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36篇
  免费   1080篇
  国内免费   151篇
耳鼻咽喉   142篇
儿科学   156篇
妇产科学   87篇
基础医学   363篇
口腔科学   156篇
临床医学   2359篇
内科学   1437篇
皮肤病学   211篇
神经病学   170篇
特种医学   410篇
外国民族医学   30篇
外科学   1020篇
综合类   5156篇
预防医学   3468篇
眼科学   173篇
药学   2146篇
  89篇
中国医学   2136篇
肿瘤学   358篇
  2024年   264篇
  2023年   941篇
  2022年   857篇
  2021年   985篇
  2020年   1059篇
  2019年   644篇
  2018年   357篇
  2017年   417篇
  2016年   472篇
  2015年   587篇
  2014年   1321篇
  2013年   1097篇
  2012年   1449篇
  2011年   1585篇
  2010年   1251篇
  2009年   1232篇
  2008年   1126篇
  2007年   1109篇
  2006年   1036篇
  2005年   869篇
  2004年   389篇
  2003年   267篇
  2002年   204篇
  2001年   156篇
  2000年   101篇
  1999年   84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56 毫秒
1.
社会力量具备相应的经济基础和技术条件,对于公立互联网医院体系建设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实践中仍然存在商业模式不完善、监管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基于经济学契约理论要义,提出在坚持激励与约束机制并举、平衡公私益关系的前提下,通过完善医保政策、构建互联网医疗服务价格分类管理机制来促进社会力量向医疗服务公益性目标回归,并通过构建完善的监督体制来约束部分社会力量的盲目逐利性行为。  相似文献   
2.
3.
目的:了解流动人口基层首诊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推进流动人口分级诊疗提供实证参考依据。方法:基于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中82734名最近1次患病(负伤)流动人口数据,利用SPSS 25.0统计软件分析其基层首诊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82734名最近1次患病(负伤)流动人口中首选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15936人,基层首诊率仅为19.3%;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5岁、农业户口、流动时间0~5年、患慢性病、至少参加1项医疗保险,居住地到最近医疗服务机构所需时间≤15 min的流动人口患病后更愿意选择到基层首诊。学历大专及以上、家庭月均收入>10000元、市跨县、东北地区、不愿意落户、自评健康状况为不健康的流动人口患病后更不愿意选择到基层首诊。结论:流动人口患病(负伤)后选择到基层首诊率较低,年龄、受教育程度、户口类型、家庭月均总收入、流动时间、流动范围、流入地区域、落户意愿、自评健康状况、是否患慢性病、有无参加医疗保险、居住地到最近医疗服务机构所需时间是影响流动人口患病(负伤)后选择到基层首诊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消化内科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方式。方法:根据2012到2014年我院的131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来进行探讨分析,将患者分组为两组,一组使用复方谷氨酰胺治疗,共有64例,一组使用益生菌双歧杆菌活菌胶囊治疗,共67例,两组患者每天用药4次,每次两粒,持续治疗两周,然后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来进行对比分析,复查便检结果。结果:复方谷氨酰胺患者组的显效率为47.51%,有效率为37.16%,无效为15.33%;与双歧杆菌患者组的显效率为54.74%,有效率为39.42%,无效则为5.84%,两组显效率和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但双歧杆菌患者组的显效率和有效率更高。结论:临床中为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使用双歧杆菌治疗具有比较可靠的效果,临床中患者得到的治疗效果突出,对比复发谷氨酰胺的有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模拟诊疗在留学生心血管内科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35名留学生随机编号,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18名学生分成3组(每组6名)进行模拟诊疗教学,对照组17名学生进行常规实习。通过填写评价单和相关的临床能力测试对两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选用SPSS 19.0软件进行t检验。结果 参与模拟诊疗教学的留学生均希望在各科实习中多采用此方法。在临床能力测试方面,试验组学生在病史采集[(22.16±2.17)vs.(20.33±2.03)]、体格检查[(23.05±1.79)vs.(19.78±2.05)]及回答问题[(23.50±1.47)vs.(19.56±1.92)]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病历书写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用高仿真的模拟诊疗教学手段,弥补了留学生在实习期间不能充分接触患者的缺陷,有助于提高其临床操作技能、增强医患沟通能力等医学职业素养。  相似文献   
7.
智慧城市的核心是社会治理能力的提升,同理,智慧医疗的核心是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管理能力的提升。医疗卫生信息化已成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强大的推动力和技术支撑。但是,信息化也仅仅是工具和载体,如果没有卫生健康管理部门和医疗卫生机构管理层的理念创新和推动,信息化技术再先进,也起不到多大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8.
近10年来,甲状腺外科快速发展。随着甲状腺外科相关指南、专家共识的不断修订与完善,在专业团体的引导下,中国甲状腺外科在术前诊断、手术方式、治疗方法创新等方面实现了可喜发展,病人5年生存率明显提高。甲状腺疾病诊治技术快速革新、外科术式的发展与统一、多学科诊疗模式发展与应用、术后规范化管理助力疗效提高、重视特殊情况下的甲状腺癌及髓样癌诊治以及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与完善等综合发展提升了甲状腺癌诊疗的安全性、精准性,有效的改善了病人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为建设健康中国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9.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是由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中国康复医学会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专业性学术期刊。国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ISSN 1673-7555,国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CN 11-5547/R。以广大临床医务工作者为读者对象,报道医疗领域内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帮助广大临床医师提高学术水平,解决在临床中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科技技术进一步提升,国民生活水平也在不断地进步,对于医院离退休干部管理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医院的工作来说,处理好医院的退离休老干部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所以医院工作管理人员需要提高对于离退休老干部管理工作的重视。而在传统意义下医院离退休干部的管理服务,存在着较多的问题,而当前在互联网的形势下却能够实现更加具有科学化、合理化的服务。通过创新服务理念,对于管理方式进行改革,可以有效地改善当前对于医院离退休干部的管理服务水平,青年团员可以自行组成相应的志愿者,加强对于退休老人的关心,了解老干部在生活以及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并且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本文通过以阐述我国当前离退休干部管理工作的现状作为切入点,进行分析探究,进一步提出互联网模式下提高我国医院离退休干部管理的对应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