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2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2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9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15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107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55篇
中国医学   295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观察加味四逆散对慢性束缚应激大鼠海马部分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方法: 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加味四逆散组。采用OPA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检测海马氨基酸含量。 结果: 模型组海马谷氨酸(Glu)、天冬氨酸(Asp)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γ-氨基丁酸(GABA)和牛磺氨酸(Tau)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或P<0.05);加味四逆散组Glu、Asp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GABA和Tau含量变化不明显。 结论: 加味四逆散能调节慢性束缚应激反应海马部分氨基酸水平,防止兴奋性氨基酸的神经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加味薏苡附子败酱散联合常规换药在复杂性肛瘘术后患者中的疗效观察及对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的影响。方法:选择复杂性肛瘘患者106例作为对象,电脑抽取随机数法分为两组,各53例。两组均采用手术治疗,对照组术后常规换药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加味薏苡附子败酱散干预,术后14 d对患者效果进行评估,并完成6个月随访,比较两组术后肛门功能、VAS评分、术后创面愈合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术后14 d排便干燥(0.68±0.14)分、不自主气体(0.70±0.16)分、需要衬垫(0.69±0.15)分、生活方式(0.72±0.18)分及稀便评分(0.63±0.12)分均低于对照组[排便干燥(1.69±0.45)分、不自主气体(2.10±0.46)分、需要衬垫(1.84±0.42)分、生活方式(1.67±0.36)分及稀便评分(2.16±0.3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91、5.434、6.316、6.019、5.693,P0.001);观察组手术后14 d VAS评分(1.15±0.32)分、渗液(0.56±0.09)分及肉芽生长评分(1.72±0.16)分均低于对照组[VAS评分(3.24±0.41)分、渗液(1.69±0.11)分及肉芽生长评分(2.15±0.2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493、5.671、6.434,P0.001);两组术后尿潴留、切口感染及肛门失禁发生率、术后1、3个月复发率差异均无统计意义(χ~2=0.343、1.101、1.039、1.101、0.343,P=0.558、0.315、0.308、0.315、0.558);观察组术后6个月复发率低于对照组(χ~2=4.970,P=0.026)。结论:加味薏苡附子败酱散联合常规换药用于复杂性肛瘘术后患者能提高患者肛门功能,减轻疼痛,能促进创面愈合,可降低术后复发率,且未增加手术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加味桑白皮汤治疗重症肺系疾病(痰热壅肺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加味桑白皮汤在重症肺系疾病治疗中对临床症状及血气分析改善的作用。方法 对 36例重症肺系疾病患者除常规治疗外 ,加用加味桑白皮汤口服或鼻饲 ,浓煎 3汁 ,每日 3次 ,每次 15 0ml,2周为 1疗程。结果  36例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评定显效 11例 ,有效 18例 ,无效 7例 ,多证候积分比较气喘、发热、咳嗽、咯痰 (P <0 0 1) ,苔脉、神志、唇甲 (P <0 0 5 ) ,均有显著性差异 ,血气分析前后变化也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重症肺系疾病多症情危重 ,治疗棘手 ,中西医结合以加味桑白皮汤辅助治疗临床疗效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本课题旨在探讨加味温胆汤与开博通(卡托普利)联用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压Ⅰ、Ⅲ型胶原及AngⅡ的影响。方法:将48只10周龄雄性SHR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SHR对照组(SHR-K)、加味温胆汤高剂量和开博通联合用药组(ZX-H)、加味温胆汤中剂量和开博通联合用药组(ZX-M)、加味温胆汤低剂量和开博通联合用药组(ZX-L)、加味温胆汤中剂量组(Z)及开博通组(X),每组8只,治疗8周后,测量大鼠尾动脉收缩压,观察Ⅰ、Ⅲ型胶原及AngII的改变。结果:加味温胆汤和开博通联用药治疗后,各剂量组大鼠收缩压均有所下降。加味温胆汤和开博通联用药高、中剂量组大鼠下降最明显(P<0.01),且降压效果优于加味温胆汤中剂量及开通博;各治疗组均可显著降低SHR大鼠左心室心肌组织胶原Ⅰ、Ⅲ型蛋白的表达,温胆汤和开博通联合用药组作用显著,明显优于纯中药组和西药开博通组;局部心肌AngⅡ与自然病程对照组相比,各药物治疗组均可明显降低局部心肌AngⅡ浓度(P<0.05),其中加味温胆汤大剂量与开博通联合用药组效果最佳,与自然病程对照组相比,各药物治疗组均可明显降低血浆AngⅡ浓度(P<0.01~0.05)。其中加味温胆汤各剂量与开博通联合用药组作用相似,降低血AngⅡ最显著,均优于加味温胆汤与开博通单用组(P<0.01~0.05)。结论:味温胆汤和开博通联合用药具有降压、降低左心室心肌组织胶原Ⅰ、Ⅲ型蛋白的表达及降低血浆和心肌肉组织中AngⅡ的浓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加味四妙勇安汤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下肢动脉闭塞疗效。方法:将90例下肢动脉闭塞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给予加味四妙勇安汤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加味四妙勇安汤每日1剂,水煎服,连用3周;对照组给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其它情况处理,两组同样对待。前列地尔注射液2 m L+生理盐水10 m L缓慢静注,连续治疗两周为1个疗程,每20天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其他治疗两组相同。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临床疗效、血浆血脂及两组病人治疗前后症状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8%,高于对照组的88.9%,比较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经检验后得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4,P=0.026)。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而高密度脂蛋白较治疗前则有所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ABI值也较治疗前有所升高,但治疗组ABI升高值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两组患者症状体征积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加味四妙勇安汤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下肢动脉闭塞症临床疗效肯定,可能通过降低患者的血浆血脂而起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加味四物汤对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EG-IFNα-2a)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所产生的常见不良反应的干预作用。方法:PEG-IFNα-2a治疗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3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观察1,2,4,12,24周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及症状变化情况,同时观察治疗过程中两组长效干扰素减量和停止治疗的人数。结果:加味四物汤治疗组骨髓抑制、症状积分等观察指标优于对照组,长效干扰素减量患者少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四物汤能够减少PEG-IFNα-2a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所产生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加味丹参饮预处理对乳鼠缺氧/复氧心肌细胞的延迟保护作用及对蛋白激酶C(PKC)的影响。方法将培养72h的乳鼠心肌细胞随机分为6组,空白组正常培养;血清对照组加50%大鼠血清培养;含药血清组加50%含加味丹参饮的药物血清培养;缺氧/复氧组予缺氧再给氧。缺氧预处理组、加味丹参饮预处理组先给予缺氧预处理和加味丹参饮预处理,24h后再予缺氧再给氧。结果加味丹参饮预处理24h后可防止缺氧/复氧心肌细胞存活率的降低,防止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活性的升高(P<0.01),提高蛋白激酶C活性(P<0.01)。结论加味丹参饮预处理具有延迟保护作用,其机制与激发细胞内PKC信号转导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加味玉屏风浓煎剂4种活性成分HPLC检测方法,对加味玉屏风浓煎剂进行工艺优化。方法:采用正交试验L9(34)法,优化加水量、浸泡时间、煎煮时间;选用加味玉屏风浓煎剂浸出物含量及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升麻素苷、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和肉桂酸4种成分含量为指标对制作工艺进行考察。结果:加味玉屏风浓煎剂最佳工艺为浸泡60 min,煎煮210 min,加入10倍量水。结论:通过对加味玉屏风浓煎剂的工艺研究,得到了优化的制备工艺。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 观察加味参苓白术散对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CAPD)脾虚瘀浊证患者胃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66例CAPD脾虚瘀浊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3例,6例退出观察,实际完成60例。2组均予CAPD及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口服复方ɑ酮酸片,观察组加服加味参苓白术散,疗程12周。观察治疗前后反流性疾病问卷评分(Reflux diagnostic questionnaire,RDQ)的变化,检测血清胃泌素17(Gastrin-17,G-17)、胃蛋白酶原I(Pepsinogen I,PG I)、胃蛋白酶原Ⅱ(Pepsinogen Ⅱ,PGⅡ)、胃蛋白酶原Ⅰ/Ⅱ(PGⅠ/PGⅡ)、前白蛋白(Prealbumin,PA)、转铁蛋白(Transferrin,TRF)、血清白蛋白(Albumin,ALB)等指标变化;检测并计算腹膜透析尿素清除指数(Blood ureaclear index,Kt/V),评估透析充分性。结果 对照组中医临床有效率53.3%低于观察组80%(P<0.05);2组反流性疾病问卷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在治疗第9、12周末观察组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G-17、PG I、PGⅡ较治疗前及同期对照组降低(P<0.05),PA、TRF、ALB、Kt/V较治疗前及同期对照组升高(P<0.05),PGⅠ/PGⅡ变化不明显。对照组治疗后血清G-17、PG I、PGⅡ水平下降(P<0.05),PA、ALB水平升高(P<0.05),PGⅠ/PGⅡ、TRF、Kt/V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 加味参苓白术散可改善CAPD脾虚瘀浊证患者胃功能指标,提高患者营养水平。  相似文献   
10.
毕桂芝  段裕 《山东中医杂志》2021,(4):362-366,389
目的:探讨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2型糖尿病(T2DM)下肢血管病变(气阴两虚兼血瘀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6例气阴两虚兼血瘀型T2DM下肢血管病变患者,按照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两组均给予相同的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内服治疗,连续治疗8周后对两组疗效进行评估。治疗前后测定患者的血糖相关指标[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下肢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踝肱指数(ABI)、下肢动脉搏动指数(PI)、足背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及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治疗过程中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8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5)。两组治疗后血浆FBG、2 h PG、HbA1c浓度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下降更显著(P<0.001)。两组治疗后ABI、下肢动脉PI及足背动脉Vm值均较治疗前增加(P<0.05),且观察组上升更显著(P<0.01)。治疗后两组血清MDA含量均较治疗前减少(P<0.05),SOD水平升高(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血清MDA含量较对照组低(P<0.001),SOD水平较对照组高(P<0.001)。两组不良反应均少而轻微。结论: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气阴两虚兼血瘀型T2DM下肢血管病变能有效改善患者下肢动脉血流动力学,有助于延缓病情进展,其机制与减轻机体氧化应激、稳定血糖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