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360篇
  免费   920篇
  国内免费   624篇
耳鼻咽喉   968篇
儿科学   392篇
妇产科学   102篇
基础医学   602篇
口腔科学   169篇
临床医学   9439篇
内科学   1891篇
皮肤病学   50篇
神经病学   304篇
特种医学   133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3篇
外科学   3090篇
综合类   13486篇
预防医学   2325篇
眼科学   220篇
药学   5401篇
  45篇
中国医学   1368篇
肿瘤学   708篇
  2024年   102篇
  2023年   410篇
  2022年   376篇
  2021年   548篇
  2020年   565篇
  2019年   559篇
  2018年   287篇
  2017年   669篇
  2016年   727篇
  2015年   946篇
  2014年   1928篇
  2013年   1997篇
  2012年   2708篇
  2011年   2847篇
  2010年   2756篇
  2009年   2593篇
  2008年   2687篇
  2007年   2657篇
  2006年   2246篇
  2005年   2537篇
  2004年   2076篇
  2003年   1952篇
  2002年   1441篇
  2001年   1214篇
  2000年   881篇
  1999年   704篇
  1998年   675篇
  1997年   598篇
  1996年   475篇
  1995年   427篇
  1994年   328篇
  1993年   222篇
  1992年   172篇
  1991年   168篇
  1990年   137篇
  1989年   143篇
  1988年   33篇
  1987年   37篇
  1986年   34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目的探讨单独使用右旋美托咪啶经鼻纤维支气管镜辅助气管插管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40例30~50岁的ASAⅠ~Ⅱ经前路颈椎去核减压患者,随机分为2组,利用1%丁卡因双侧鼻黏膜进行表面麻醉,15 min分别静脉缓慢泵入右旋美托咪啶2μg/kg组(Group D)、右旋美托咪啶1μg/kgⅣ联合舒芬太尼1μg/kgⅣ组(Group S)。在纤维支气管镜辅助下经鼻气管插管。记录2组患者的警觉/清醒评分、插管评分(声门运动、咳嗽、肢体运动)、患者的耐受性评分、.插管后患者的唤醒满意度和配合度评分。结果右旋美托咪啶组警觉/镇静评分优于右旋美托咪啶复合舒芬太尼组(P0.05),患者能够表现更佳的配合度和满意度。结论 2μg/kg右旋美托咪啶可以满足经鼻纤维支气管镜辅助气管插管的镇静和镇痛作用,减少插管相关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可视化气管插管在急诊临床中的应用。方法:分析了传统气管插管存在的问题,将120例气管插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每组60例,分别采用传统插管和可视化插管,并观察患者生理情况。结果:可视化插管通常可以一次性成功,对病患引起的损伤较小。结论:可视化气管插管可以再急诊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5.
《Journal of Pediatric Surgery》2020年第2期刊出文章30余篇,开篇回顾了第66届英国小儿外科医师协会大会的情况,接着刊登了胸外科、结直肠、泌尿外科及创伤等相关疾病的研究文章,对临床决策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对此进行归纳、总结。一、胸外科疾病胸腔镜下主动脉固定术是治疗气管支气管软化症(tracheobronchomalacia,TBM)的术式之一,英国伦敦大奥蒙德街医院回顾分析了21例胸腔镜下主动脉固定术治疗TBM患儿的临床资料,17例为中、远端气管软化,4例为支气管软化。14%的TBM患儿需要再次干预,其中29%接受了气管切开术。平均随访1年,17例症状缓解。  相似文献   
6.
7.
8.
9.
10.
目的:观察调节颈前路手术患者手术过程中套囊压力能否减少患者撤机后气道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选取择期行颈椎前路椎间盘摘除及融合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控制套囊压力组(K组,30例)和对照组(C组,30例),控制套囊压力组在手术过程中控制套囊压力在安全范围,对照组患者仅监测套囊压力。结果:对照组患者套囊压力手术过程中明显升高,控制套囊压力组患者撤机后咽喉疼痛的发生明显降低。结论:调节颈前路手术患者手术过程中套囊压力在安全水平能减少其撤机后咽喉疼痛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