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0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 毫秒
1.
作者报道了一起幼儿园内空肠弯曲菌高感染的传播。该幼儿园儿童空肠弯曲菌阳性率为23.0%(43/187)。腹泻病例空肠弯曲菌阳性率为18.6%(8/43),健康儿童带菌率为24.3%(35/144)。同期另一幼儿园健康儿童和门诊非腹泻患儿带菌率分别为11.3%(27/238)和7.5%(15/201),三者间差异显著(P<0.005)。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及菌株的生物分型表明,传染源可能是两名患空肠弯曲菌肠炎的炊事员,他们与儿童的菌株为同一生物型。其传播可能是通过污染的食物或人与人接触而引起的。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旨在观察幽门螺杆菌(HP)在非溃疡性消化不良(NUD)发病中的作用。结果显示,NUD患者HP阳性率为83.6%,HP感染率显著高于健康人(P<0.01)。提示幽门螺杆菌在非溃疡性消化不良发病机制中可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对166例胃粘膜活检进行了 HE,Warthin-Starry 和 Giemsa 染色,检出幽门弯曲菌(CP)113例(68%)。结果发现 CP 在慢性胃炎,溃疡病病人的检出率明显高于正常人(P<0.01),其检出率与炎症的程度及活动度成正比。进一步观察了 CP 的形态特征,细菌与粘膜上皮接触部位及粘膜上皮本身的形态变化。讨论了 CP 在慢性活动性胃炎中的致病性。  相似文献   
4.
Raw milk has frequently been identified as the source of foodborne illness outbreaks; however, the number of illnesses ascertained as part of documented outbreaks likely represents a small proportion of the actual number of illnesses associated with this food product. Analysis of routine surveillance data involving illnesses caused by enteric pathogens that were reportable in Minnesota during 2001–2010 revealed that 3.7% of patients with sporadic, domestically acquired enteric infections had reported raw milk consumption during their exposure period. Children were disproportionately affected, and 76% of those <5 years of age were served raw milk from their own or a relative’s farm. Severe illness was noted, including hemolytic uremic syndrome among 21% of Escherichia coli O157–infected patients reporting raw milk consumption, and 1 death was reported. Raw milk consumers, potential consumers, and policy makers who might consider relaxing regulations regarding raw milk sales should be educated regarding illnesses associated with raw milk consumption.  相似文献   
5.
胃型上皮化生、幽门螺杆菌与十二指肠溃疡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60例十二指肠球部粘膜(溃疡和炎症)进行病理学和幽门螺杆菌(HP)检查,同时对全部病例测定空腹胃液pH值,并选择40例患者进行半年至二年随访观察。病理显示35例活动性十二指肠炎,同时检出中、重度胃型上皮化生和HP者占76.5%,而非活动性十二指肠炎仅占17.6%,HP只生长在胃型上皮化生区,随访病例提示随着溃疡的愈合和活动性炎症的消失,胃型上皮化生减轻,HP转阴或密度减少。本文结果表明胃型上皮化生、HP与十二指肠溃疡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用透射电镜对5例常规胃粘膜活检标本进行观察。5例皆为男性,年龄28~55岁,均有“胃病”史。结果发现,5例中4例有数量不等的幽门弯曲菌(CP),CP多位于上皮细胞表面、胃小凹、腺管腔及上皮细胞间沟内。上皮细胞微绒毛断裂、减少或消失;有的上皮细胞局部呈“杯状”下陷;有的向表面略突起,细胞表面呈“垫板”状增厚;有的可见与细菌之间有糖萼样细丝相连。提示CP的致病机理可能与其运动的机械作用、毒素的化学作用及其他间接作用等综合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 ELISA 方法,对苏州市学龄前儿童弯曲菌感染进行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抗弯曲菌特异性 IgG 抗体阳性率为54.65%,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抗体阳性率随年龄的升高而增加,<2岁组阳性率为22.22%,2~岁组为59.38%,显著高于<2岁组(P<0.001);4~岁组阳性率为72.5%,较2~岁组为高,但两者无统计学差异(P>0.1),似乎具有稳定趋势,值得进一步探讨。本调查还表明,<2~5岁组 IgG 抗体水平低,2~岁组达较高水平,此后呈下降趋势。说明<2岁组对弯曲菌感染的免疫力弱,预防重点应放在该年龄组.  相似文献   
8.
Index     
  相似文献   
9.
6例胃病患者的胃窦粘膜活检标本进行电镜观察,其中4例查见幽门弯曲菌.该菌外形呈弯曲杆状,菌体一端或两端着丛生有鞘鞭毛,外膜结构属革兰氏阴性型,胞浆中有致密的圆形颗粒.该菌具螺菌科形态特征,对胃窦粘膜上皮有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应用双快(尿素酶、氧化酶)试验,对200例胃疾病患者的胃粘膜活检标本进行幽门弯曲菌检查,并与直接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相对照,我们认为较单项尿素酶试验更为可靠。经统计学检验证明双快试验是一种简便、快速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