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6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比较分析原发性低钾性周期性麻痹与甲状腺毒症继发周期性麻痹的异同点、临床特征,以便提高诊治水平。方法选择低钾性周期性麻痹患者45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45例低钾性周期性麻痹患者中,原发性低钾性周期性麻痹28例(A组),甲状腺毒症继发周期性麻痹17例(B组);两组患者在性别、临床表现、诱因、肌酸激酶、补钾时的剂量与血钾水平均没有关系等方面具有共同点。两组患者的高代谢症状、血钾水平、反弹性高钾血症的出现等方面存在不同之处。结论低钾性周期性麻痹有其临床特点,预后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和及时补钾。补钾剂量不可以根据发病时血钾水平定量,以及甲状腺毒症继发周期性麻痹在补钾过程中容易出现反弹性高钾血症,所以要密切监测血钾水平,并积极根治甲状腺毒症。  相似文献   
2.
罗睿  李云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7):20-21
目的 探讨小儿肾小管酸中毒的临床诊治经验.方法 对确诊为肾小管酸中毒(RTA)的12例儿童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多饮多尿、营养不良、发育迟缓是小儿RTA常见的临床表现;12例(100%)患儿均出现低血钾及碱性尿,8例(66.7%)出现血氯增高,8例(66.7%)肾脏B超检查提示有肾钙质沉积.误诊率高达66.7%(8/12),其中误诊为低钾有33.3%(4/12),误诊为急性胃肠炎2例,尿崩症、上呼吸道感染各1例.结论 小儿肾小管酸中毒临床表现多样,易被误诊,电解质检查异常是早期发现本病的重要依据,对异常者应进一步检查与追踪观察.  相似文献   
3.
急性三甲基锡中毒5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分析急性三甲基锡中毒发病情况及临床特点,为修订国家《急性三甲基锡中毒诊断标准》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近年国内外文献报道具有详细临床资料的急性三甲基锡中毒病例52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三甲基锡中毒的潜伏期可因毒物侵入途径和剂量不同而有较大差异,与剂量呈负相关。发病早期主要症状为乏力伴近事记忆障碍,上述症状出现2~4d后可突然出现明显精神症状或复杂部分性癫痫发作。低血钾在早期已经发生,引起低钾血症的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尿锡检查无特异性诊断价值。脑电图检查阳性率较高,并与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有较密切关系。结论三甲基锡对人体具有高度毒性,职业中毒以亚急性多见;中毒以神经精神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突出表现为精神障碍或癫痫,且与病情的严重度相一致,其发生和程度可作为诊断分级的主要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分析深圳市青中年人群猝死与低钾血症的相关性,为此类人群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于2012年5月~2013年11月选取深圳市青中年人1126例为研究对象,将其中各类心血管疾病发生率、猝死率及低血钾率进行统计及分析,同时对不同血钾水平者的各类心血管疾病发生率进行比较,并调查分析不同钾摄入情况者的各类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及猝死率,同时以Logistic分析处理低血钾与心血管疾病及猝死的关系。结果1126例青中年人中共有20例死亡,死亡率为1.78%,共有109例发生各类心血管疾病,发生率为9.68%,且低血钾者的各类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及总发生率均高于血钾正常者,而重度者则高于轻度与中度者,中度则高于轻度者,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均<0.05);钾摄入较低者的各类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及猝死率均高于钾摄入一般及钾摄入较高者,而钾摄入一般者则高于钾摄入较高者,且经Logistic分析处理低血钾与心血管疾病及猝死有密切的关系,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深圳市青中年人群猝死与低钾血症有密切的关系,应重视对此类人群进行钾摄入。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止咳药水成瘾致低钾血症的原因、临床表现与防治。方法:研究对象为2008年6月至2009年5月,在我科住院治疗并出院后随访3个月无复饮止咳药水的患者33例。有明确的联邦止咳露或菲迪克止咳糖浆等服用史,尿液吗啡试验阳性。从一般资料、药物滥用情况和入院状况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全部成瘾者均由家人陪同入院,自愿接受戒瘾治疗。入院后严禁接触止咳药水类药物,经补钾治疗后血清钾恢复正常,症状消失,体力恢复,精神好转出院。结论:积极纠正低钾血症治疗的同时,依据患者个体化治疗和护理,能顺利达到戒瘾目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 报道1例临床诊断为巴特综合征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基因检测明确诊断,同时检测其父母及妹妹的相关基因,并文献复习。方法 分析2017年6月29日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收治1例并诊断为巴特综合征(经典型)病人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结果以及基因全外显子组测序分析结果,并对该病人家属进行基因分析验证。检索并查阅相关文献,对巴特综合征的临床及突变基因类型进行总结。结果 病人编码氯通道蛋白 CLC-Kb 的 CLCNKB 基因存在c.228A>C (外显子3)的纯合突变,结合该病人临床及基因检测结果明确诊断为巴特综合征(经典型)。家系分析显示其父亲母亲均存在该致病基因的杂合突变,病人的妹妹为该基因的野生型。结论 对于临床拟诊为巴特综合征的病人,应积极对病人及家庭成员进行基因筛查,以求明确诊断和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低钾型周期性麻痹(HOPP)患者血清肌酶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2006年1月—2011年6月本院收治的78例HOPP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观察其血清肌酶改变与血钾降低程度的关系。结果 78例HOPP患者肌酶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以肌酸激酶(CK)升高最显著,肌酸激酶和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升高的患者分别65例(83.3%)和51例(65.4%)。肌酶升高的时间稍迟于血钾的降低,恢复亦迟于血钾的恢复。结论血清肌酶各项指标普遍升高且呈一定规律性,是反映低钾患者病情的重要指标,是原发性低钾型周期性麻痹的临床特征的重要组成部份。  相似文献   
8.
警惕大量输血后引起的低钾血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短时间内大量输血对血清钾的影响.方法 从2004年1月~2005年12月,收集我院因各种原因需要大量输血的病例25例,分析其在输血前、输血中、输血后血清钾的变化.结果 25例患者在输血前、中、后血清钾分别为(4.2 5±0.7)mmol/L、(3.8 3±0.72)mmol/L、(3.86±0.99)mmol/L,24例未超出正常范围,且数值偏低,其中7例小于3.5 mmol/L.仅2例血清钾大于5.5 mmol/L.结论 短期内大量输血可引起低钾血症.  相似文献   
9.
吴丽梅  曾佩 《现代护理》2005,11(22):1904-1905
目的总结在重症监护病房(ICU)使用微量注射泵经中心静脉高浓度补钾纠正低钾血症的护理体会。方法85例低钾血症患者使用微量注射泵,以5~15ml/h(6.65~20mmol/h)的速度经中心静脉输注浓度为10%氯化钾原液,以纠正低钾血症,对补钾过程严密监测和护理。结果采用微量注射泵经中心静脉高浓度补钾,补钾前后血钾浓度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血钾浓度的改变与补钾速度呈线性关系,补钾2~8h血钾回升到正常为83例(占97.6%),补钾后出现高钾血症2例(占2.4%)。结论使用微量注射泵经中心静脉高浓度补钾纠正低钾血症的方法在ICU是有效、安全的,但需要严密的临床监测和护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