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4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25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65篇
内科学   46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346篇
预防医学   173篇
药学   235篇
  5篇
中国医学   1005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94篇
  2013年   103篇
  2012年   111篇
  2011年   111篇
  2010年   91篇
  2009年   93篇
  2008年   119篇
  2007年   88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102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73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6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5 毫秒
1.
目的:观察子午流注纳子法胃经开时(7点~9点)和胃经非开时(15点~17点),脾胃虚寒型胃痛患者胃体、胃小弯、胃大弯、胃窦的胃电图表现特点,总结时辰是否对其存在影响。方法:18例脾胃虚寒型胃痛患者在胃经开时与胃经非开时进行胃电图仪检测,采集自然状态下胃体、胃小弯、胃大弯和胃窦4个区域的胃电指数。结果:自然状态下,胃经非开时与胃经开时比较,受试者胃各导联平均幅值上升明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提示临床上在胃经开时进行干预治疗疗效可能更佳,为临床治疗胃痛疾病选择治疗时间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的方法预测气滞胃痛颗粒抗炎镇痛主要活性成分的作用靶点,结合中医方解配伍理论对其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作用进行分析。方法基于TCMSP中药系统生物学分析数据库收集气滞胃痛颗粒中6味中药的主要化学成分,并借助LC-MS技术对所筛成分进行分析,通过TCMSP检索和Pharmmapper软件预测获取各成分主要的作用靶标,并通过DIP数据库,利用蛋白质相互作用信息建立药物靶标与炎症疼痛靶标的关联,构建药物-靶标-疾病网络,通过网络特征分析气滞胃痛颗粒抗炎镇痛的作用靶标,阐释其抗炎镇痛的主要作用机制。结果根据网络分析,共有44个炎症疼痛靶点与气滞胃痛颗粒密切相关,其中直接作用靶点有20个,主要是对环加氧酶-2(COX-2)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 NOS)等蛋白酶的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通路、NOD样受体(NLR)信号通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信号通路等与炎症疼痛密切相关的信号通路有关。结论气滞胃痛颗粒抗炎镇痛作用体现了中药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作用特点,该研究为深入阐释气滞胃痛颗粒抗炎镇痛作用机制提供科学依据,并且进一步说明了中医药古方配伍理论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3.
4.
5.
养阴益胃芍归煎治疗阴虚胃痛64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泽芳 《四川中医》2003,21(9):47-47
自拟养阴益胃芍归煎治疗阴虚胃痛64例,总有效率达97.8%。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湿热型胃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20例采用黄连温胆汤加减(黄连、法夏、竹茹、陈皮、茯苓、黄芩、枳壳、厚朴、三棱、莪术、车前子、炙甘草)治疗,对照组100例,采用维酶素片治疗,治疗1疗程后对疗效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治愈10例,好转100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91.7%;对照组治愈2例,好转58,无效40例,总有效率60%;两组总有效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5).结论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湿热型胃痛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俞慎初教授对久病不愈的疑难病证,着眼于治瘀,或寓法瘀法于他法治疗中的经验,举胃痛,脱疽,辨证,胸痹,中风等病巧用法瘀的验案以证。  相似文献   
8.
<正> 近年来笔者在临床上经常运用疏肝理气法治疗多种疾病,均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1.乳癣李某,女,36岁,1988年5月7日初诊。双乳胀痛2年余,2年前因情志不舒遂感乳房胀痛不适,后每因生气及经前症状加重。在外科诊为乳房小叶增生,服西药效不佳,来中医诊治。诊见双乳表面如红肿,可触及数个花生米大小的结节,边界不清,质软,表面光滑,与周围组织不粘连,推之活动,触痛明显。平素月经色紫暗,量少,有血块。舌质暗红,舌苔薄黄,脉弦细。证属肝气郁结,乳络阻滞。治宜疏肝理气,软坚散结。处方:柴胡9g,香附9g,白芍12g,青陈皮各10g,橘核10g,海藻15g,生牡蛎30g,路路通12g。5月12日二诊,服药5剂,乳胀痛明显减轻,仍有结节触痛,月经量少,舌脉同前。原方加当归20g,川芎9g,桃仁9g,连服20剂,胀痛结节消失,月经正常。全方  相似文献   
9.
姜春华治疗胃痛的经验上海医科大学(200032)戴克敏关键词姜春华,胃痛,临床经验胃痛虽为常见病,但病因病机复杂,治当辨病与辨症相结合。姜春华教授治疗胃痛积累了丰富经验,兹就笔者待诊所得,归纳十二法如后。1活血化瘀此法适用于胃痛日久,证属瘀血滞留。胃...  相似文献   
10.
笔者从2000年~2003年6月用气滞胃痛颗粒剂治疗以胃脘部胀痛为主要表现的慢性胃炎,疗效较好,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