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6篇
  免费   237篇
  国内免费   193篇
耳鼻咽喉   11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56篇
口腔科学   13篇
临床医学   79篇
内科学   89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24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60篇
综合类   444篇
预防医学   56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526篇
  2篇
中国医学   858篇
肿瘤学   1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81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143篇
  2013年   140篇
  2012年   168篇
  2011年   174篇
  2010年   161篇
  2009年   132篇
  2008年   86篇
  2007年   124篇
  2006年   107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80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目的 鉴定与丹参酮合成相关转录因子AP2/ERF家族中SmERF108转录因子,并分析转录因子SmERF108的靶基因。方法 利用生物信息学在线分析平台如NCBI、PFAM等分析SmERF108的序列特征;MEGA-X软件用于构建SmERF108与不同功能转录因子的系统进化树;拟南芥原生质体转化法鉴定SmERF108蛋白的亚细胞定位;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PCR)对SmERF108基因在丹参不同器官和组织差异表达进行检测;利用酵母体系对SmERF108的转录激活活性进行探究并用酵母单杂技术确定其靶基因。结果 SmERF108具有典型的AP2/ERF保守结构域,属于ERF-B3亚组,系统进化树和保守基序分析显示SmERF108与丹参中SmERF128、青蒿中AaERF2亲缘关系较近且保守基序分布一致;亚细胞定位显示SmERF108蛋白定位于细胞核;SmERF108基因在周皮中表达最高,且呈现周皮(R1)>韧皮部(R2)>木质部(R3)的规律;酵母自激活验证SmERF108具有转录激活活性,同时酵母单杂交确认其能与关键酶基因SmCPS1启动子结合。结论 鉴定到丹参中一个新转录因子SmERF108,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差异表达分析预测与丹参酮合成相关,分子互作初步证实靶基因为SmCPS1二萜环化酶。  相似文献   
2.
丹参对持续癫痫幼鼠脑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伟  马华 《武警医学》2006,17(3):182-185,F0004
目的 探讨丹参对持续癫痫发作诱发幼鼠脑神经元损伤是否具有保护作用。方法 皮下及腹腔注射贝美格针诱发健康幼龄鼠癫痫持续状态发作。光镜下观察神经元病变情况;电镜观察海马神经元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 持续癫痴组幼鼠脑组织光镜下可见明显的神经元病变。电镜下可见海马区神经元的超微结构病变。丹参治疗组神经元病变均轻于持续癫痴组;而正常对照组未见类似病变。结论 丹参在组织、细胞和亚细胞水平对持续癫病幼鼠脑神经元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为临床有效防治小儿惊厥性脑损伤提供了可靠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3.
选用50只新西兰白兔,2只处死后取上唇组织作为病理对照,48只采用Millard’s法修复上唇裂隙,拆线后随机分为实验组、溶媒组和对照组3组,每组16只。实验组每天涂擦复方丹参膏2次,溶媒组每日涂擦溶媒膏二次,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分别在术后0d、7d、15d、21d、30d、60d、90d测量上唇瘢痕的体积变化,并在7d、30d、60d时每组分别处死2只,90d后全部处死,取上唇瘢痕组织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组织病理学变化。组织学观察显示丹参可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影响胶原蛋白合成,使胶原纤维重排和降解,从而减轻瘢痕增生。  相似文献   
4.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study the changes of deformabilityof erythrocytes and 2.3-DPG(2.3-diphosphoglycerate acid)in the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stenosis and the effects of some factors on them.It is showed that:de-formability of crythrocyte and 2.3-DPG were inversely proportional to the degreeof the lesions of coronary vessels(P<0.01);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ecrease of de-formability of erythrocytes after using contract agents(P<0.01);Salvia increaseddeformability and 2.3-DPG significantly(P<0.01).In conclusion,our data suggestthat the possible existence of microcirculation dysfunction in coronary artery dis-eases with parallelism to the impairement deformability of erythrocytcs and Salviabca good drug to action in deformability and 2.3 DPG in patients.  相似文献   
5.
目的 :建立兔左后肢无主干及分支动脉供血的缺血模型 ,并观察丹参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VEGF)对兔后肢缺血模型侧支循环建立的作用。方法 :通过手术方法在兔后肢大腿段建立一个无主干及分支动脉供血的严重缺血模型。动物随机分为 5组 :未治疗组、丹参组、VEGF组、丹参加VEGF组及生理盐水对照治疗组。在解剖及生理水平上观察各组动物缺血肢体缺血及侧支循环建立情况。结果 :术后第 1天未治疗组动物左 /右小腿血压比为 0 ;动脉造影显示左侧只有髂外动脉中段以上显影、以下主干及分支均未显影。对侧后肢主干及分支动脉显影良好 ,即左侧毛细血管密度( 4 9.8± 1 7.6)个 /mm2 ,右侧为 ( 385 .7± 36.7)个 /mm2 ,P<0 .0 0 1 ;毛细血管数 /肌束数比值 :左侧( 0 .2 1± 0 .0 7) ,右侧 ( 0 .98± 0 .0 5 ) ,P<0 .0 0 1。治疗结束时 ,丹参加 VEGF组动物小腿血压比最高( 0 .74± 0 .1 7) ,它显著高于对照组、丹参组和 VEGF组 ;毛细血管密度与毛细血管数 /肌束数比值亦以丹参加 VEGF组为最高 ;动脉造影显示 ,丹参加 VEGF组中缺血组织处具有治疗意义的粗大的侧支循环形成。结论 :丹参与 VEGF联合应用具有强大的促进缺血模型侧支循环建立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当归、丹参及川芎嗪对大鼠肺血管的扩张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大鼠分别吸入低O_2、高CO_2低O_2与高CO_2的混合气体3min,均引起肺动脉压不同程度升高。静脉注入当归或川芎嗪注射液后再吸入低O_2或低O_2与高CO_2混合气体,肺动脉压升高幅度降低;丹参注射液对低O_2性肺高压无影响,但可缓解吸入高CO_2气体所致的肺动脉压升高。提示当归或川芎嗪可能是防治慢性阻塞性肺疾患发生肺动脉高压的较好药物。  相似文献   
7.
家兔静脉注射丹参(2g/kg)后,左肾缺血60min再灌流30min,其皮质内过氧化脂质(LPO)含量比注药前自身右肾的含量下降26.68%。丹参组缺血—再灌流肾LPO含量下降的幅度也显著大于葡萄糖组、提示丹参可能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对防治肾缺血—再灌流损害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Since the 1990s, there has been a rise in the availability and recreational use of a herbal plant called Salvia divinorum. Numerous internet websites have advertised it for sale as a legal herbal alternative to illegal hallucinogens. Initial data surveying use has indicated many young adults are obtaining and using this herb for its psychoactive properties. Reported methods of ingestion for the plant include chewing, and smoking leaves or fortified extracts. Subjective effects of the plant include, affect changes, psychedelic-like changes in perception, and even loss of consciousness. Although the pharmacological properties and possible antidepressant effects have been studied in recent years, little information is known about potential negative impact resulting from recreational use, and scant information about Salvia divinorum currently exists in the psychological and substance abuse literature. While Salvia divinorum appears to be a substance with some therapeutic potential, it also poses some significant dangers as a substance of varying legal status with a potential for abuse.  相似文献   
9.
丹参改善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超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透射电镜观察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的病理生理变化探讨丹参的干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90只清洁级雄性SD大鼠,6只作为健康对照组,84只行左侧提睾肌主滋养动脉夹闭造模,在缺血2.5 h时,丹参组腹腔注射丹参(42只),对照组注射等剂量的生理盐水(42只),两组分别设缺血再灌注10、20、30、40、50、60、90 min观测点(每个观测点6只)。观测结束后,迅速切取提睾肌,放入电镜固定液。电镜下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健康对照组正常情况下,组成肌原纤维的粗、细2种肌丝沿其长轴排列,每条肌原纤维上均可见明暗相间的带,肌浆内见有较多糖原颗粒及少量内质网、线粒体等细胞器,肌浆网纵向分布于肌原纤维周围,线粒体膜及嵴清晰可见,基质着色深,无肿胀、空泡形成等改变,在肌丝之间分布有较多糖原颗粒;骨骼肌缺血再灌注后10、20、30、40、50、60、90 min的2组各观测点,其病理变化较相似,肌丝模糊、凌乱,部分溶解、消失,甚至完全消失,肌浆网不同程度扩张,线粒体变大变圆,基质变淡,嵴变短变少甚至消失,部分线粒体极度肿胀,呈空泡状。丹参组,其病理变化大体相似,肌纤维均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导致线粒体极度肿胀,肌纤维紊乱。丹参能有效地消除线粒体的水肿,恢复肌纤维,减轻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0.
丹参对梗阻性黄疸肾脏线粒体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氧自由基在梗阻性黄疸引发肾脏损害中的作用及丹参对肾脏线粒体的保护作用。方法将54只Wiste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A组),胆总管结扎组(B组),胆总管结扎+丹参治疗组(C组)。采用胆总管结扎法(CBDL)建立大鼠梗阻性黄疸模型,C组应用丹参注射液5ml/(kg·d)腹腔注射治疗21d。3组大鼠分别于术后第7天(d7)、14天(d14)、21天(d21)处死,检测血清胆红素(BIL)、肌酐(Cr)、尿素氮(BUN)以及肾脏线粒体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和线粒体膜胆固醇含量的变化,观察肾脏及线粒体病理组织学改变,并作比较。结果B组及C组大鼠肾脏线粒体膜胆固醇及MDA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但C组增高的程度低于B组(P<0.05),并且病理改变也较轻。结论氧自由基所引发的脂质过氧化作用是阻黄引起肾脏损害的重要原因之一,丹参可降低脂质过氧化作用对肾脏线粒体的损害作用,对梗阻性黄疸时的肾脏损害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