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4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阴阳概念的产生追本溯源是导源于《易经》,是易经用观物取象的方法将“阴阳”这个代指性符号上升演变为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哲学范畴,而成为中医阴阳学说的渊源;《易经》卦象变化的万物交感原理认为宇宙间万事万物的变化和发展都是阴阳二气相互作用的结果,首先确立了阴阳双方既是相互对立的又是相互统一的唯物辩证关系;《易经》卦象变化的“物极必反”规律揭示了阴阳双方是不断消长变化的,在一定的程度上各自向相反的方向转化;《易经》卦象变化的“中和平衡”原理认为宇宙间一切事物都是阴阳双方保持着动态平衡的结果。《易经》卦象这些基本原理为中医阴阳学说的构建起到了框架作用,对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医学有着数千年的历史,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全人类的财富。在中医的理论体系中,"天人合一"和"辨证论治"是其基础。而说到"天人合一",我国古代的医学家和养生学家将良好的生活方式和规律作息结合,形成了"十二时辰养生法",清代医家也称其为"十二时辰无病法"。十二时辰  相似文献   
3.
新的《中基》六片教材于阴阳学说中,增补了阴阳交感这一点。细审阴阳交感的内涵,本文认为其丰富意象与先天八卦排布交错组成的“泰”、“咸”、“既济”、“恒”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情绪异常是促进子宫内膜异位症(EM)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因郁致瘀是EM的基本病机,同时EM患者又常伴有愤怒、思虑、忧愁、悲伤、恐惧等复杂情绪.《易经》蕴含着丰富的人生智慧,以其"一阴一阳之谓道"为指导,基于卦象理论构建EM患者的认知重评要点,包括从坤卦"地道柔刚"化解"愤怒"、从困卦"困而不失其所"调节EM"思""忧...  相似文献   
5.
失眠,中医称之为"不寐",亦有称其为"不眠"、"目不暝"、"不得眠"、"不得卧"等。其病机较多,众说纷纭,对失眠的辨证尚未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以致医生学者为之踌躇困惑。本文主要试从坎、离、既济、未济、乾、坤、否、泰等卦象入手,从易理的角度对失眠的机理进行一个理论层面的勾勒,从八卦的由来,谈到了失眠的机理,总结归纳,最后着眼于心、肾、脾、胃四脏及经络不通四个方面的因素对失眠造成的影响,进而从病机引导出治疗的法则,希望以此能给失眠一证的辨治提供一个较为明晰的思路,以期进一步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6.
丁彤晶  程培育  王笑民 《天津中医药》2021,38(12):1557-1561
文章从《周易》卦象入手,探索人体之于此两卦之间的联系。结合文献,对火水未济的基本概念、病因病机、临床表现、中医辨治进行整理与探究分析,最终从不同病证出发,阐释火水未济病机与疾病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从中得到临证启示,以期为今后中医理论的传承与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8.
[目的]结合相关的文献研究,探讨“两阴交尽谓之厥阴”一语的真正含义。[方法]查阅分析古今相关文献,考究古今医家对“两阴交尽谓之厥阴”一语的主要理解及相应的不足,对厥阴的含义进行深入解析,并从一气周流理论、六经病欲解时及经络角度详细分析“两阴交尽谓之厥阴”的真正含义及临床意义。[结果]“两阴交尽谓之厥阴”一语,源自于《素问·至真要大论篇》,但是对于何出此言,则历代医者鲜有论之,或论而不详。从一气周流理论、六经病欲解时、经络等角度分析,所谓“两阴交尽谓之厥阴”,一是因为气之运行顺序为太阴-少阴-厥阴,厥阴居末,故为两阴交尽;二是因为厥阴重丑时,而丑时为太阴之末时,少阴之中位时,厥阴之初时,此三阴交织之时,阴尽则阳生,故丑时有阴尽阳生之象;三是厥阴俞与风门在督脉上无对应穴位,故可知厥阴为阴竭之象。[结论]所谓“两阴交尽谓之厥阴”,实则是阳气周流至里,阴竭阳生之象,同时表明了气由太阴至少阴再至厥阴的周流顺序,而且也说明了厥阴丑时为阴尽阳生之象。该理论对临床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国历来就有"医易同源"的说法,易理对历代医家的理论和临床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卦象作为易学的重要内容,对中医学也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比如用卦象解释中医运气学说、生理病理、脏腑、病因病机、治法治则,用卦象来解释方剂的组方用药法则,用卦象指导针灸取穴等,通过研究卦象,对中医学上存在的一些悬而未决的理论问题可以得到合理的解释,不论是从文化现象还是从临床实践的角度,都有必要了解这些理论.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