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7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60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17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四个证型往往是相互间夹。除了这四个证型以外,不同的阶段可能夹有瘀血、夹有风动,发展到瘀血,肝风内动这个阶段是引起中风的前兆,要引起重视。[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从肝风入络论治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糖尿病(DM)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DNP)者随病程延长达90%~100%[1],有时引起糖尿病性恶病质,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治疗上是一个较为棘手的问题,目前西医、西药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笔者就所收治的37例DNP患者以肝风入络论治,收到较为满意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37例中男性21例,女性16例,年龄42~63岁,平均50.6岁。病程10年以上15例,3~10年17例,3年以内5例。37例均按照1980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确诊为糖尿病2型,依照1984年河北省卫生厅颁布的《疾病诊疗要点与疗效判定标准》诊为周围神经病变,中医按《中医内科学》消渴病的诊断标准,确诊为消渴。  相似文献   
3.
本文阐述叶天士对肝风病因、病机、立法用药等方面的独到见解;叶氏在继承前人肝风病因、病机认识基础上提出的肝风病机为"身中阳气之动变"及创立的"阳化内风"理论,于当今临床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风有内风与外风之分。随着对中风研究的不断深入,现在对内风是根本原因,外风只是一个诱因的认识已取得共识。我们在继承古人论述的基础上,加以总结,从而得出关于中风病因发展的最精确的解释,以指导临床治疗。现讨论如下:1内风的形成与气、血、痰、火的关系古今医家认为,所谓内风者,是本气自病。风者,气之生,为大块噫气,也可以说是气机运行所形成的异常表现。人体本气的形成是始于肾,释放于肝,升降于脾,宣散于肺,贯行于心,敷布于经络,内而三焦,外而肢体百骸,以供生理之用。又以脾胃为气血之海,十二经脉之长。脾为阴土而生于阳,胃为阳土而降于…  相似文献   
5.
菊花论选     
菊花,味苦平。主风,头眩肿痛,目欲脱,泪出,芳香上达,又得秋金之气,故能平肝风而益金水。皮肤死肌,清肺疏风。恶风湿痹。驱风散湿。久服,利血气,轻身、耐老延年。菊花晚开晚落,花中之最寿者也,故其益人如此。  相似文献   
6.
牵正散     
<正>牵正散方剂原载于明代方贤所著的《奇效良方》。牵正散方药由白附子6克、僵蚕6克、全蝎(去毒)3克组成。上药均生用,共为细末。每服3克,热酒调服或温开水送下,不拘时候,具有祛风化痰,通络止痉的功能,主治风中头面经络,口眼歪斜或面肌抽动,舌淡红,苔白。注意若属气虚血瘀或肝风内动引起的口眼歪斜或半身不遂者,不宜应用本方。方中的附子和全蝎均为有毒之品,用量宜慎。本方所治之证,为风痰阻于头面经络所致。足阳明之脉夹口环唇,布于头面;足太阳之脉起  相似文献   
7.
偏头痛事是一种古老的常见病,随着竞争日益激烈,该病发病也呈上升趋势。全球约有10%~15%的人患有偏头痛,老年患者的发病率,男性7%,女性12%。清脑止痛胶囊为新上市中成药,用于普通型偏头痛,症见头痛、恶心呕吐、头晕、畏光、怕声、心烦易怒等。2008~2011年选择偏头痛肝风挟瘀证的老年患者,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指导原则〔1,2〕,研究  相似文献   
8.
程丑夫教授治疗外伤性癫痫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伤性癫痫(post traumatic epilepsy, pTE)是脑外伤后脑部神经元反复异常过度放电所引起的突然、短暂、反复发作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的慢性疾病,属脑损伤后的并发症,是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之一[1]. 中医将本病称为痫病,俗称"羊癫疯". 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报道,PTE 诊断需要符合以下标准:(1)癫痫发作前有明确的外伤史,无癫痫病史;(2)脑电生理证据和典型的癫痫发作表现;(3)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癫痫[2].  相似文献   
9.
目的 确证评价菖麻熄风片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肝风内动挟痰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区组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的方法。438例患者进入全分析数据集,治疗组328例,对照组110例。治疗组口服菖麻熄风片与硫必利片模拟药,3次/d,4~6岁,1片/次;7~11岁,2片/次,12~18岁,3片/次;对照组口服硫必利片与菖麻熄风片模拟药,2次/d,4~6岁,1/3片/次;7~11岁,1/2片/次;12~18岁,1片/次。两组均治疗4周。观察两组的YGTSS抽动积分、临床疗效、YGTSS社会功能损害、中医证候疗效和单项证候疗效,并对其依从性和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6.59%、82.73%,且治疗组患儿抽动的疗效不劣于对照组。YGTSS抽动积分、社会功能损害、中医证候疗效和单项证候疗效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PS与FAS分析结论一致。试验中,未发现菖麻熄风片的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硫必利片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菖麻熄风片对小儿多发性抽动症肝风内动挟痰证有效,疗效不劣于硫必利片,并且未提示更高的临床应用风险。  相似文献   
10.
耳鸣,主要是以耳内鸣响为主的一种症状。传统医学认为:耳鸣发生的内因有二种:其一,由于肝失条达,肝风上扰,致少阳经经气闭阻;其二,肾开窍于耳,耳聪依赖于肾气充盈,由于。肾气虚弱,精气不能上达于耳所致。引起耳鸣的外因,则主要为风邪侵袭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