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71篇
  免费   144篇
  国内免费   112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60篇
妇产科学   94篇
基础医学   764篇
口腔科学   74篇
临床医学   416篇
内科学   686篇
皮肤病学   23篇
神经病学   253篇
特种医学   4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206篇
综合类   568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320篇
眼科学   73篇
药学   888篇
中国医学   189篇
肿瘤学   157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67篇
  2021年   103篇
  2020年   106篇
  2019年   96篇
  2018年   86篇
  2017年   115篇
  2016年   84篇
  2015年   99篇
  2014年   368篇
  2013年   493篇
  2012年   442篇
  2011年   545篇
  2010年   426篇
  2009年   360篇
  2008年   326篇
  2007年   202篇
  2006年   148篇
  2005年   124篇
  2004年   140篇
  2003年   115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6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14篇
  1978年   8篇
  1977年   10篇
  1976年   4篇
  1975年   3篇
  1974年   4篇
  1973年   7篇
  197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目的:探讨尿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细胞外基质(ECM)在各种慢性肾小球肾病患者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105例慢性肾小球患者进行临床和病理分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别检测各组的尿TGF-β1水平,同时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检测尿中的各种ECM,所有检测值均用尿肌酐(Cr)浓度进行校正。结果:在不同临床分组中,尿TGF-β1/Cr和LN/Cr、PCⅢ/Cr、Ⅳ-C/Cr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尿HA/Cr水平则在Ⅲ、Ⅳ组中出现下降。而在不同的病理分组中,肾小球轻微病变(GML)组尿中TGF-β1、ECM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其他各病理分组则出现不同的变化。相关性分析尿TGF-β1/Cr与LN/Cr、PCⅢ/Cr、Ⅳ-C/Cr正相关,与HA/Cr无相关性。结论:通过尿TGF-β1和ECM在慢性肾小球肾病患者中的联合检测,对评价慢性肾小球肾病的进展和预后判断提供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水平对高血压、糖尿病早期肾功能损害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2例高血压患者、28例糖尿病患者及44例肾病患者的血清标本,用酶法测定血清肌酐、尿素氮,用颗粒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Cys-C,放射免疫法测定β2-微球蛋白。结果血清Cys-C和β2-微球蛋白的异常检出率显著高于血清肌酐、尿素氮;高血压及糖尿病两组患者血清Cys-C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肾病组各项检测指标均显著高于高血压组、糖尿病组和正常对照组。结论对早期肾功能损害的诊断价值,血清Cys-C测定敏感性稍次于β2-微球蛋白,但其特异性优于血清β2-微球蛋白,综合比较,血清Cys-C可作为高血压及糖尿病早期肾功能损害的辅助诊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
人正、反义转化生长因子beta1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构建人转化生长因子beta 1(TGFβ1)正、反义基因真核表达载体。方法 :从人胎脑的cDNA文库中扩增出TGFβ1共 12 84bp长的DNA片段后 ,与T载体直接进行高效连接 ,并测序证实无突变。接着利用TGFβ1引物两端所设计的酶切位点将目的片段定向亚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 )。构建的正反义表达重组体 (pcDNA3.1 TGFβ1和pcDNA3.1 antiTGFβ1)经限制性内切酶消化证实其中有目的片段完整插入。结果 :本实验成功构建了人正、反义TGFβ1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结论 :人正、反义TGFβ1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为今后研究腹膜纤维化的防治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Aβ处理前后大鼠额叶皮质的基因表达谱差异,探讨β-淀粉样蛋白(Aβ)神经毒性的分子机制。方法:应用含有4200条大鼠基因的cDNA表达谱芯片对Aβ1-40诱导后的大鼠额叶皮质进行基因表达谱分析。结果:芯片杂交结果分析显示,Aβ1-40诱导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额叶皮质间的差异表达基因共46个,包括上调基因18个,下调基因28个。Go Miner软件对差别表达基因生物学功能的分类结果显示这些基因主要与细胞信号传导、细胞增殖与生长、免疫反应、细胞粘附、离子通道和能量代谢等功能有关。结论:Aβ通过多种途径和机制触发和诱导了神经元的变性,我们的结果为进一步阐明阿尔茨海默病的分子机理提供了一些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6.
对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的检测和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临床病人标本中产超广谱 β-内酰胺酶 (ESBLs)细菌的检出率及耐药情况 ,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 :用NCCLS规定的表型确证试验进行ESBLs的检测。结果 :ESBLs的总阳性率为 19.9% ,大肠埃希菌为 18. 1% ,肺炎克雷伯菌为 2 2 . 7%。产ESBLs菌对 8种抗生素的耐药率与不产ESBLs菌相比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对 3种抗生素 (亚胺培南、头孢哌酮 /舒巴坦、哌拉西林 /他唑巴坦 )的耐药率与不产ESBLs菌相比无显著差异。结论 :临床实验室应加强对ESBLs的检测 ,治疗产ESBLs菌引起的感染 ,应选用头霉素、碳青霉烯类及含酶抑制剂的复合抗生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免疫抑制剂环孢素A(CsA)对大鼠肾脏成纤维细胞增殖及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以及氟伐他汀的干预作用,探讨氟伐他汀对CsA肾毒性的保护作用。 方法 体外培养大鼠肾脏成纤维细胞,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测定CsA及氟伐他汀对细胞增殖的影响。RT-PCR方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及c-fos mRNA水平。Western印迹检测纤连蛋白(FN)的表达。 结果 CsA可明显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且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效应(P < 0.05)。氟伐他汀与CsA合用后,对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 < 0.01)。CsA刺激成纤维细胞TGF-β1、CTGF、c-fos及FN的产生(P < 0.05),氟伐他汀可下调这些改变(P < 0.05)。 结论 氟伐他汀可减轻CsA所致的大鼠肾脏成纤维细胞毒性  相似文献   
8.
盐酸氯胺酮-β-环糊精包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颜耀东  王虹 《中国药房》1998,9(6):255-256
采用正交设计法对饱和水溶液法制备盐酸氯胺酮-β-环糊精包合物的温度、时间及投料比进行选优,显微观察包合物形态,UV和X-射线衍射法测试包合物晶形变化,品尝包合物味觉效果,并测定其稳定性及溶出度。结果表明,按1:2主客克分子比,于25℃电动搅拌3h,制备包合物的包合率和收率较高,包合物已形成一种新物相,具有稳定性高,无苦味及缓释性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肢体远隔缺血期适应(per-conditioning,PerC)联合后适应(post-conditioning,PostC)对缺血性脑卒中后神经再生的作用,并明确PerC联合PostC对脂肪酸β-氧化(fatty acid β-oxidation,FAO)限速酶——肉毒碱棕榈酰转移酶(carnitine palmitoyl transferase 1A,CPT1A)的影响。方法 对成年雄性SD大鼠进行大脑中动脉闭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造模,MCAO模型后30 min进行肢体远隔缺血期适应治疗(PerC),再灌注24 h后重复进行肢体远隔缺血适应(PostC),1次/d,直到取材。再灌注14 d后对大鼠进行神经功能评分,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室管膜下区(subependymal ventricular zone, SVZ)神经再生情况,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检测CPT1A的表达。结果 与MCAO组及PerC/PostC组比较,PerC+PostC组大鼠,身体不对称运动行为评分降低,神经干细胞的数量以及向梗死区迁移的细胞数量增加。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神经干细胞的数量与神经功能呈负相关(r=-0.917 9, P<0.0001)。然而,迁移到基底节区的神经干细胞的凋亡数量在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机制研究显示,PerC+PostC组CPT1A的蛋白水平显著增加。结论 PerC联合PostC治疗能够通过增加神经干细胞的数量改善神经功能,神经干细胞的脂肪酸氧化可能是其促进神经干细胞迁移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Class I molecules of the 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bind peptides derived from cytosolic proteins and display them on the cell surface. This function alerts cytotoxic T cells to the presence of intracellular pathogens. Class I molecule assembly requires the association of the heavy chain with β2-microglobulin, accompanied by peptide loading via specific transporters. This study localizes where these assembly steps take place, using monoclonal antibodies recognizing class I molecules in different assembly states to analyze subcellular fractions of the early secretory pathway. The distribution of peptide-loaded class I molecules was more localized than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total pool of class I molecules in the early secretory pathway. Loaded molecules colocalized with the peptide transporter, free heavy chains, and the chaperone calnexin in high density rough endoplasmic reticulum (RER) membranes. These data suggest that subunit assembly and peptide acquisition occur at the same intracellular site. Class I molecules also localized to less dense subfractions of the early secretory pathway, which contained comparatively less peptide-loaded molecules than the high density RER fractions, at steady state. Following a 15 °C temperature block, class I molecules accumulated in these less dense membrane fractions, indicating that these fractions represent the intermediate compartment where empty class I molecules are trapped in mutant cells. In the presence of cycloheximide, a pool of class I molecules recycling to the RER was detected, suggesting empty molecules recycle to acquire peptid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