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6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为源于松质骨的溶骨性骨肿瘤 ,具有潜在恶性 ,以往多用肿瘤刮除加植骨术治疗。我院 1995年2月— 2 0 0 0年 5月应用吻合膝下外血管的腓骨头治疗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 ,疗效较好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本组 15例 ,男 8例 ,女 7例 ,年龄 15~ 4 0岁 ,平均 2 4 .7岁 ,骨巨细胞瘤Ⅰ级 5例 ,Ⅱ级 10例。1.2 手术方法 先行肿瘤切除 ,分别作桡背侧及桡掌侧S形切口 ,切开皮肤、皮下组织 ,顺瘤体边缘仔细剥离 ,注意保护周围血管及神经 ,将伸肌腱向两侧牵开 ,有时桡侧腕长短伸肌 ,拇短伸肌腱及拇长展肌腱从瘤体中…  相似文献   
2.
背景:股二头肌腱和外侧副韧带是膝关节后外侧复合体的重要组成成分,对维持膝关节后外侧稳定性有重要意义。目的:观察腓骨头复合组织瓣切取后供区股二头肌腱和外侧副韧带下止点重建对膝关节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择10例男性新鲜冷冻膝关节尸体标本,利用生物力学扭转试验机测量腓骨头复合组织瓣切取前及股二头肌腱和外侧副韧带下止点重建后不同转矩下的胫骨外旋角。结果与结论:同一转矩条件下,胫骨外旋角随膝关节屈曲角度的增大而变大,腓骨头复合组织瓣切取前及股二头肌腱和外侧副韧带下止点重建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不同外旋转距条件下,外旋角变化的趋势一致。提示腓骨头复合组织瓣切取后,妥善重建股二头肌腱和外侧副韧带下止点,不会对膝关节稳定性造成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自体腓骨头及同种异体骨在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和疗效。方法 采用自体同侧腓骨头及深低温冷冻同种异体骨 ,在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瘤段切除后建腕关节。自体腓骨头取材时保留侧付韧带及关节囊并术中重建 ,接骨端做成梯形增加接骨端接触面 ,短四孔钢板骨固定 ,用克氏针固定于腕关节功能位 ,石膏夹外因定 8周。结果 随访 1年以上 ,未见术后肿瘤复发 ,所有骨移植体X线片上显示理想的替代形态。本组 5例应用自体腓骨头重建腕关节 ,2例同种异体桡腕关节重建 ,关节无疼痛 ,外观基本满意。两种方法术后关节活动度无差异 ;能达到旋前 40°、旋后 5 0°、背伸 40°、掌屈 5 0°。结论 上述两种方法 ,能防止肿瘤复发 ,同时术后腕关节有好的功能  相似文献   
4.
报道5例青少年股骨头颈病损,切除病变后,采用带腓骨头的上段腓骨移植,加缝匠肌蒂髂骨瓣移植,重建髋关节功能5例,3例恢复了髋关节的运动功能,2例术后出现髋关节融合。详细介绍了手术方法,讨论了手术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带血管腓骨头移植治疗桡骨远端骨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07年6月至2010年12月,应用带血管腓骨头移植治疗桡骨远端良性复发肿瘤及恶性骨肿瘤患者6例,年龄17~ 53岁,平均32.5岁.其中3例患者为多次手术后复发.患者均知情同意后,行肿瘤En-bolc 切除,采用带血管腓骨头移植重建骨缺损及桡腕关节,同时行内固定术,移植腓骨长度为11~ 16 cm.结果 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至3年,平均19个月.手术切口Ⅰ期愈合,无感染发生,移植腓骨均获骨性愈合,部分患者已行内固定取出.Mayo腕关节功能评分为55~90分,平均82分.Gartland-Werley腕关节功能评分:优1例,良4例,中1例;优良率83.3%.结论 带血管腓骨头移植用于修复桡骨远端肿瘤性骨缺损是可行的,尤其是对于桡腕关节的骨支架支撑重建具有其独特的优点,但仍需积累更多病例及更长期的随访,以观察远期效果.  相似文献   
6.
后外侧胫骨平台剪切骨折常需要进行后外侧入路支撑钢板固定。为研究后外侧入路的安全性,作者研究了40具尸体,测量外侧关节线和腓骨头到胫前动脉与骨间膜交汇处的垂直距离。结果显示外侧关节线和腓骨头到胫后动脉与骨间膜交  相似文献   
7.
1998年3月-2009年3月,我院应用自体腓骨头移植治疗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12例,未行血管吻合,临床效果满意,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12例,男18例,女4例,年龄18-42岁。右侧7例,左侧5例。病理分级:1级8例,2级4例。破坏范围:φ3-5 cm,皮质骨菲薄或穿破。  相似文献   
8.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fibular head composite flap for bone and skin defect at medial malleolus in children. Methods From Aug. 2005 to Apr. 2009, 4 children cases(2 male, 2 famale, from 3 to 11 year) with bone and skin defect at medial malleolus were reconstructed with fibular head composite flaps pedicled with lateral inferior genicular vascular bundle. The skin defect was 3- 6 cm × 8-10 cm in size. Results All the 4 compostie flaps survived completely. The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4 months to 4 years with good bony healing. Both esthetic and functional results were satisfactory in ankle joint. Conclusions The fibular head composite tissue flap has a good therapeutic effect for bone and skin defect at medial malleolus in children.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膝下外侧动脉远端蒂腓骨头瓣移植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30侧经动脉内灌注红色乳胶成人下肢标本上重点观测膝下外侧动脉发出腓骨头支近端及远端的长度及外径,另在1侧新鲜标本上进行摹拟手术设计。结果膝下外侧动脉始于腘动脉,近端长(4.1±0.5)cm,外径(1.8±0.2)mm,远端长为(5.3±0.4)cm,外径为(1.0±0.1)mm。结论以膝下外侧动脉远端为蒂的腓骨头瓣,较近端为蒂损伤小、操作简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胫骨平台后髁骨折是一种非常少见的骨折类型,骨折线的走行是冠状位,而非像常见的胫骨平台一样,骨折线为矢状位,而且这种类型的骨折往往累及胫骨平台的后部,应用常规的前外侧入路和前内侧入路无法进行骨折的显露。2006年5月至2011年10月,我科收治9例胫骨平台后髁骨折患者,均采用后内和(或)后外侧入路直视下复位内固定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