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1篇
  免费   129篇
  国内免费   53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46篇
内科学   14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442篇
预防医学   32篇
药学   264篇
  1篇
中国医学   1635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69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74篇
  2014年   111篇
  2013年   118篇
  2012年   134篇
  2011年   154篇
  2010年   110篇
  2009年   111篇
  2008年   117篇
  2007年   92篇
  2006年   91篇
  2005年   104篇
  2004年   111篇
  2003年   81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59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单纯性尿频,虽疾病简单,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患者身心带来极大困扰。目前临床治疗多从肾入手,或为肾阴不足,虚火于内,影响膀胱气化;或为肾阳不足,肾失封藏,膀胱失约。本文介绍吕文良主任医师使用黄芪建中汤,从调整肺、脾、肾三脏气化入手,治疗单纯性尿频,立法治疗与众不同,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参考,故介绍于此。  相似文献   
2.
痤疮可辨为阴、阳两证。阳疮者,缘患者劳汗被寒、玄府闭合,汗脂凝聚日久不得外排,蕴热搏结气血而生疮化腐,疮症为热为痛,此为易治;阴疮者,由阳疮转化而来,缘患者外感寒风、内伤生冷,且医者又重用寒凉、失于托透,以至气血冰凝,久不溃脓或溃脓难出,此为难治。根据难治性痤疮临床表现,其多类属于阴疮,以阳虚表郁、邪闭毛窍为致病之关键,其中表郁毛窍、邪闭肌腠为病之标,阳虚阴凝为病之本。治疗当以温阳透发、祛邪外达为法。以麻黄附子细辛汤温阳化阴滞、发阳透毒治其本,待阴邪发越,即用火针强开门户、消疮排脓治其标。标本兼治、针药结合的方法治疗难治性痤疮在临床中能够安全有效地消除痤疮、改善皮损、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3.
桂枝麻黄各半汤加减治疗慢性荨麻疹6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采用桂枝麻黄各半汤加减治疗慢性荨麻疹,取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李晓慧 《陕西中医》2009,30(6):761-761
麻黄麻黄科多年生草状小灌木草麻黄或木贼麻黄的茎枝。其味辛微苦,性温。其功效为解表发汗、平喘、利水。其实本品主要在于具有较强的宣通作用。既能宣通卫气、开泄腠理、祛外邪,又能宣通肺气、开启气门、平喘咳,更能宣通经气、通利关节,临床应用大大超出了解表药之范畴,广泛用于多种内伤杂病。笔者通过多年临床实践,就其宣通作用论述于下:  相似文献   
5.
麻黄附子细辛汤出自东汉·张仲景<伤寒论>第301条:"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这是一首疗效确切的经方,主治少阴感寒,阳气不足,具有助阳解表之功.笔者运用本方化裁治疗多例阳虚外感患者,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兹结合具体病例介绍点滴体会如下,以抛砖引玉,并求正于同道.  相似文献   
6.
在诱导出纯系昆明小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EAT)的基础上,以麻黄、雷公藤、黄蜀葵花制剂分组治疗,行血清TGAb、T、B淋巴细胞测定及甲状腺组织学检查,探讨其对EAT免疫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咽炎属中医的“喉痹”、“梅核气”范畴。主要临床表现为咽喉中似有物梗塞 ,吐之不出 ,吞之不下 ,咽喉痒等。笔者辨治咽炎有所体会 ,介绍如下。例 1 :吴某 ,男 ,2 2岁 ,2 0 0 2年 3月 1 2日初诊。 5天前因受凉后感咽干 ,灼热痛 ,伴发热 ,咽痒即咳 ,少痰 ,大便秘结。曾用环丙沙星、六神丸、解热止痛片等治疗 ,体温有所下降 ,但咽痛不解 ,吞咽时痛苦面容 ,咽部粘膜红肿明显 ,呈鲜红色 ,扁桃体 度肿大 ,未见分泌物 ,咽后壁淋巴滤泡突起连成一片 ,鲜红色 ,咽侧索红肿 ,双颌下淋巴结无肿大 ,舌质红 ,苔黄腻少津 ,脉洪数 ,体温 38℃ ,白细胞 1 0 …  相似文献   
8.
麻黄及其有效成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麻黄(Herba Ephedrae)是我国应用历史悠久的中药材,始载于汉代《神农本草经》,历代本草均收载,现仍为常用中药之一。其主要成分麻黄碱(ephedrine)和伪麻黄碱(pseudoephedrine)的研究也有百余年历史,现在二者作为拟肾上腺素药物,被广泛用于多种制剂中。以麻黄碱为主的制剂达300多种,伪麻黄碱为主的制剂200多种,而且新制剂还  相似文献   
9.
10.
浅谈少阴兼表证用方之异同郭炳新(河南中医学院,郑州450003)主题词少阴病/中医药疗法,表证/中医药疗法,麻黄细辛附子汤/治疗应用,麻黄附子甘草汤/治疗《伤寒论》301条曰:“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1],302条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