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2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9篇
预防医学   17篇
药学   34篇
中国医学   16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导滞化痰汤对小儿食积痰热咳嗽的治疗方法。方法:将120例咳嗽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用导滞化痰汤,对照组60例用小儿消积止咳液,疗程4至7天。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导滞化痰汤治疗小儿食积痰热咳嗽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
张士卿教授诊治小儿咳嗽撮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儿咳嗽是儿科的常见症状.基于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肺外合皮毛,小儿肌肤柔嫩,藩篱疏薄,卫外不固,易为邪侵所犯。万全在《育婴家秘》更有“娇肺遭伤不易愈”的教训。张士卿教授乃甘肃中医学院儿科学博士生导师.师从中医临床大家王伯岳、于己百等人,从事中医儿科临床、教学研究近40载,学验俱丰。张教授根据其临床经验提出“三因”(因时、因地、因人制宜)与“两辨”(辨病与证、辨脾与肺)结合的诊治小儿咳嗽方法.  相似文献   
3.
小儿生长发育迅速,需要的营养物质较多,但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善,喂养不当加上小儿乳食不知自节,故易发生食积食积是指因小儿乳食过量,损伤脾胃,使乳食停滞于中焦所形成的胃肠疾患。食积表现乳食内积口中气味酸腐,食欲不振,烦躁多啼,晚上睡觉常趴着或者睡不安稳、踢被子,手心热,腹胀,呕吐酸馊乳食,大便酸臭或溏薄,苔白厚或黄厚腻。  相似文献   
4.
莱菔子临床应用研究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莱菔子为十字花科植物莱菔(Raphnaus satirus L.)的成熟种子。始载于唐末宋初的《日华子本草》,在古代献中曾谓萝卜子、莱服子、萝子、卜子等。性味辛、甘,平。归肺、胃经。能消食除胀,降气化痰。传统主用于食积气滞,脘腹胀满,腹泻,下痢后重,咳嗽多痰,气逆喘满等证。近代除继承了其传统应用外,在临床许多方面有了新的应用进展。本对莱菔子近20年在临床应用方面的研究情况进行概述,以期对其今后的临床研究和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刘建英 《家庭中医药》2003,10(11):49-49
慢性肝 炎 方法是内服保 和丸,每次6克,日服3次,30天为1个疗程,服至  相似文献   
6.
1 食积化热证 咳嗽夜甚,常伴咳后呕吐宿食,吐物酸臭,脘腹痞胀,嗳腐吞酸,厌食呕逆,便秘或泄泻,唇红,手心热,舌红苔厚腻,脉滑实有力,食指经脉紫滞。治以清热消食和胃,止咳降逆化痰。药用杏仁6g,瓜萎皮10g,枳壳6g,连翘6g,槟榔10g,炒莱菔子6g,焦三  相似文献   
7.
王付 《中医杂志》2004,45(12):947-947
答:引起小儿腹痛的原因,主要有虫证腹痛,饮食积滞腹痛,受凉腹痛等等,在临床中小儿受凉腹痛最为常见.  相似文献   
8.
从食积论治小儿咳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咳嗽主要病位在肺,如<素问·宣明五气篇>云:"肺为咳";<灵枢·经脉>言:"是主肺所生病者,咳,上气喘渴",皆提出咳嗽是肺的病变.临证咳嗽多从肺论治,小儿咳嗽治以宣肺止咳之品亦多可收效.  相似文献   
9.
小儿治验3则     
笔者根据多年儿科临床经验,结合辨证治疗小儿遗尿、小儿不寐、小儿食积等,收到满意效果,现介绍加下。1小儿遗尿案例1:患者,男,8岁,2000年10月8日初诊。患儿素体虚弱多病,经常睡中遗尿,且尿清长,一夜2~3次,醒后方知遗尿。刻诊:患儿面色苍白,神疲消瘦,四肢欠温,智力较差,舌淡,苔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食积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确诊并治疗的141例食积咳嗽患儿,观察组69例,对照组72例。观察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中药保和散,对照组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咳嗽、纳呆腹胀、便秘、便臭及手足心热等相关症状的缓解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2. 75%vs. 80. 56%,P=0. 03)。观察组患者咳嗽、咯痰、纳呆腹胀和手足心热的症状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食积咳嗽的临床疗效较好,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