急性期病人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能力(ADL)的影响。[方法]选择2004年9月-2006年9月在3家协作医院住院的卒中急性期238例病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药物治疗基本相同。实验组按中医综合康复护理方案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卒中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对入选的病人在入院第1周内和4周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及ADL的评定。[结果]4周后实验组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ADL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医综合康复护理可促进肢体的功能恢复,提高病人的ADL。  相似文献   
8.
盐酸纳洛酮治疗急性脑卒中致意识障碍4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刚 《实用全科医学》2003,1(3):198-199
目的 探讨盐酸纳洛酮治疗急性脑卒中致意识障碍的疗效。方法 应用盐酸纳洛酮治疗急性脑卒中有意识障碍患者40例 ,与同期该类患者 40例常规治疗为对照。结果 治疗组疗效较对照组好 ,治疗组转醒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 盐酸纳洛酮治疗急性脑卒中致意识障碍 ,可明显缩短患者的转醒时间 ,显著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9.
溶栓治疗和神经保护治疗是缺血性脑卒中的两大药物干预策略,其中广义的神经保护治疗包括神经保护和神经修复两种方法,而目前存在的中西医结合缺血性脑卒中的药物干预策略可能也存在多层次、分阶段干预的特点,体现了祖国医学"同病异治"的原则,我们认为现有的缺血脑保护方法主要针对缺血性脑卒中的不同发展阶段,而神经修复的研究,尤其是中医药促进神经干细胞再生的研究,可能蕴涵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无限商机.  相似文献   
10.
解毒降浊、益气活瘀是治疗老年缺血性卒中的主要治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老年缺血性卒中在病因病机、治疗方法等方面迥异于老年前期缺血性卒中患者。根据老年人的生理病理特点结合临床实际,认为正虚血瘀为本,浊毒内蕴为标,毒损脑络为老年脑缺血损伤的终结;正虚血瘀、浊毒内蕴是老年脑缺血损伤的根本原因;解毒降浊、益气活血是治疗老年缺血性卒中的重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