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3篇
  免费   111篇
  国内免费   14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60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100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153篇
内科学   108篇
皮肤病学   25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42篇
综合类   319篇
预防医学   598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170篇
  2篇
中国医学   42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81篇
  2014年   105篇
  2013年   135篇
  2012年   176篇
  2011年   150篇
  2010年   128篇
  2009年   93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98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蒋佳洁    潘杰 《现代预防医学》2020,(11):1945-1949
目的 研究2009-2018年资阳市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征,为有效防控手足口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从中国疾病控制中心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获取以乡镇为单位的手足口病数据,进行三间分布描述,利用ArcGIS 10.1软件制作专题地图。结果 资阳市2009-2018年累计报告病例19195例,年平均发病率为61.72/10万,虽总体上呈升高的趋势;各乡镇均有手足口病报告;每年有两个发病高峰,分别是5-7月和9-11月,其中5-7月为主高峰,9-11月为次高峰;男女性别比为1.44[DK]∶1,5岁以下儿童共发病18209例,占比为94.9%。2015年之前优势毒株为EV71和CoxA16,2015年之后优势毒株为其他肠道病毒。结论 资阳市手足口病发病呈持续升高态势。手足口病的优势毒株近年来在改变,应增加人肠道病毒的监测种类,落实综合性防控措施,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真菌性血流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以及耐药特征,为真菌血流感染的早期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大学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真菌性血流感染者的菌群、科室分布以及耐药性。 结果入组192例真菌血流感染者的血培养样本中共分离192株真菌,其中白色念珠菌检出率为31.77%(61/192),其次热带念珠菌检出率为18.75%(36/192);重症医学科检出率最高为33.85%(65/192)。所有菌株均对两性霉素B敏感,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分别为5-氟胞嘧啶4.49%(9/192)、伊曲康唑5.73%(11/192)、氟康唑10.94%(21/192)和伏立康唑11.46%(22/192);除两性霉素B外,2016至2018年真菌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逐年上升,其中2018年所分离192株光滑念珠菌对伊曲康唑耐药菌率达46.7%。 结论真菌血流感染病原菌以念珠菌属为主,对目前抗真菌药物具有较高敏感性,但耐药率逐年上升,加强监测血培养病原菌变化及耐药趋势对指导临床用药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103例角膜溃疡的病因和病原及药物敏感试验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1995年1—12月间我院门诊103例角膜溃疡的病因、病原和药物敏感试验进行统计分析。病因:外伤59例(57.28%),继发感染34例(33.01%),原因不明8例(7.77%),戴接触镜2例(1.94%)。病原:真菌35例(33.98%),绿脓杆菌18例(17.48%),金黄色葡萄球菌15例(14.56%),表皮葡萄球菌9例(8.74%),淋球菌2例(1.94%)。对19例真菌性角膜溃疡同时进行细菌培养,有7例为混合感染,占36.84%。对几种主要检出菌的药物敏感试验表明:它们对普通抗菌素均可产生一定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4.
将“医学微生物学”和“人体寄生虫学”整合为“病原生物学”符合现代医学教育的取向。中国医科大学是将两个教研室从形式到实质性合并为“病原生物学”教研室,并且将两门课完全融合成一门课程和一套教师队伍进行教学的少数院校之一。本文总结了在这一新学科教学和促进学科发展中的经验和体会。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医院病原菌的结构和耐药的变迁趋势,探讨病原菌的变迁与临床抗菌药物使用的关系。方法:对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1995年以来11年临床标本病原菌的分离鉴定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合同期临床抗菌药物的使用强度,分析病原菌变迁与抗菌药物使用的相关性。结果:11年间从临床标本中共分离出病原菌15914株。①G 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和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的构成比上升趋势明显,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和肠球菌属的构成比波动幅度较大,但变化趋势不明显。G-菌中,铜绿假单胞菌的构成比虽有波动,但始终维持在高水平;大肠杆菌和变形杆菌的构成比明显下降,不动杆菌的构成比明显上升。②1995年构成比最高的3种病原菌依次为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金葡菌,2005年变为铜绿假单胞菌、金葡菌和不动杆菌。③我院抗菌药物的使用强度在2005年达70DDD/100人天,使用最多的药物种类为喹诺酮类、二代头孢菌素和含酶抑制剂的三代头孢菌素;单一品种药物为左氧氟沙星、头孢呋辛和阿奇霉素。④大环内酯类、糖肽类、碳青霉烯类和3代头孢/抑制剂等药物的使用强度变化与多种病原菌构成比的变化呈显著正相关,MR-SA构成比的变化与多种药物使用强度变化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常见病原菌的耐药水平逐渐升高,将会增大抗感染治疗的难度;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变化有可能导致病原菌结构和耐药水平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68例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及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  68例外周血白细胞正常或降低的社区获得性肺炎 (CAP)病原及临床特点分析。方法 检测CAP患者呼吸道及血液标本的常见病原体 ,并分析其临床特点。结果 军团菌属占 2 2 .1 % (1 5/ 68) ,肺炎支原体占 1 1 .8% (8/ 68) ,病毒占 1 6 .2 % (1 1 / 68) ,其中甲型流感病毒 2例、乙型流感病毒 5例 ,副流感病毒 1例 ,腺病毒 1例 ,艾滋病病毒 2例。细菌占 2 .9% (2 / 68) ,有 47.1 % (32 / 68)不能明确病原体 ,混合感染率为 8.8% (6/ 68)。病毒性肺炎、军团菌肺炎及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症状、体征、外周血白细胞、胸部影像均无特异性 ,其鉴别需靠病原学检查。结论 外周血白细胞正常或降低的CAP病因主要为非典型病原体和病毒 ,对此类CAP的经验治疗应首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  相似文献   
7.
32578例住院患者医院感染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我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方法 对我院 2 0 0 2年 32 5 78例住院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5 48例发生医院感染 (1.6 8%) ,最高科室为 9.79%,以下呼吸道最常见 (37.79%)。检出病原菌 184株 ,以革兰阴性菌为主 (49.46 %) ,多为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前者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均 >5 0 %,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 81.82 %。结论 加强重点易感区域的监测、细菌的耐药性监测和培训教育 ,以更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8.
急性脑卒中患者医院感染病原体分析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医院感染病原体的构成及耐药情况,旨在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1997年1月1日~2001年12月31日,5年间收治的3856例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监测,对确诊医院感染者486例的主要病原体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医院感染发病率为12.60%,主要部位为下呼吸道,占37.08%,其次为泌尿道,占34.04%;引起医院感染的病原体以G^-菌为主,占41.38%,G^-菌占30.72%,真菌占27.90%,耐药菌株不断增加。结论 加强对细菌耐药性的监测,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是减少或延缓耐药菌株的产生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9.
新生儿红臀的病原学监测及治疗护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新生儿红臀继发感染的主要病原和合适的临床治疗护理方法,评价红臀患儿局部使用抗菌药物的价值.方法对2002年1月~2004年12月收治的132例新生儿的红臀进行病原学监测,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传统护理基础上加用含制霉菌素和氯霉素的激素软膏局部使用.比较2组红臀愈合时间.结果132例红臀患儿中,共获取细菌137株,真菌19株;122例(92.4%)存在合并感染的病原学证据;肺炎克雷伯氏菌和大肠杆菌是主要病原,分别占47.4%和19.2%;86例在传统护理基础上经应用含制霉菌素和氯霉素的激素软膏,愈合时间为(4.5±1.8)d,较传护理愈合时间(6.2±3.5)d明显缩短(t=3.083,p<0.01).结论新生儿红臀常继发各种细菌和真菌感染,局部使用抗菌药物和合理适当的护理可加快红臀的愈合.  相似文献   
10.
调查1988年3月~5月我院591例住院病例,发生96例次院内感染,总发病率16.2%。院内感染病原菌中,革蓝氏阴性杆菌占72.9%,革蓝氏阳性球菌占12.9%,念珠菌属占14.1%。院内感染病原菌的耐药性明显高于院外菌株。绿脓杆菌对庆大霉素和羧苄青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63.6%和54.5%。其它革蓝氏阴性杆菌院内株对常用抗生素如氨苄青霉素、羧苄青霉素、庆大霉素和妥布拉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82.5%、 67.5%、47.5%和45%。革蓝氏阳性球菌院内株的耐药性也很严重,表葡菌对多种半合成青霉素类、红霉素、复方新诺明甚至万古霉素的耐药率达60%以上。同时分离出耐甲氧西林金葡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