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041篇
  免费   1007篇
  国内免费   225篇
耳鼻咽喉   50篇
儿科学   37篇
妇产科学   206篇
基础医学   660篇
口腔科学   102篇
临床医学   2595篇
内科学   704篇
皮肤病学   113篇
神经病学   113篇
特种医学   458篇
外国民族医学   6篇
外科学   920篇
综合类   7130篇
预防医学   7122篇
眼科学   82篇
药学   3228篇
  84篇
中国医学   4494篇
肿瘤学   169篇
  2024年   308篇
  2023年   1014篇
  2022年   627篇
  2021年   708篇
  2020年   809篇
  2019年   578篇
  2018年   261篇
  2017年   387篇
  2016年   409篇
  2015年   485篇
  2014年   1458篇
  2013年   948篇
  2012年   1306篇
  2011年   1403篇
  2010年   1631篇
  2009年   2047篇
  2008年   1936篇
  2007年   1986篇
  2006年   1977篇
  2005年   2103篇
  2004年   1273篇
  2003年   1450篇
  2002年   1063篇
  2001年   703篇
  2000年   388篇
  1999年   214篇
  1998年   152篇
  1997年   144篇
  1996年   88篇
  1995年   86篇
  1994年   83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42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社会力量具备相应的经济基础和技术条件,对于公立互联网医院体系建设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实践中仍然存在商业模式不完善、监管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基于经济学契约理论要义,提出在坚持激励与约束机制并举、平衡公私益关系的前提下,通过完善医保政策、构建互联网医疗服务价格分类管理机制来促进社会力量向医疗服务公益性目标回归,并通过构建完善的监督体制来约束部分社会力量的盲目逐利性行为。  相似文献   
2.
3.
4.
目的 探索建立一种以助理全科医师为主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患者家庭对冠心病出院患者进行连续性管理,适合现阶段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条件的冠心病二级预防新模式。 方法 将2016年6月—2017年6月在北京市延庆区医院确诊的10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实验组纳入“社区与家庭一体化管理”模式进行冠心病二级预防管理并随访12个月,回顾前1年(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北京市延庆区医院确诊的100例冠心病患者二级预防效果为对照组,就2组患者对冠心病知识知晓率(问卷调查)、循证药物治疗的依从性(家属对患者服药种类及次数进行记录)、冠心病危险因素(每3个月测量1次血压、血糖、血脂、体重及戒烟率)的控制及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进行对比研究。 结果 经“社区与家庭一体化管理”模式进行冠心病二级预防的患者,对冠心病知识掌握率为74%(对照组为38%)、服药依从性为88%(对照组为46%)均明显提高(均P<0.05);吸烟、控制体重等不良生活方式改善不明显(P>0.05),低密度脂蛋白、血压、血糖等指标较入院时显著改善(均P<0.05),2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社区与家庭一体化管理”冠心病二级预防模式保障了对出院患者的连续性管理,明显提升冠心病患者对所患疾病的认识,有效控制冠心病危险因素,提高循症药物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创新组方"沙参麦冬汤加减"联合穴位敷贴防治气阴两伤型放射性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0例放射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创新组方"沙参麦冬汤加减"联合穴位敷贴,14天为1个疗程。对比两组治疗的临床效果,治疗前后评价中医证候积分,观察肺功能变化情况,监测治疗前后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水平,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1.11%、73.33%,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组内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咳嗽、口干、胸膈满闷、咯痰等主要症状的中医证候评分明显降低(P0.05),第1秒用力肺活量、最大肺活量、1秒率及呼气峰流速值水平明显升高(P0.05),血清中TNF-α、TGF-β、IL-1水平明显降低(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以观察组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肺功能各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血清因子各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8.8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2.22%(χ~2=11.027,P0.05)。结论创新组方"沙参麦冬汤加减"联合穴位敷贴防治气阴两伤证放射性肺炎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利于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降低血清炎症因子表达,且用药安全性高,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正>全民科学素质教育是推进社会文明进步的一种重要手段,卫生系统作为为群众健康服务的一个窗口,更应不断提升其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河南省卫生计生委党组高度重视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始终把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及科学方法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把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纳入我省卫生发展"十二五"规划[1]。以《科学普法》和《全民素质科学纲要》为指导纲领,研究制定"十二五"卫生系统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实施方案、年度工作计划表,并将此项  相似文献   
7.
主编寄语     
2020年是践行习近平主席在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理论、全面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历史交汇期。我们将在党的领导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努力建成小康社会,争取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科技技术进一步提升,国民生活水平也在不断地进步,对于医院离退休干部管理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医院的工作来说,处理好医院的退离休老干部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所以医院工作管理人员需要提高对于离退休老干部管理工作的重视。而在传统意义下医院离退休干部的管理服务,存在着较多的问题,而当前在互联网的形势下却能够实现更加具有科学化、合理化的服务。通过创新服务理念,对于管理方式进行改革,可以有效地改善当前对于医院离退休干部的管理服务水平,青年团员可以自行组成相应的志愿者,加强对于退休老人的关心,了解老干部在生活以及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并且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本文通过以阐述我国当前离退休干部管理工作的现状作为切入点,进行分析探究,进一步提出互联网模式下提高我国医院离退休干部管理的对应措施。  相似文献   
9.
2019年10月28日—3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代表中央政治局作工作报告,审议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我国国家治理一切工作和活动都依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开,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作为新时代的海关,如何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中发挥积极作用,已成为新时代的课题。随着海关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深化改革,创新的监管制度和服务能力,必然与陈旧的监管方式和服务模式产生激烈的冲突,甚至有不适应发展需求的现象发生。新海关背景下,在"两段准入"改革后,如何做好服务发展和国门安全两件大事已成为我们新时代海关人的初心和使命。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互联网+"延续性护理应用于居家患者静脉置管中的成效。方法: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在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接待了行静脉留置治疗的居家患者66例,以数字表作为工具,对满足纳入条件的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护理,研究组患者实施基于"互联网+"的延续性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居家期间静脉留置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比较两组患者居家期间静脉留置管的留置天数;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居家期间静脉留置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居家期间静脉留置平均时间长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基于"互联网+"延续性护理方案应用于静脉留置居家患者,能降低静脉留置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且能延长静脉留置事件,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