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83篇
  免费   296篇
  国内免费   278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74篇
口腔科学   75篇
临床医学   617篇
内科学   50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67篇
特种医学   328篇
外科学   1406篇
综合类   1053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119篇
眼科学   109篇
药学   252篇
  1篇
中国医学   669篇
肿瘤学   2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84篇
  2020年   117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80篇
  2017年   109篇
  2016年   124篇
  2015年   137篇
  2014年   327篇
  2013年   358篇
  2012年   357篇
  2011年   395篇
  2010年   317篇
  2009年   287篇
  2008年   269篇
  2007年   308篇
  2006年   235篇
  2005年   217篇
  2004年   188篇
  2003年   197篇
  2002年   149篇
  2001年   124篇
  2000年   115篇
  1999年   102篇
  1998年   73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下腰痛患者腰椎终板Modic退变、椎间盘退变及CT引导下腰椎间盘造影疼痛激发试验的相关性.方法对45例下腰痛患者常规行腰椎X线和MR检查,分别按Modic终板退变标准(0~3级)与Pearce椎间盘退变标准(Ⅰ~Ⅴ级)对终板和椎间盘进行评估.在CT引导下对45例患者中的40例(120个椎间盘)进行造影和疼痛激发试验,并按Dallas椎间盘造影分级系统(DDD)测评椎间盘退变程度.采用SPSS 11.5统计学软件分析腰椎终板Modic退变、椎间盘退变与腰椎间盘造影疼痛激发试验之间的相关性.结果40例下腰痛患者的腰椎终板Modic分级与椎间盘退变Pearce分级存在较强的相关性(Pearson x^2=43.326,P=0.000),与椎间盘造影疼痛激发试验有显著相关性(Pearson x^2=27.858,P=0.000);椎间盘退变Pearce分级与CT椎间盘造影椎间盘退变Dallas分级也呈较强的相关性.结论腰椎终板Modic退变分级与椎间盘退变Pearce分级密切相关,而与椎间盘疼痛激发试验有显著相关性,提示终板Modic退变可能是下腰痛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IL-1、NO及组织胺在腰椎间盘突出中的作用及广龙昊膏药的治疗效果,将60只大鼠造模并随机分为正常组(A组)、造模组(B组)、广龙昊膏药组(C组)和奇正止痛膏组(D组),观察其神经根周围局部组织中IL-1、NO及组织胺的含量。结果显示,B组中的IL-1、NO及组织胺较A组显著升高(P〈0.01)。C组、D组较B组明显下降(P〈0.01)。表明大鼠腰椎间盘突出模型中细胞因子IL-1、NO及组织胺明显增加可能是腰椎间盘突出中的潜在始动或促进因素,而C组能显著降低神经根局部中IL-1、NO及组织胺的含量,说明广龙昊膏药作用部分是通过抑制炎性细胞因子的活性实现的。  相似文献   
3.
在28例成人标本上经骼骨钻孔和非髂骨钻孔法做经皮穿刺L_5S_1椎间盘后1/3,分层解剖观测,探针依次经过皮肤,肌肉,纤维环至髓核;并观察针与临近最下腰动脉脊支。股神经,闭孔神经和腰骶干的解剖关系。实验表明:遵循操作规则,使用锥形扩张器,用上述两种方法穿刺L_5S_1椎间盘后1/3都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儿童颈椎间盘钙化症的影像表现及诊断价值,并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分析16例儿童颈椎钙化性椎间盘病的影像表现。结果 16例患均行颈椎平片检查,5例行CT扫描并作了三维重建,8例行MRI检查。16例平片均显示了椎间盘钙化灶,均为单发,CT平扫加三维重建显示4例钙化呈卵圆形,1例钙化为不规则形。MRI检查不仅显示了椎间盘内改变还清晰显示了病变相邻椎体边缘信号改变,在T1、T2加权像上呈低信号。结论 平片检查可以显示椎间盘钙化;CT平扫加三维重建能清晰显示了钙化灶的大小、形态;MRI检查在显示受累椎体及周围组织的改变方面明显优于CT和平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原位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次手术的原因、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我院自2000年6月~2005年11月共收治17例原位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采取椎板扩大开窗、椎间颗粒植骨融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术后随访1~5年(平均19.7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椎间植骨融合率为94.1%;按Macnab疗效评定标准,优良率为88.2%。结论原位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原因是髓核组织摘除不彻底,神经根粘连,并伴随不同程度的椎管狭窄和腰椎不稳。明确诊断、严格掌握手术指征、认真细致地进行手术操作,可减少或避免手术并发症,取得优良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同时应用融合及非融合技术治疗腰椎间盘损伤的远期疗效,对照该术式与非手术治疗的远期疗效。方法对4例由于急性外伤引起的L4/L5及L5/S1椎间盘损伤患者进行影像学评价。根据生物力学稳定性对病变节段分别采用融合和非融合技术。手术全部经前路腹膜外切口。L5/S1采用椎间融合(自体髂骨 cage植入),L4/L5采用人工椎间盘植入。术后随访4年,摄术后X线正侧位、动力位片,术后2年MRI检查,SF36问卷调查。同期8例患者采用非手术治疗作为对照。结果术后6、12、24、36及48个月X线片显示,融合节段正侧位椎体间无移位,全部患者均有明显的骨性融合。非融合节段人工椎间盘假体位置良好,术后2年MRI显示有正常活动。同期8例非手术治疗患者5例缓解,3例因症状加重实施手术。结论前路融合技术可以有效稳定椎节,缓解腰椎不稳所致的疼痛。人工腰椎间盘植入可以有效地维持放射学稳定性,但不能完全替代正常椎间盘的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检测腰椎间盘髓核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进一步阐明椎间盘退变的机制。方法 利用RT-PCR和Western-Blot技术,对20例正常腰椎间盘髓核、45例退变腰椎间盘髓核的MMP-9进行了检测。结果 正常腰椎间盘组髓核内有一定量的MMP-9表达,退变腰椎间盘组髓核MMP-9mRNA、蛋白质表达水平升高,分别是正常组的1.86和1.65倍,存在差异(P〈0.05)。结论 MMP-9与腰椎间盘髓核退变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低、中、高浓度臭氧注入猪正常椎间盘后不同时间段髓核组织的变化,探索既高效又安全的臭氧浓度,为临床注射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小型猪10只,于透视下用21G Chiba针刺入猪腰椎间盘中心部,经穿刺针注入臭氧3 ml,重复3次,在椎间孔处注入5 ml于椎旁组织内。其中L5~6,L4~5,L3~4和L2~3分别注入臭氧浓度为90μg/ml,60μg/ml,30μg/ml及无菌空气,L6~S1不进行任何干预,为空白对照。分别在注射后1天、1周、1个月、2个月和3个月后处死动物各2只,在相同时间点进行CT及MR检查。处死后取出椎间盘及椎旁肌肉标本,作大体和光镜下观察,对髓核氧化及退变程度进行量化评分。结果术后3个月内髓核氧化及退变程度评分随时间推移逐渐增高,臭氧浓度越高,增高趋势越明显。术后MRI随访1个月时高浓度组髓核信号T2加权开始减低,其他组不明显。术后2个月注射组所有椎间盘信号均减低,臭氧浓度越高,信号减低越明显。光镜下1天出现髄核细胞的肿胀变性,1周髄核细胞出现与注射浓度正相关的体积缩小和基质含量减少,此后胶原纤维增生,逐渐取代髄核组织,在3个月时,高浓度组髄核干涸的程度,继发纤维化均较中、低浓度组高,并且出现相邻椎体骨性融合。中、高浓度椎旁肌肉注射1周时出现肌纤维肿胀变性及间质黏液变性。结论臭氧浓度越高,髄核的干涸效果越明显,椎间盘退行性变也越明显。高浓度臭氧盘内注射,3个月后椎间盘退变严重,不宜进行临床应用,椎旁肌肉内不宜注射中、高浓度臭氧。  相似文献   
9.
CT导向下医疗用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CT导向下医用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3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前均经CT或MRI检查证实。在CT导向下行臭氧消融治疗。盘内注入浓度为60μg/ml臭氧10-20 ml,退针出纤维环至椎间孔附近,注入浓度为40μg/ml臭氧5 ml。结果随访时间1-6个月,显效7例,有效18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0.3%,未发生任何明显并发症。结论CT导向下医用臭氧局部注射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椎间盘镜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50例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探讨椎间盘镜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 方法改进部分手术器械,采用膝胸坐位,穿刺黄韧带进入椎管等方法,应用METRx进行腰椎间盘取出术550例. 结果随访6~36个月,平均21个月,疗效参考Nakai标准,优478例 (86.9%),良60例(10.9%),可6例(1.1%),差6例(1.1%).疗效差6例再次镜下扩大侧隐窝清理残留髓核疗效转良. 结论 METRx下行腰椎间盘取出术,创伤小、安全、疗效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