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儿食积又称小儿积滞,是儿科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一年四季均有发生,但以三岁以下的儿童最为常见。推拿治疗小儿食积具有操作简便、疗效显著的特点,在城市以及众多地方的农村地区广为流传。小儿出生以后,全靠乳食的营养。因为脾胃为后天生化之源,胃主吸纳水谷、脾主运化水谷精气,以营养周身。若父母溺爱子女,不定时不定量的多乳多食,使脾胃受伤不能正常运化,以致乳食停滞,就成为食积症。食积分伤乳食积型和脾胃虚弱型。笔者近年来应用推拿的方法治疗小儿食积,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脾常不足,胃小且弱,脾胃功能薄弱,易为乳食所伤.若乳食不节,喂养不当,饥饱无度,或家长任意纵儿所好,或过食辛辣炙煿之品及难以消化的食物,或平素常以高蛋白、高脂肪食物为主食,极易造成脾胃功能失调,而致乳食停滞中焦,积而不消,食积乃成.又小儿为纯阳之体,其病机特点是易发病,传变迅速,食积易化热而致内热与食积并存.饮食停滞,积滞郁久化热,热蕴于中,多有郁而化热现象存在,正所谓"凡有郁处,必有热伏".食积内热临床较多见,虽无明确提出,但医家对食积及食积所致发热亦多有论述.如《幼幼集成》云:"小儿之病,伤食最多……伤食一证,最关利害……."《小儿卫生总微论方》曰:"小儿身热,时发时退,但肚热,或夜发热,面黄,腹胀,吐泻,乳食不化,粪酸臭异常,此为食伤."《脉经》云:"小儿有宿食,尝暮发热,明日复止,此宿食热也".  相似文献   

3.
小儿食积是指小儿内伤乳食,食物停聚中焦,积而不化、气滞不行所形成的一种胃肠疾患,在小儿生长发育过程中很常见.患儿表现为不思乳食、腹部胀满、嗳腐呕吐、大便不调等. 小儿为什么容易食积 我们可以将小儿食积理解为脾胃"能力不足"和"负担过重"造成的"罢工".  相似文献   

4.
01玉米胡萝卜粥胡萝卜约250g,粳米50g。将胡萝卜洗净切片,与大米同煮为粥,空腹食,功效为宽中下气,消积导滞。适用于小儿积滞、消化不良。02胡萝卜玉米渣粥玉米渣100g,胡萝卜3~5g。先将玉米渣煮1小时,后将胡萝卜洗净切片放入再煮待萝卜熟后即可。空腹服。功效为消食化滞,健脾止泄。适用于小儿消化不良、食积腹痛。03小米淮山粥淮山药45g(鲜者约100g),小米50g,白糖适量。将山药洗净捣碎或切片,与小米同煮为粥,熟后加白糖适量调匀。空腹食用,每日2次。功效为健脾止泄,消食导滞。适用于小儿脾胃素虚、消化不良、不思乳食、大便稀溏等。04牡丹粳…  相似文献   

5.
厌食是小儿时期常见疾病之一,不合理喂养、过食肥腻、乳食不节等造成寒湿伤脾,湿热伤胃,脾胃虚弱。小儿推拿简便效验,安全,而且痛苦小,用来治疗小儿厌食易被患儿及家长接受。笔者将临床应用推拿治疗小儿厌食的经验进行总结,为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小儿腹泻是一种常见病,临床以大便次数增多、稀薄或如水样为特征。无论内伤乳食、感受外邪或脾肾虚寒等均可引起本病。我们采取针刺“四灵穴”治疗小儿腹泻48例,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小儿食积,又称小儿积滞,是因饮食不当,影响到小儿的消化功能使食物停滞胃肠所形成的一种胃肠道疾患。临床上以饮食不能消化、嗳气酸馊、肚腹胀满、大便干燥或时干时稀、舌苔厚腻、脉滑为主要表现。若积滞日久化热后,还可出现夜卧不宁、睡喜伏卧、辗转反侧、手足心热、排气恶臭等症状。小儿食积经消食导滞的急性期治疗后,进入肠胃修复、营养补充的功能恢复期,这时用药很有讲究,要有不增加胃肠吸收负担、便于吸收、富含营养、药物简单清灵为主。可用中药的四君子汤、参苓白术散、香砂六君子汤。健宝灵片也符合这个条件。  相似文献   

8.
小儿疳积药膳疗效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疳积是指小儿脾胃虚损的一种慢性疾患。本症多见于3岁左右的小儿,以形体干枯赢瘦,腹部胀大,青筋暴露,头发稀疏为其主要病征。其病因主要由于乳食不节,喂养不当,营养失调,或因其他疾病导致体质消耗过度而引起。治疗法则应以调整脾胃为主。本病采用食疗,功效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小儿消积止咳颗粒治疗小儿痰热咳嗽兼食积证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儿科收治的126例小儿痰热咳嗽兼食积证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患儿入院时间为2019年1~12月。根据电脑随机排号,单号纳入研究组,双号纳入对照组,每组63例。对照组采用儿童清肺口服液治疗,研究组采用小儿消积止咳颗粒治疗。对比两组用药效果。结果组间临床有效率比较,研究组较高(P<0.05)。治疗结束后,研究组总症候积分、次症积分以及体征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用药不良反应及毒副作用。结论采用小儿消积止咳颗粒治疗小儿痰热咳嗽兼食积证,对咳嗽、咳痰、腹脘胀、便秘、口臭等症状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且临床用药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0.
【食积】乳食不能被消化吸收而导致的脾胃运化不良食积是由于喂养不当,而导致饮食或者乳汁停积在胃中不能被及时消化和吸收,从而阻滞影响了脾胃的正常运化功能而产生的一种病征。它的主要症状表现是食欲不振、腹胀、胃胀、打嗝,口中会有酸腐难闻气味以及大便失常(如便秘或腹泻)等表现。主要多见于婴幼儿,  相似文献   

11.
小儿食积症是一种婴幼儿较为常见的疾病。中医学认为:“积为疳之母无积不成疳”,积者,积滞也。多由先天不足和后天失养,乳食无度,方法不适当,致食滞于中。久之成积,积久化热,伤胃害脾,至脾失升降则不化,胃失升降则不纳,日久影响小儿的消化吸收功能,碍于生长发育。临床上一般分为实热和虚热两型: 实热型表现为:身热口渴,呕吐酸腐,嗳气不食,脘满腹痛,睡时不安,大便酸臭,粪质不化,尿色黄短,舌质红,苔白腻,脉数。虚热型:食少腹胀,神乏体倦,夜卧不宁,五心烦热,面黄形赢,便溏,粪质不化,尿色黄淡,唇干红,舌淡苔白,脉细弱。一、治疗方法 (一) 循经推拿法患儿仰卧,首先延手太阴肺经循行部  相似文献   

12.
【原料】山楂30—40克.粳米100克,砂糖10克。【制作】先将山楂入砂锅煎取浓汁,去渣.然后加入粳米、砂糖煮粥。【用法】可在两餐之间当点心服食,不宜空腹食,以7—10天为一疗程。【功效】健脾胃.消食积.散淤血。适用于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高脂血症以及食积停滞、腹痛.腹泻、小儿乳食不消等。  相似文献   

13.
小儿厌食症是儿科门诊中常见的病症。中医称厌食为纳呆,认为其发生是由于脾胃虚弱或饮食不节、喂养不当伤及脾胃所致。临床以小儿长时间的食欲不振、见食不贪、不思饮食、厌恶进食甚则拒食为主要特点。好发于1~6岁消化功能尚未健全的小儿。小儿长期厌食可致营养不良、体质减弱、发育迟缓,甚至大脑发育不全、智力低下,还易罹患其他疾病,从而影响小儿日后的生长发育和身体健康。临床工作者,特别是基层儿童保健人员应予重视。笔者结合儿科临床工作和当家长的体会,就小儿厌食症的病因及防治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小儿腹泻是由外感六淫,内伤乳食,损伤脾胃,导致运化失常,临床上以大便稀薄,便次增多,或如水样为主症的一种消化道疾病。本病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两季较多,如果治疗失时或治疗不当,则可造成阴津枯竭,阳气衰惫,阴阳俱伤,甚则危及生命,久而不愈,则酿成疳积病症,严重影响小儿营养、生长和发育。我科自1985年以来用中药消化止泻散治疗120例内伤乳食型腹泻患儿,收到了  相似文献   

15.
小儿夜啼     
病症分析小儿夜啼多因消化不良、惊吓、中耳炎或佝偻病早期等原因所致。祖国医学认为,夜啼多见于心热,也可因伤食、伤乳等原因所致。方一复方酸枣仁汤方剂酸枣仁、川黄连、乌梅、焦山楂各9克,麦冬3克,生  相似文献   

16.
小儿厌食症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儿厌食症是儿科经常遇到的主诉 ,临床以小儿长时间食欲减退、见食不贪甚至拒食为主要特征。小儿长期厌食可致营养不良、发育迟缓、体质减弱 ,因而容易罹患其他疾病 ,影响儿童的身体健康。临床应予重视。1 病因引起小儿厌食症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类 :①胃肠道疾病或全身器质性  相似文献   

17.
鸡内金即鸡肫皮,是鸡胃里的内膜,淡黄色或黄绿色,有皱纹,内含大量的胃消化酶,对于宿食、食后滞化、腹胀、呕吐等症均有疗效。下面介绍几种治小儿胃病方,请对症选用。一、治宿食。小儿泻稀水,酸臭如败卵,便内夹有食物残渣,兼有绿色粪便或白色乳块,是因饮食过多或食物难消化,  相似文献   

18.
小儿厌食的饮食调护江苏省泰县中医院225500杨晓美,郁秀芹厌食是指小儿较长时期见食不贪,食欲不振,甚至拒食的一种常见病,做好饮食调护是治疗小儿厌食的重要手段。本文试从厌食的饮食调护的理论依据、要点作一浅述。一、理论依据厌食的主要原因在于平素饮食不节...  相似文献   

19.
小儿消化不良被称为婴幼儿腹泻或婴幼儿消化不良,中医认为本病病因为外感风邪、内伤乳食、脾胃虚寒,造成胃失和降,脾失健运;西医认为本病因感染(病毒和细菌)和非感染因素(饮食因素、气候因素和个人体质因素)造成的,临床表现为泄泻和呕吐。它是常见于儿科的多发病,多见于2岁以下幼儿,年龄愈小,发病率愈高,病情越重,影响小儿的正常生长发育,所以护理工作很重要。近年来,对整体护理的研究比较多,有了很多新的认识,本文从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生活护理、病情护理四个方面综述了整体护理的进展。  相似文献   

20.
消化不良是小儿常见病、多发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多由饮食不当,暴饮暴食,食不按时,饥饱不一所引起。笔者近年来用保和丸治疗小儿消化不良36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