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33篇
  免费   85篇
  国内免费   100篇
儿科学   17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61篇
临床医学   578篇
内科学   177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67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574篇
综合类   796篇
预防医学   94篇
药学   347篇
  2篇
中国医学   124篇
肿瘤学   6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80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74篇
  2014年   118篇
  2013年   120篇
  2012年   158篇
  2011年   145篇
  2010年   143篇
  2009年   152篇
  2008年   171篇
  2007年   156篇
  2006年   174篇
  2005年   160篇
  2004年   122篇
  2003年   122篇
  2002年   116篇
  2001年   86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2.
3.
因良性病变行全结肠切除后,常以回肠末端与肛管或残留直肠吻合术作为消化道重建术式.但因肠道水份吸收减少,肠内容迅速通过小肠.排出体外,大便次数增多,轻则给患带来生活不便,重营养不良.患术后难以恢复.  相似文献   
4.
我院1987年9月-2004年9月,对需要行回肠末端或结肠减压的患儿,采用阑尾切除,经阑尾残端回肠减压术治疗14例,其中胎粪性腹膜炎3例,回肠闭锁7例,肠重复畸形2例,结肠穿孔2例,均起到良好作用,提高回肠末端或结肠一期吻合的成功率。现将临床资料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回肠新膀胱术后新膀胱的功能训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凡符合单纯膀胱全切除或根治性膀胱全切除指征同时膀胱颈及后尿道无肿瘤浸润的患者,多主张膀胱全切除后行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患者术后无需腹壁造口、无需佩带尿袋,能从尿道可控排尿,与以往各种尿流改道术相比,该术极大地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现将指导患者术后进行新膀胱功能训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改良原位低压回肠代膀胱术的疗效及患者生活质量。方法 膀胱癌患者53例,平均年龄61岁,均施行根治性膀胱全切术。截取末端35—45cm回肠,“U”形缝合形成代“膀胱”,并与输尿管形成抗返流的“乳头”缝合。结果 术后所有患者血生化及电解质均正常,随访3—6个月,51例患者白天完全可控排尿,完全夜间可控制排尿25例。47例无残余尿,5例有残余尿20-35mL。结论 改良低压回肠代膀胱术,膀胱容量大、压力低、无返流、效果好、无吸收性酸中毒,患者白天均能够控制尿液,夜间需定时排尿,生活质量高,多数患者满意。  相似文献   
7.
"插入式"输尿管肠管吻合在原位肠道膀胱替代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插入式"输尿管肠管吻合在原位肠道膀胱替代术中的手术效果和临床疗效.方法 对38例原位肠道膀胱替代术中75侧行"插入式"输尿管肠管吻合术患者进行随访,通过影像学、膀胱尿道镜、病理学、实验室检查等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31.65±14.14)个月,吻合口狭窄率4%(3/75);抗返流率100%;无吻合口漏;膀胱尿道镜下,输尿管种植部位形成乳头,钳取7例患者乳头表面小块上皮组织作病理检查,其中乳头基底部2例为肠黏膜上皮,乳头尖端5例为移行上皮;所有患者复查肾功能均在正常范围,血Cr 54-135 μmol/L,BUN 3.2~9.4 mmol/L.结论 "插入式"输尿管肠管吻合术是一种较理想的输尿管肠管抗返流吻合术式.  相似文献   
8.
家族性腺癌性息肉病(FAP)为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不手术治疗终将发生癌变。现已公认本病的最佳术式为全大肠切除,直肠粘膜剥除,回肠造袋肛门吻合术。作者近9年内施行此手术11例。患者年龄为19~65岁。5例在30岁以内。平均随访1~9年,效果满意。除2例切口感染外无其它并发症。每日大便4~6次,能恢复工作。手术时5例已有恶变,其中1例有单个肝转移灶同时行局部切除。手术要点为:肌鞘宜短,充分止血并放置引流,无张力吻合,保护性回肠造口。作者认为除直肠内仅少数息肉,患者能坚持随访者外,均宜采用本术式。  相似文献   
9.
自1979年以来,采用全结肠直肠切除、回肠代结肠、分期重建直肠及肛门功能的手术方式,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及结肠息肉症20例。手术方式有四种类型,分两期完成。第一期手术都同时行回肠造瘘,两期手术间隔时间平均9.7个月,已完成两期手术的16例,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这种术式既完全切除了病变肠段,又保留了肛门控制排便的功能,保证了较好的生活质量。但尚存在的问题是夜间污粪。3例作了回肠造袋的患者污粪现象较轻,回肠储存袋的作用尚须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女性可控回肠代膀胱术(附四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女性可控回肠代膀胱术(附四例报告)卢洪凯仲基范藏运江刘鲁东张明荣郑锡广我院自1994年以来对4例女性膀胱癌行膀胱全切,尿道次全切及可控回肠代膀胱术,效果良好。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4例,年龄58~66岁,平均62岁。病理检查均为局限性浸润性膀胱移行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