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106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33篇
预防医学   19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23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研究异型增生程度不同的口腔白斑和不同分级的鳞癌中谷胱苷肽S转移酶π(GST π)的表达 ,探讨GST π在口腔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方法 采用免疫S -P法 ,对 5 4例轻、中、重度异型增生 ,4 7例高、中、低分化的口腔鳞癌 ,7例口腔粘膜上皮单纯增生患者组织进行GST π检测。 结果 口腔粘膜上皮单纯增生组织中未见GST π的表达 ,轻、中、重度异型增生病例中的GST π阳性率分别为4 7.8%、5 2 .9%和 6 4 .2 % ,高于单纯增生组 (P <0 .0 1) ;高分化鳞癌GST π阳性率为 6 4 .7% ,中、低分化鳞癌组分别为 2 8.5 %及 2 2 .2 % ,中、低分化鳞癌组表达均低于高分化鳞癌组及异型增生组 (P <0 .0 5 )。 结论 GST π表达的变化与口腔鳞癌早期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笔者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多种疾病疗效满意,举验案如下。1口腔白斑陈某,女,45岁,2004年1月8日初诊。半年前因检查牙病发现舌背中偏左侧有一扁豆样大小的白色斑块,无不适感,未治疗。后发现斑块逐渐增多,2个月前  相似文献   
3.
口腔黏膜病是发生在口腔黏膜诸多疾病的总称。由于口腔黏膜是全身黏膜的一部分,与皮肤在胚胎发生学上存在同源性,增加了口腔黏膜病的复杂性,使其具有“病因难明、诊断难定、治疗难愈”的特点。但同时,口腔黏膜病的防治恰恰也是口腔科学里更具挑战性、更有探索性、更需同仁为之倾心和奉献的特殊领域。近年来,国内外口腔黏膜病的病因学研究出现了重视全身因素的趋势,诊断学研究出现了重视无创检查的趋势,治疗学研究出现了重视防治时相前移的趋势。这些变化无疑会对打破口腔黏膜病防治的“三难”局面提供机会,从而使患者直接受益。 如今,随着人们对预防肿瘤发生和追求健康长寿欲望的增长,以及过度使用抗生素和某些不良生活现象的出现,口腔黏膜病患者的就医疾病谱发生了变化。以往居于首位的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渐渐让位于斑纹类、真菌类、老年类、性病类疾病。这就要求口腔医师更多地了解这些疾病的知识和进展,以适应这种变化。基于此,本系列讲座将陆续介绍口腔白斑、红斑和黑斑、口腔扁平苔藓、口腔念珠茵病、口腔性病以及老年口腔黏膜病的诊治方法和进展,希翼对读者有所帮助、对医者有所启迪。[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本实验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分析技术对5例正常口腔粘膜、22例白斑和30例鳞癌中P53基因突变情况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轻,中,重度异常增生白斑,无和有淋巴结转移鳞癌P53突变率为12.5%、37.5%,50.0%,64.3%和75.0%,正常粘膜无一例阳性,白斑和鳞癌间P53变化有显著性差异(P〈0.05),P53突变与鳞癌有否淋巴结转移无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端粒酶激活与口腔白斑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端粒酶聚合酶链反应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对30例口腔白斑(10例上皮轻度异常增生、10例中度异常增生、10例重度异常增生)组织中的端粒酶活性进行检测,并与10例正常口腔粘膜及10例口腔粘膜鲜癌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从正常口腔粘膜到轻、中、重度上皮异常增生白斑到口腔粘膜鳞癌,端粒酶活性水平呈逐步上升趋势;除上皮轻度异常增生白斑与正常口腔粘膜、上皮重度异常增生白斑与口腔粘膜鳞癌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外,其它各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端粒酶激活出现在口腔粘膜癌前病变的中晚期阶段,是细胞癌变的特异性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端粒酶激活与口腔白斑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端粒酶聚合酶链反应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对30例口腔白斑(10例上皮轻度异常增生、10例中度异常增生、10例重度异常增生)组织中的端粒酶活性进行检测,并与10例正常口腔粘膜及10例口腔粘膜鳞癌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从正常口腔粘膜到轻、中、重度上皮异常增生白斑到口腔粘膜鳞癌,端粒酶活性水平呈逐步上升趋势;除上皮轻度异常增生白斑与正常口腔粘膜、上皮重度异常增生白斑与口腔粘膜鳞癌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外,其它各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端粒酶激活出现在口腔粘膜癌前病变的中晚期阶段,是细胞癌变的特异性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7.
李江 《家庭医学》2004,(24):53-53
口腔是消化道的最前端,长期咀嚼、摩擦、温热、吸烟和饮酒的刺激,可以导致有些人唇、颊、牙龈或口底出现白色斑块。由于点燃的香烟可达200-500度的高温,所以吸烟过多就能引起口腔黏膜的损害。调查表明吸烟者中33.5%发生口腔黏膜白斑,不吸烟者仅有3.3%发生白斑,二者相差10倍。吸烟时间长、吸烟量大者,患白斑的可能性高。烟叶中尼古丁是主凶,  相似文献   
8.
9.
口腔黏膜白斑(0LK)是一类常见的口腔黏膜疾病,有癌变的可能。OLK病因复杂,发病机制不明,目前世界各国尚未制订、公布白斑的临床路径。本文试从OLK的治疗入手,对其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