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1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血压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中医学在高血压的诊疗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唐蜀华教授认为高血压病的基本病机为阴虚阳亢,临床分为肝火亢盛、阴虚阳亢、阴阳两虚、痰湿壅盛4型,临证应辨证施治。同时,唐教授强调高血压病的治疗应中西并用,取长补短,为患者寻求最佳的治疗方案,提出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的切入点及优势在于临界高血压、改善症状、保护靶器官、防治合并症。  相似文献   
2.
出生年月:1941年3月 籍贯:江苏省常州市 学历:大学本科 职称、重要职务和兼职:主任中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江苏省中医院院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委员,江苏省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内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心系疾病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省中医药科技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省中医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  相似文献   
3.
唐蜀华教授治疗心力衰竭经验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蜀华教授祖籍江苏常州,出生于中医世家,幼承家训,耳濡目染,博览群书,又受正规大学本科教育,先后师从邹云翔、邹良才、周仲瑛等名老中医,开拓思路,潜心研究,长期从事中医内科诊疗,尤擅长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曾担任江苏省中医院院长,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家政府津贴。  相似文献   
4.
唐蜀华教授系江苏省名中医 ,擅治心血管病 ,现就唐教授治疗高血压病经验总结如下 :1 病因病机唐蜀华教授认为 ,高血压病没有对应的中医病名 ,就其临床表现及演变过程而言 ,见于中医的“头痛”、“眩晕”、“胸痹”、“心悸”、“水肿”、“中风”、“虚劳”等病。由于其症状表  相似文献   
5.
唐蜀华教授认为,充血性心力衰竭中医辨证属本虚标实,本虚为心气虚、心阳虚、心阴虚,标实为瘀血、水饮、痰浊.治疗大法为益气温阳,活血利水.用药重在益气健脾,温阳不在重,重视补心阴,强调活血利水,肺肾宜兼调.重视结合现代药学知识,强调中西医结合.  相似文献   
6.
经云"秋收冬藏",秋冬进补在中国民间已经深入人心,而膏方进补乃是中医药特色之一.每至秋冬,来名医堂求取膏方者络绎不绝,学生有幸侍诊于唐教授之侧,见则记之,略有心得,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7.
介绍唐蜀华教授临证诊脉要点.他认为,诊脉操作要把握七要素:脉位、脉率、脉律、脉形、脉体、脉力、脉势;凭脉辨证需要综合四诊、权衡轻重取舍;心血管疾病诊治尤需继承发掘脉诊特色;传统脉象定义概念需明确详细,进一步规范化、客观化;现代中医发展脉诊需与现代科技融合.  相似文献   
8.
总结了唐蜀华教授中西医结合辨治心力衰竭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概述了唐蜀华教授对心力衰竭的病因、病机的基本认识,对心力衰竭的诊疗思路,以及应用黄芪生脉饮、五苓散、强心合剂等验方的经验.强调临证时应重视性理互参,益气有倚重,温阳要审慎,滋阴不宜深,活血应避凉,利水需常流,同时应兼顾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特点和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唐蜀华教授系江苏省中医院主任医师,全国名老中医,第4批全国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者,学术经验丰富,临床思维独特.其善于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心系疾病,常获良效.笔者有幸侍诊,现将唐蜀华教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证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不寐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发生率呈逐年升高趋势,常影响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和健康。唐蜀华教授认为不寐与肝生理功能关系密切,故从肝论治,总结出肝气郁滞、肝火(阳)上扰、肝血亏虚3个证型及治法方药。在治疗不寐时,每获良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