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3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3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1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95篇
预防医学   16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25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0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皮质发育障碍模型的建立及其致痫敏感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皮质发育障碍模型,探讨皮质发育障碍模型的敏感性。方法:在SD大鼠孕17d腹腔注入1,3-二氯乙烯-亚硝基脲(BCNU)制作皮质发育障碍模型;Nissl染色观察P60d仔鼠病理变化;选取P60d雄性仔鼠,腹腔注射氯化锂-毛果芸香碱,分别比较两组大鼠癫发生的潜伏期、持续状态时间和死亡率。结果:同龄仔鼠脑组织湿重实验组比对照组显著减轻(P<0.01);Nissl染色显示皮质变薄、皮质层次紊乱、海马区域异位细胞异常聚集;有皮质发育障碍的仔鼠注射氯化锂-毛果芸香碱后,癫发生的潜伏期显著缩短(P<0.01),癫持续状态时间延长(P<0.01),死亡率显著升高(P<0.05)。结论:BCNU致皮质发育障碍模型具有癫易感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大鼠局灶脑缺血损伤后锂盐治疗对海马CA1神经元形态学变化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缺血损伤后氯化锂治疗组(LI组),按处死时间不同,将各组再分为三个亚组:SH1d、SH2d、SH3d组;IR1dI、R2dI、R3d组;LI1d、LI2d、LI3d组。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局灶脑缺血模型,1.5 h后再灌注。LI组于脑缺血后1 h,氯化锂(3 mmol/kg)腹腔注射,每天一次至处死。SH组和IR组以生理盐水替代。HE染色比较各组缺血损伤后1、2、3 d海马CA1区神经元损伤程度。结果虽然LI组与IR组的CA1区存活锥体细胞数存在类似下降趋势,但LI2d组、LI3d组分别较IR2d组I、R3d组存活锥体细胞数明显增多(P<0.01)。结论大鼠局灶脑缺血后氯化锂的治疗能减轻海马神经元的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颞叶癫痫的发病机制。方法取健康雄性SD大鼠制成颞叶癫痫模型,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技术对匹罗卡品致痫后不同时间点CA1区的Sema3C mRNA、Np1 mRNA和蛋白表达进行分析。结果在匹罗卡品致痫后7d,实验组CA1区Sema3C、Np1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CA1区Sema3C、Np1的表达下凋可能参与了海马CA1区内的轴突出芽机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氯化锂 (LiCl)在体外对K5 6 2白血病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液体培养试验 ,四唑盐 (MTT)比色试验 ,集落培养试验为指标观察LiCl对K5 6 2细胞增殖的影响 ,采用DNA片段凝胶电泳及细胞形态学改变为指标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①不同浓度的LiCl(10~ 5 0mmol/L)对K5 6 2细胞具有抑制增殖的作用 ,这种增殖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关系。②在LiCl(30mmol/L)作用下 ,K5 6 2细胞形态学上可见凋亡细胞 ,且DNA琼脂糖凝胶电泳谱可见“梯形带”(DNAladder)。结论 :LiCl能抑制K5 6 2白血病细胞增殖和诱导其凋亡。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艾芬地尔干预对氯化锂(LiCl)-匹罗卡品(Pilo)致(癎)大鼠脑电图随时间变化的特征.方法:通过腹腔注射LiCl-Pilo建立癫(癎)动物模型.60只雄性Wistar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艾芬地尔干预组,分别在造模后第7、15、30、60天四个时间点观察各组大鼠行为、脑电图改变,每一个时间点5只大鼠.结果:对照组无NFDA1性发作,经过4-20天的潜伏期后,干预组及模型组的脑电图波幅及频率骤然减低,在慢性期干预组较模型组的波幅逐渐增高,频率逐渐增快,但仍未达发作当时的水平,且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组较模型组更早更快趋于正常化.结论:艾芬地尔在LiCl-Pilo致(癎)大鼠模型中具有抗惊厥作用,慢性期脑电图有特征性改变.  相似文献   
6.
氯化锂离心纯化质粒DNA方法的建立及其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建立了一种采用氯化锂离心纯化质粒DNA的方法。该法不需要特殊的仪器设备和昂贵的试剂材料,操作简便易行。用此法对pUC和pGEM等多种系统的质粒进行了提取纯化。结果表明:纯化的质粒DNA无RNA、蛋白质和染色质DNA污染,其得率与氯化铯超离心法相近;酶切效果良好;可直接用于哺乳动物细胞的基因转移并获得有效表达。  相似文献   
7.
氯化锂对小鼠生殖和胚泡细胞遗传毒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氯化锂的遗传毒性特征并对其毒作用机制做一切初步探讨。方法:以氯化锂为受试物,昆明种小鼠为受试对象,进行小鼠生殖细胞遗传毒性试验。结果:氯化锂经口灌胃染毒后,小鼠睾丸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增加,着床前胚泡细胞微核率增加,结论:一定剂量的氯化锂对小鼠生殖和胚泡细胞具有遗传性毒性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TGFBI和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LC3)在角膜营养不良患者中的表达,及氯化锂(LiCl)通过TGFBI对角膜基质成纤维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

方法: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角膜营养不良及正常角膜组织中TGFBI和LC3的表达。实验构建了TGFBI过表达载体并转染角膜基质成纤维细胞,分别以5、10、20、40mmol/L LiCl作用于突变型TGFBI转染的角膜基质成纤维细胞,检测不同时间(0、1、6、12h)后,TGFBI与LC3蛋白表达变化,并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

结果:TGFBI和LC3在角膜营养不良患者角膜组织中显著高表达。TGFBI过表达抑制角膜基质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P<0.05)。LiCl抑制突变型TGFBI转染的角膜基质成纤维细胞中TGFBI和LC3蛋白表达,并增强其细胞增殖活性(P<0.05)。

结论:LiCl可以促进角膜基质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和自噬,其作用机制与下调TGFBI和LC3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全蝎醇提物(Ethanol Extracts of Scorpion,EES)与丙戊酸(Valproic Acid,VPA)干预氯化锂一匹罗卡品(Lithium Chloride-Pilocarpine,Licl-Pilo)慢性点燃模型大鼠癫痫发作的疗效.方法 186只成年雄性大鼠除6只设为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均建立Licl-Pilo慢性点燃大鼠模型,遣模成功后分为模型组、VPA干预组、低 EES 剂量干预组(EESL干预组)、中EES剂量干预组(EESM干预组)和高EES剂量干预组(EESH干预组)各36只.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分别灌胃给予等容积的生理盐水,VPA干预组灌胃给予VPA溶液[浓度为120 ms/(kg·d)],EESL干预组、EESM干预组、EESH干预组灌胃给予EES溶液[浓度分别为290 ms/(kg·d)、580 nag/(kg·d)及1160 ms/(kg·d)],观察30天内致痫大鼠慢性癫痛自发性发作(spontaneous seizures,SRS)、发作级别、发作次数,并进行组问比较.结果 Licl-Pilo慢性点燃模型鼠的造模成功率为85.65%,各实验组SRS发生频率5~15次/周.治疗后,EESM干预组、EESH干预组和VPA干预组癫痫大鼠痫性发作级别及SRS发作次数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ESL干预组治疗效果不明显,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一定剂量的EES能显著降低癫痫大鼠的自发性发作,且与疗效呈明显的量效关系,即剂量越大疗效越好,该结果 为EES的抗癫痫作用提供了行为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人工诱导建立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获得性耐药的肺癌细胞系,氯化锂联合rhTRAIL作用细胞,以期了解氯化锂增敏TRAIL的现象及机制。方法:通过低剂量rhTRAIL诱导人肺大细胞癌细胞系H460,建立TRAIL耐药细胞株H460R并鉴定,应用MTT和流式细胞术分析氯化锂和rhTRAIL联合给药后亲本株与耐药株细胞增殖和凋亡差异,应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死亡受体表达。结果:rhTRAIL处理亲本株H460和耐药株H460R后细胞存活率存在显著差异(P<0.01),IC50分别为59.2ng/ml和294.8ng/ml。60ng/ml rhTRAIL处理耐药株及亲本株后平均细胞凋亡比例存在显著差异(10.5%vs 19.4%,P<0.01),耐药株表现出显著的TRAIL耐受现象。但联合20mmol/L氯化锂后,MTT及流式细胞术检测耐药株细胞增殖及凋亡发现H460R对rhTRAIL的敏感性显著增加。进一步研究发现死亡受体DR4和DR5的mRNA及蛋白水平升高,这可能是药物增敏的机制之一。结论:氯化锂能够增加获得性耐药细胞系H460R对TRAIL的敏感性,死亡受体表达增加是可能的增敏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