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73篇
  免费   383篇
  国内免费   108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9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896篇
内科学   1066篇
皮肤病学   25篇
神经病学   45篇
特种医学   271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394篇
综合类   2871篇
预防医学   739篇
药学   1244篇
  22篇
中国医学   1788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63篇
  2023年   269篇
  2022年   222篇
  2021年   274篇
  2020年   254篇
  2019年   289篇
  2018年   134篇
  2017年   249篇
  2016年   266篇
  2015年   334篇
  2014年   663篇
  2013年   682篇
  2012年   809篇
  2011年   982篇
  2010年   913篇
  2009年   772篇
  2008年   746篇
  2007年   583篇
  2006年   498篇
  2005年   430篇
  2004年   324篇
  2003年   242篇
  2002年   166篇
  2001年   126篇
  2000年   108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珣  徐旭英  牛晓暐 《北京中医药》2021,40(9):1018-1021
目的 观察房芝萱糖尿病足一号方联合穴位贴敷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8月一2019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收治的98例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9例.2组在基础治疗同时,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采取房芝萱糖尿病足一号方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分析比较2组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1.84%,高于对照组的77.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管踝肱指数与足背动脉血流均高于对照组,静息痛、间歇性跛行、下肢冰凉等临床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 hPG)以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血糖指标,皮疹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房芝萱糖尿病足一号方联合穴位贴敷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效果明显,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下肢动脉血流、局部循环灌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综合化护理方式开展于糖尿病足的应用价值。方法:探究对象选择于2018.06~2019.06期间我院收治的86例糖尿病足患者,抽签方式进行分组探究,43例开展综合化护理方式的患者归纳入实验组,而43例开展常规护理方式的患者归纳入对照组,对2种护理方式的开展效果进行比对和探究。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对,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得以提升显著,SAS评分和SDS评分得以降低显著,患者护理满意度得以提升显著,两组以上比对数据差异与统计学意义判定标准相符(P<0.05)。结论:综合化护理方式开展于糖尿病足患者护理中可获得满意的效果,应用价值较高,适合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在糖尿病足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92例2型糖尿病足患者静脉血标本作为试验组(糖尿病足组),另外取98例非糖尿病足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糖尿病组),101例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受检对象外周静脉血中HMGB1、MMP9和AGE的表达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糖尿病足组患者和糖尿病组患者血清中HMGB1、MMP9和AGE的表达量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糖尿病组患者相比,糖尿病足组患者HMGB1、MMP9和AGE表达量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足组患者血清中HMGB1的表达量与AGE(r~2=0.31)和MMP9(r~2=0.77)的表达量呈现正相关(P<0.05)。结论:糖尿病足患者外周血中HMGB1的表达量明显升高,其可能是糖尿病足发病机制中的重要参与者。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1例因2型糖尿病致足部重度感染合并下肢缺血患者的中西医诊疗过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脂质水胶敷料(URGO)联合自体富血小板凝胶(APG)治疗糖尿病足及慢性溃疡患者,观察其预后及费用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于该院住院的45例糖尿病足及慢性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URGO组(21例)及URGO联合APG组(24例),观察两组患者出院时(入院时起第2、4周)及门诊随访(入院时起第6、8周)的创面愈合及治疗费用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溃疡愈合总有效率均为100.00%;但在不同治疗观察时期,URGO联合APG治疗组溃疡愈合时间短于URGO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RGO联合APG治疗组治疗费用少于URGO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住院宣教、URGO联合APG治疗及门诊换药处理后糖尿病足及慢性溃疡患者取得了良好效果,能有效缩短糖尿病足及溃疡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减少治疗费用。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足治疗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一种常见并发症,是由于末梢神经病变导致,慢性进行性波及肢体大、中、微血管特殊病变,以及细菌感染等多种病因加之外伤、年龄等多种危险因素引起足部疼痛、皮肤深溃疡、肢体坏疽等病变,往往久治不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对糖尿病足的定义是: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末梢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的破坏。据统计80%的糖尿病足病人最终需要截肢,其截肢比率是非糖尿病人的15倍多。所以,研究新的治疗手段是临床医师的重要任务及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7.
黄红艳 《医学文选》2006,25(4):642-644
目的对DF患者的发病年龄、病程、血糖、C肽、糖化血红蛋白、血脂、纤维蛋白原分析,了解其临床变化。方法45例DF组的年龄、病程、血糖、C肽、糖化血红蛋白、血脂、纤维蛋白原检测值与NDF组比较。结果DF组与NDF组比较年龄大、病程长(P值〈0.01~0.05);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纤维蛋白原(Fbg)比NDF组高(P〈0.01~0.05),两组有显著差异;而C肽、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NDF组低(P〈0.01~0.05),两组有显著差异;总胆固醇(TCH)、甘油三脂(TO)两组无显著差异。结论糖尿病人积极控制血糖及延缓胰岛β细胞功能衰竭、调脂、降低血黏度治疗,可减少糖尿病足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足中医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王政琨  吕延伟 《中国康复》2006,21(6):415-416
WHO对糖尿病足(DF)的定义为:糖尿病(DM)合并神经病变及不同程度末梢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的破坏。DM患者中〉15%将在其生活的某一时间发生足溃疡或坏疽。近年来我国学者通过中医药治疗,明显减少DF的截肢率和死亡率。现将这方面的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足是导致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严重慢性并发症之一。据报道全球1.5亿糖尿病患者中15%以上将发生足溃疡或坏疽。因糖尿病足造成的截肢是非糖尿病患者的15倍,每年的截肢患者中的50%是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教育已经广泛展开,而糖尿病足的危害却尚未引起广大病人及部分医务人员的足够重视。因此,加强日常护理工作对糖尿病足的预防非常重要,具体措施如下。1、预防和控制糖尿病足前提是血糖达标。2、每日足部检查,注意足及足趾缝间是否有干裂、小伤口、水泡等;即使轻微异常,也要引起足够重视。3、每日足部清洗,注意水温不宜过高(37℃,可备水温…  相似文献   
10.
以中医益气活血解毒法为主 ,辅以西医扩血管、抗感染等治疗本病 ,较之单纯用西医方法治疗 ,效果显著。治疗组 3 0例 ,治愈率 4 3 3 % ,总有效率 90 %。对照组 2 3例 ,治愈率 3 9 1 % ,总有效率82 2 %。显示中医益气活血解毒法治疗糖尿病足以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