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4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15篇
皮肤病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09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24篇
  1篇
中国医学   437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63 毫秒
1.
目的 通过血清代谢组学技术,考察通阳化浊方与四妙勇安汤在治疗冠心病家兔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40只雄性白兔,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通阳化浊方组与四妙勇安汤组4组,每组10只。空白组正常饮食,模型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至第8周,于第4周结束后,用球囊法手术损伤实验兔的右侧颈总动脉;在模型组基础上,两个实验组分别在术后,灌胃给予通阳化浊方和四妙勇安汤,连续4周,每日1次。给药结束后,模型组与实验组每组抽取3只家兔,采集全血后,用LC-MS技术进行血清代谢组学检测,运用PCA与OPLS-DA分析法来寻找差异性表达的代谢物和代谢途径。结果 相较于模型组,通阳化浊方与四妙勇安汤组分别存在45和27个差异化合物,通阳化浊方组涉及18条代谢通路,根据Impact值 > 0.05筛选出5条主要代谢通路,包括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组氨酸代谢、牛磺酸和牛磺酸代谢、精氨酸生物合成和α-亚麻酸代谢;四妙勇安汤组涉及11条代谢通路,筛选出2条主要代谢通路分别为牛磺酸和牛磺酸代谢、组氨酸代谢。结论 通阳化浊方与四妙勇安汤在治疗冠心病模型家兔的过程中存在差异性代谢产物,干预相应的代谢通路可能会对药物在模型中的作用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
通阳散结说薤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薤白,又名野蒜、小独蒜,为雨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小根蒜和薤的地下鳞茎。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入食以个大、饱满、黄白色、半透明者为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扩张型心肌病(DCM)的疗效。方法:将3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西药标准抗心衰治疗,治疗组在西药标准抗心衰治疗基础上采用心力神(黄芪、茯苓、党参、麦冬、丹参、五味子等)为基本方辨证加减,观察其心功能恢复情况及射血分数(EF)及BNP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左室EF高于对照组,BNP低于对照组,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心力神为基本方辨证加减治疗的患者较常规治疗方案治疗者症状改善更为明显,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4.
赵延玲 《中医研究》2003,16(3):36-37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以慢性进行性对称性关节炎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可伴有关节外系统性损害 ,为常见的风湿病之一 ,在我国患病率约为 0 32~0 38% [1] 。本病病因未明 ,发病与自身免疫异常有关 ,至今西医尚缺乏根本的治愈方法。笔者自 1991年 3月~ 2 0 0 2年 3月用自拟痹痛消治疗本病 86例 ,收效颇佳 ,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86例病人中 ,男 2 4例 ,女 6 2例 ;年龄 2 0~ 2 9岁2 0例 ,30~ 39岁 30例 ,4 0~ 4 9岁 36例 ;病程 1年以下者 5 0例 ,1~ 6年者 2 0例 ,6年以上者 16例 ;其患病部位为双手掌指关节者 5 1例 ,脚趾间关节者 30例 ,伴有…  相似文献   
5.
中医药治疗肢端动脉痉挛病(雷诺氏病)的体会齐齐哈尔市中医院(161000)于万贵齐齐哈尔市财贸医院毕世祥辽宁省中医研究院(110031)张丽本病是血管神经功能紊乱所引起的肢端小动脉痉挛性疾病,其肢端小动脉痉挛的原因,目前尚未完全明确,临床上亦属难缠之...  相似文献   
6.
7.
桂枝一药 ,张仲景在其《伤寒论》中应用较多 ,其用途各异 ,运用之灵 ,用法之妙 ,给我辈在临床用药时以指导。本文就其在《伤寒论》中与其他药物相伍时临床应用浅析如下 :1 桂枝与麻黄相伍1.1 解表发汗 ,祛除外邪 主治外感所致的发热恶寒、无汗头身疼痛、苔白、脉浮之证 ,如麻黄汤以麻黄发汗 ,桂枝解肌 ,共同达解表发汗、祛除外邪之目的 ;兼表证轻者以微发其汗 ,故减轻麻黄用量 ,如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二麻黄一汤、葛根汤。1.2 通阳散寒 ,发越水气 主治表寒阴郁、水邪停聚而致发热恶寒、身痛、不汗出而水气内停者 ,如大青龙汤以桂枝通…  相似文献   
8.
郁证多因情志怫郁、气机郁滞所引起,其范围相当广泛,包括外感六淫、内伤情志及饮食痰浊积滞等。笔者辨证分型治疗本病效如桴鼓,现简述如下。一、痰热阻滞型郁之为病,多处可见。若郁邪在上影响机体头部者,有偏气、血、痰、热、湿及相互错杂的不同,有新郁发病者,有郁久发病者,其症状表现有轻重、缓急不等。 [病例一]张××,男,57岁。1991年5月17日就诊。 7天前突然头晕,左侧偏瘫半天,送某医院住院治疗7天,病情  相似文献   
9.
<正> 瓜萎薤白半夏汤出自张仲景《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由瓜蒌、薤白、半夏、白酒组成,用以治疗上焦阳微,阴寒上乘,阻塞胸阳之胸痹病,现多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笔者用其加减治疗背冷、胸痛、胁痛、烦躁等病症,每收良效,兹举数例。 1 背冷案郑某,男,35岁。1990年10月10日就诊。患者背部怕冷月余。1月前乘船受凉,始觉周身怕冷,并未介意,次日周身怕冷减轻,背部怕冷较著,伴有四肢酸痛,胸部憋闷,经西医检查无异常发现。服中药15剂无效。现背冷持续不减,夜间胸闷,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黄斑水肿(DME)归属于中医“水肿”“视瞻昏渺”“视直如曲”的范畴,结合眼底微观辨证认为,阳气郁滞贯穿DME始终,水湿内停、营卫失调、瘀血阻滞为病机关键,病证后期痰瘀互结黄斑,成顽症痼疾、昭示预后。基于通阳法源流考、DME中医机理分析,治疗当以通阳解郁、平衡阴阳为原则,行气解郁通阳、祛水除湿通阳、调和营卫通阳、活血化瘀通阳、化痰散结通阳为关键,泄热除闭通阳为辅助,同时始终不忘通阳守阴、升阳明目,使阳通郁解、瘀化湿除、营卫和调,达到帮助黄斑水肿消退、促进出血渗出吸收、提高视功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