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21篇
  免费   130篇
  国内免费   127篇
耳鼻咽喉   23篇
儿科学   19篇
妇产科学   13篇
基础医学   160篇
口腔科学   54篇
临床医学   671篇
内科学   178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35篇
特种医学   370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853篇
综合类   1589篇
预防医学   245篇
眼科学   455篇
药学   533篇
  1篇
中国医学   200篇
肿瘤学   66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81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89篇
  2015年   95篇
  2014年   203篇
  2013年   207篇
  2012年   284篇
  2011年   304篇
  2010年   304篇
  2009年   294篇
  2008年   465篇
  2007年   303篇
  2006年   269篇
  2005年   329篇
  2004年   263篇
  2003年   297篇
  2002年   241篇
  2001年   200篇
  2000年   142篇
  1999年   113篇
  1998年   121篇
  1997年   104篇
  1996年   87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70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胸腰段骨折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后,椎弓根螺钉断裂的原因。方法 对2012年4月‐2013年4月应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治疗的胸腰段骨折268例进行分析。结果 经过0.5~2.0年的随访,出现螺钉断裂18例,其平均发生时间为术后17.7个月,11例在取出内固定物前复查X线片时发现。断钉率:后侧植骨组(5/59)与未植骨组(6/71)高于后外侧植骨(7/138)(P0.05);爆裂型骨折患者(7/73)显著高于压缩型骨折(8/144)和骨折脱位型患者(3/51)(P0.05);未使用横杆组(10/113)显著高于使用横杆组(8/155)(P0.05);术后内固定物超过1年取出组(11/98)显著高于0.5~1年间取出组(7/170)(P0.05)。结论 发现椎弓根螺钉断裂或松动的主要原因有:1植骨融合不当;2手术适应证及手术方式选择不当;3未正确使用横连杆;4内固定物取出过迟;5术后未佩戴支具或支具佩戴时间过短;6术者的操作不恰当。术中有效严格的植骨融合,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掌握其适应证,合理使用横连杆,适当时间取出内置物及术后常规佩戴支具,提高术者的操作技术等都可以有效防止椎弓根螺钉断裂的出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闭合跟腱断裂患者行微创小切口联合改良Ma-Griffith法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11月就诊于该院的70例急性闭合跟腱断裂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35例,研究组行微创小切口联合改良Ma-Griffith法治疗,对照组实施传统常规切口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各项指标差异、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切口长度与术中出血量与对照组相比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住院时间与手术用时与对照组相比略短,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优良率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急性闭合跟腱断裂行传统常规切口和改良Ma-Griffith法结合微创小切口治疗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后者创伤更小,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4.
外伤造成肩锁关节脱位是骨科常见病,而对于Ⅲ度肩锁关节脱位的治疗,认为外固定方法很难达到解剖复位,普遍主张手术治疗,其方法很多如克氏针,张力钢丝,可吸收缝线修复喙锁韧带等,我院采用喙突上移治疗12例三度肩锁关节脱位,效果良好,现报如下:  相似文献   
5.
我院2000—2004年共收治陈旧性尿道断裂疤痕切除尿道吻合4例,现将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影响泪小管断裂吻合术手术成功的因素。方法 对14倒泪小管断裂患者做筛前、眶下神经阻滞麻醉,找到泪小管鼻侧断端,用硬麻管圆头从鼻侧断端插入,通过泪囊及鼻泪管,进入鼻腔,另一端在泪点扩张器引导下,从额侧断端穿入,从下泪点穿出,将两侧断端靠拢缝合,硬麻管上端固定,2~3个月拔除支撑物。结果 12倒吻合成功,成功率88%。结论 按照正确的途径与方法寻找泪小管鼻侧断端,选择恰当的支撑物,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韦勇君  韦寿繁 《华夏医学》2002,15(3):366-367
肢体主要动脉完全断裂后出现典型肢体远端血供障碍征象 ,甚至引起肢端坏死 ,临床早期作出明确诊断多无困难。我科于 1 997年 2月收治 2例股动脉部分断裂伤患者 ,伤后时间分别为 32 d和 1 8d,门诊均以“大腿部脓肿”收住院 ,于入院后第 4、第 5天于手术中确诊并采用自体大隐静脉移植修复动脉缺损 ,术后患肢感觉、运动恢复良好 ,随访 4年下肢功能完全正常。现将造成延误诊断的原因及治疗方法分析如下。1 临床资科1 .1 一般资料例 1、男 ,2 6岁 ,农民 ,患者于 1 997年 1月 1 5日被自制砂枪于距离约 1米处击伤左大腿前部 ,致局部肿痛、出血并…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根据二尖瓣腱索断裂的病因及病理来确定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本文总结52例二尖瓣腱索断裂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全组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心功能不全。32例行二尖瓣置换术(MVR),20例行瓣膜修复或成形术。结果 术后48例存活,4例围手术期死亡(死亡率7.7%)。存活病例术后随访1—67个月,除其中1例风湿性病变患者二尖瓣,三尖瓣成形术,术后1年又出现二尖瓣中度关闭不全外,其余心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我们初步认为风湿性病变及心内膜炎患者多以MVR为宜,退行性病变及先心痛者应根据病理类型选择手术术式,多考虑二尖瓣成形术。  相似文献   
9.
上下泪小管同时断裂35例手术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上、下泪小管同时断裂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上、下泪小管同时断裂共35例,按手术方式分为两组。A组:27例同时行上、下泪小管吻合术;B组:8例仅行下泪小管吻合术。结果A组27例较少发生内眦角变形、睑外翻,上下泪点复位良好。结论为求上、下泪小管断裂术后能达到解剖复位及功能复位,同时行上、下泪小管断裂吻合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AF作为一种常用的脊柱后路内固定系统有它一定的优势,因此受到广大骨科医师的青睐.它具有三维固定、操作简单、调节方便、植入手术大为简化等诸多优点,但若使用不当或术后管理失误等原因,可导致断钉的发生.本文就12例脊住胸腰段骨折AF内固定术后发生断钉的病例进行分析,探讨螺钉断裂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