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33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0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武威汉代医简》的辨证论治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考证甘肃武威地区出土的东汉时期较为完整的92枚“医简”,通过其所载的病、证、方、药及药用的范围和具体用法等内容,与《内经》相对照分析,发现东汉医家依据病所、病因、病机、表里、寒热、虚实以及排泄物的形状等辨证施治,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条理性,因此认为“医简”实际上反映了东汉初期的医学水平,在辨证论治方面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浅谈《武威汉代医简》中的活血化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当代著名中西医结合专家陈可冀等编纂的《血淤证与活血化淤研究》的内容提要中说:“血淤证与活血化淤的治疗方法,在中国医药学中有着极为古老的渊源和极其丰富的内容。远在现存我国经典医著《黄帝内经》成书前的《武威汉简·治百病方》中就载有淤方,经世代相传,不断发展,常用常新,历数千年而益效。”这里所说的《武威汉简》是“1972年自甘肃武威县柏林公社下五畦大队兴修水利时,从一座汉墓墓棺内一马姓骨骼的  相似文献   
4.
1972年出土的<武威汉代医简>第9、10两简有"五(疒夅)"及"石(疒夅)"、"血(疒夅)"、"膏(疒夅)"、"泔(疒夅)"的记载.就其病名与症状的描述而言,颇似当今的淋证.本文就两简中的"(疒夅)"、"泔(疒夅)"、"五(疒夅)"进行探讨,认为"(疒夅)"是多义字,有罢病、淋证等含义.同时又是"癃"的省写,故"(疒夅)"字即"癃"字,属"淋证"."泔(疒夅)",为米泔汁样小便,伴小便频数涩痛的症状,类似于当今临床"白浊"的部分表现."五(疒夅)"中的第五淋尚难以确定.  相似文献   
5.
1972年 11月甘肃省武威县柏树公社下五畦大队在旱滩坡兴修水利工程时 ,发现一处汉墓。在当地政府和群众的保护下 ,由武威县文化馆、甘肃省博物馆对该墓进行了清理。其中有一批医药简牍 ,计 92枚 ,这些被清理的资料 ,后来由甘肃省博物馆、武威县文化馆编为《武威汉代医简》一书。〔1〕本文就武威汉代医简中所载药学成就作以概述。1 药物品名武威汉代医简记载了 10 0种药物 ,具体是 :植物药  6 1种。计有 艹术 茈 (柴 )胡、当归 (干当归 )、牡丹、漏庐 (芦 )、代芦如 (艹闾 茹 )、(术 )、泽舄 (泻 )、付 (附 )子、大黄丹 (大黄 ) ;狼毒、艹…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汉代医学典籍的语法现象全面系统的研究 ,认为汉代是中国语言发展史上 ,从上古语言向中古语言过渡的重要时期 ,该时期的语法在稳中有变。提出了《神农本草经》撰写时代的佐证及汉代医经阐述形式的特点 ,指出医籍语法现象“断代”研究的重要意义和科学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7.
前接第6期文中符号、标题:□表示简文断阙或漫漶字数不详。□表示简文泐蚀的字数。治表示根据残余字形或上下文义可以补出来的字。●表示各种特殊符号。括号内数字为简牍序码。【医简释文】为原书释文,【句读补正】为笔者所加的标点符号,新辨认补正,取消字外方框等内容,【注解】即为笔者在原书注释基础上所加的注解。亡虫亡虫亡虫亡虫亡虫亡虫亡虫穷艹亡虫亡虫【医简释文】□□瘀方乾当归二分弓穷二分牡丹二分漏庐二分桂二分蜀椒一分一分凡[11]□□皆冶合以淳酒和饮一方寸匕日三饮倍恿者卧药中当出血久瘀[12] 【句读补正】□□瘀①方:乾…  相似文献   
8.
《武威汉代医简》"父且"考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武威汉代医简》中"父且"一词进行了考释,认为"父且"是"(口父)咀"之古字,指用刀斧及砧板将药物砸、切细碎,以便煎制."(口父)咀"是"父且"的后起别字.  相似文献   
9.
《伤寒论》用清酒源流考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伤寒论》第177条炙甘草场及第352条当归四逆加吴荣萸生姜汤,其方后注中均有加“清酒”数升与水数升共煮之示。历代医家对此皆从功能“通经络,和气血,散寒凝”之意作训,而对“清河”的药用漂流以及仲景方用“清酒”且用量至极之深涵,均未有考释,每使后学者不能心领神会,临证不知所从。鉴于此,笔者不揣愚陋,考辨凡三,以为:“清酒”早盛产于西周,因其色赤质情似血,西周时即专用于家把考庙,此亦西周礼乐制和儒学忠孝思想的体现;“清酒”功擅通经温阳,补益心肝,尤以色赤人血而功善行血养血,仲景方中大剂量之用亦无外乎还涉心…  相似文献   
10.
《武威汉代医简》考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武威汉代医简》考释杜勇安徽省庐江县乐桥医院(231581)主题词@《武威汉代医简》*中医药学文献1972年,甘肃省武威县汉墓出土一批医学简牍,1975年文物出版社将简文加以整理出版了《武威汉代医简》,对简文的考释作了精细的研究。此后王辉曾就医简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