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0篇
  免费   116篇
  国内免费   13篇
耳鼻咽喉   12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25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35篇
神经病学   44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129篇
综合类   45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4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微小RNA-942-5p(miR-942-5p)在肝细胞癌(H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功能。方法:用实时定量PCR检测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样本库保存的73例HCC组织和对应癌旁组织中miR-942-5p的表达。分析miR-942-5p表达与HCC患者临床病理资料的关系,同时分析TCGA数据库中miR-942-5p表达与HCC患者总生存率的关系。Transwell小室检测干扰miR-942-5p表达后HCC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变化,StarBase V3.0网站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预测分析miR-942-5p的下游靶点,并用Western blot验证。结果:miR-942-5p表达量在HCC组织中明显高于对应癌旁组织(2.390 vs. 1.764,P0.05)。miR-942-5p表达量与HCC患者肿瘤数目、血管浸润和临床分期明显有关(均P0.05)。miR-942-5p高表达HCC患者总生存率明显低于miR-942-5p低表达HCC患者(19.535%vs. 53.873%,P0.05)。沉默miR-942-5p表达后,肝癌HCCLM3和MHCC97H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明显减弱(均P0.05)。预测与分析结果显示,扣针蛋白5(FBLN5)是miR-942-5p的直接下游靶点(P0.05),沉默miR-942-5p表达导致HCCLM3和MHCC97H细胞中FBLN5表达增加。结论:miR-942-5p在HCC组织中表达异常升高并与恶性临床特征和不良预后密切相关,机制可能与miR-942-5p抑制FBLN5表达促进HCC细胞迁移和侵袭有关。  相似文献   
2.
CCR1趋化因子受体在人肝癌组织中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CCRl趋化因子受体在人肝癌组织中表达分布情况,探讨其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性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免疫组化、Western blot技术检测45例肝癌组织及相应癌旁肝组织CCRl趋化因子受体表达及分布情况,并分析其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性的关系。结果RT-PCR、Western blot在肝癌组织及相应癌旁肝组织中均可以检测到CCR1趋化因子受体mRNA及蛋白,肝癌组织表达水平高于癌旁肝组织。免疫组化显示CCR1趋化因子受体主要表达于肝癌细胞膜。CCR1mRNA表达水平与病人性别、年龄、血清AFP水平、肿瘤大小、分期无明显相关性,而与肿瘤是否有包膜(t=2.305,P〈0.05)、门静脉浸润显著相关(t=3.004,P〈0.01)。无门静脉浸润的肝癌组织中,47.4%免疫组化染色强度为++~+++,而有门静脉浸润的肝癌组织中,80.8%染色强度为++~+++,两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意义(X^2=5.511,P〈0.05)。结论肝癌细胞表达CCR1趋化因子受体,其表达水平与肝癌侵袭性尤其是门静脉浸润相关,有望成为判断肝癌侵袭性及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MMP-2、TIMP-2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分析MMP-2、TIMP-2的表达与脑胶质瘤恶性程度和侵袭性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42例人脑胶质瘤和8例正常脑组织中,MMP-2 mRNA、MMP-2和TIMP-2蛋白表达。结果 MMP-2蛋白表达水平(LI)与肿瘤的分级呈正相关(r=0.872,P<0.01);Ⅲ、Ⅳ级与正常脑组织、Ⅰ~Ⅱ级之间均有显著的差异(P<0.01)。MMP-2mRNA表达与肿瘤的分级同样呈正相关(P<0.01);Ⅲ、Ⅳ级与正常脑组织、Ⅰ~Ⅱ级之间均有显著的差异(P<0.01)。MMP-2蛋白表达增高时TIMP-2蛋白表达也增高;但随着肿瘤恶性程度的增加,TIMP-2表达强度增加的幅度较MMP-2明显减缓。结论 MMP-2的高表达与脑胶质瘤恶性程度呈正相关;TIMP-2与MMP-2间的平衡失调与脑胶质瘤的侵袭性和恶性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背景与目的 三阴性乳腺癌(TNBC)容易发生侵袭转移,恶性程度极高。笔者团队前期研究发现脂肪非典型钙黏蛋白4(FAT4)在TNBC组织中呈低表达且与预后相关,进而本研究进一步探讨FAT4对TNBC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用q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正常人乳腺上皮细胞系(MCF-10A)及不同TNBC细胞系(BT-549、MDA-MB-231、MDA-MB-468、MDA-MB-436)中FAT4的表达水平。选择其中合适的TNBC细胞系,分别转染FAT4-shRNA(FAT4敲低组)、阴性对照序列(阴性对照组),以未处理的TNBC细胞为空白对照组,分别采用CCK-8实验、流式细胞术、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凋亡率、侵袭与转移能力的变化,并用Western blot检细胞中Hippo信号通路下游靶点YAP及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蛋白的变化。结果 与正常人乳腺上皮细胞比较,各TNBC细胞系中FAT4的mRNA与蛋白表达量均不同程度的降低(均P<0.05)。功能实验选用BT-549细胞和MDA-MB-436细胞。无论在BT-549细胞或MDA-MB-436细胞中,与空白对照组比较,FAT4敲低组在转染后24、48、72 h的增殖能力均明显升高、凋亡率明显降低、侵袭与转移能力明显增强(均P<0.05);YAP蛋白表达量无明显变化(P>0.05),但磷酸化YAP(p-YAP)表达量明显降低,上皮标志物E-cadherin水平明显降低,而间质标志物N-cadherin水平明显升高(均P<0.05);阴性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间以上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FAT4表达水平在TNBC细胞中普遍降低,FAT4表达的降低能增强TNBC细胞增殖和侵袭迁移能力、减少TNBC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FAT4降低后Hippo信号通路下游的YAP蛋白磷酸化减少,从而促进EMT进程有关。  相似文献   
5.
MMP-2与TIMP-2在神经胶质瘤侵袭中的作用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夏鹤春  买正军  马泽  郝少才 《宁夏医学杂志》2006,28(5):339-341,F0003
目的分析MMP-2、TIMP-2的表达与神经胶质瘤恶性程度和侵袭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测定76例不同级别神经胶质瘤和10例正常脑组织中,MMP-2和TIMP-2蛋白表达。结果MMP-2蛋白表达水平与神经胶质瘤的恶性程度呈正相关系(P<0.01);在神经胶质瘤中MMP-2与TIMP-2蛋白表达水平之间呈明显的负相关系。结论MMP-2的表达与神经胶质瘤的恶性程度正相关系;MMP-2与TIMP-2之间的平衡失调与神经胶质瘤的恶性程度和侵袭性密切相关,两者之间协同作用在神经胶质瘤的侵袭中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选择性COX-2抑制剂NS-398对肝癌细胞株MMP和TIMP表达的影响,探讨选择性COX-2抑制剂降低肿瘤细胞侵袭力的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的NS-398(0,20,40,60, 80μmol/L)作用于HGF诱导的HepG2细胞,免疫组化法观察细胞中MMP-7,MMP-9,TIMP-1的蛋白质表达,ELISA法检测细胞外培养液中MMP-7,MMP-9,TIMP-1的含量,RT-PCR法分析3种蛋白酶的mRNA转录水平.结果:NS-398作用细胞48 h后,发现MMP-7, MMP-9,TIMP-1的蛋白质表达程度均下降, NS-398作用于HepG2细胞后,MMP-7在培养液中的含量和其在细胞内的mRNA相对水平分别为8.2±0.6,5.8±0.8,4.3±0.8,2.7±0.4, 1.7±0.4μg/L和0.58±0.06,0.42±0.03,0.37±0.01,0.36±0.01,0.33±0.01:MMP-9在培养液中未检出,其细胞内mRNA相对水平分别为0.32±0.02,0.23±0.02,0.21±0.01,0.17±0.01,0.13±0.01;TIMP-1在培养液中的含量和其在细胞内的mRNA相对水平分别为39.0±0.9,29.5±2.8,25.0±0.9,16.8±0.4,11.8±0.3μg/L和0.19±0.02,0.17±0.02,0.16±0.01, 0.13±0.01.0.结论:选择性COX-2抑制剂能够抑制MMP和TIMP基因转录,使TIMP/MMP比例失衡,这可能是其降低肿瘤细胞侵袭力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CDH17在胃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胃癌侵袭性的影响。方法:分别用Transwell侵袭实验、免疫荧光染色及Western blot法检测正常胃黏膜GES-1细胞和胃癌MGC803细胞与BGC823细胞的侵袭力与CDH17、上皮标志物E-cadherin、间质标志物N-cadherin的表达,以及两种胃癌细胞转染CDH17si RNA后以上指标的变化。结果:正常胃黏膜GES-1细胞无穿膜细胞、无CDH17与N-cadherin表达,而有明显的E-cadherin表达;与GES-1细胞比较,两种胃癌细胞均有明显的穿膜细胞及明显的CDH17与N-cadherin表达,而E-cadherin呈低表达(均P0.05),且高侵袭力的MGC803细胞上述变化较低侵袭力的BGC823细胞更为明显;两种胃癌细胞转染CDH17si RNA后,上述指标变化较转染前明显抑制(均P0.05),且在两种细胞间的差异缩小(均P0.05)。结论:CDH17高表达可能通过上皮间质转化促进胃癌细胞系侵袭性。  相似文献   
8.
背景:胰腺癌是恶性程度最高的消化道肿瘤,目前吉西他滨依赖的化疗对抑制胰腺癌转移的治疗效果欠佳。研究发现百里醌对多种肿瘤细胞具有抑制增殖、促进凋亡的作用。目的:探讨百里醌对人胰腺癌BxP C-3细胞体外运动和侵袭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常规培养人胰腺癌细胞株BxP C-3,加入不同浓度百里醌进行处理。采用Boyden小室法检测细胞体外运动、侵袭情况;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FAK、Akt蛋白表达和Akt磷酸化水平的改变;免疫荧光技术检测细胞内FAK表达、细胞黏着斑和F-actin的变化。结果:10、25μmol/L百里醌对BxP C-3细胞体外运动的抑制率分别为43.4%、73.8%,对体外侵袭的抑制率分别为60.5%、75.6%,百里醌呈浓度依赖性地抑制胰腺癌BxP C-3细胞的体外运动、侵袭(P0.05)。百里醌能明显下调BxP C-3细胞FAK表达,并抑制细胞磷酸化Akt的激活。百里醌可诱导FAK弥散分布于胞质,明显抑制黏着斑形成和F-actin的聚合集化。结论:百里醌通过抑制FAK/PI3K/Akt通路的信号转导和激酶活性,浓度依赖性地抑制人胰腺癌BxP C-3细胞的体外运动和侵袭。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对胆囊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与JAK/STAT3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将胆囊癌细胞株GBC-SD用IL-6或IL-6+AG490(JAK/STAT3通路抑制剂)作用后,分别用MTT法检测增殖情况;Transwell法检测侵袭能力;明胶酶谱法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活性;Western blot法检测磷酸化STAT3(p-STAT3)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的表达.结果:IL-6(10,50,100 ng/mL)作用后,GBC-SD细胞增殖呈浓度依赖性增加(均P<0.05),AG490能取消IL-6对细胞增殖的促进作用.IL-6作用GBC-SD细胞后,细胞侵袭能力及MMP-9的分泌明显增加(均P<0.05),细胞p-STAT3和VEGF的表达明显上调,加入AG490后,以上作用均被取消.结论:IL-6能促进胆囊癌细胞的增殖通和侵袭,其作用可能与其活化JAK/STAT3信号通路,从而上调下游的MMP-9和VEGF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背景与目的 长链非编码RNA MCM3AP-AS1(MCM3AP-AS1)在原发性肝癌、乳腺癌及胶质母细胞瘤等多种肿瘤中发挥癌基因功能,然而MCM3AP-AS1在胆管癌中的表达、功能及作用机制尚知之甚少。因此,本研究观察MCM3AP-AS1在胆管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并初步探讨机制。方法 采用qRT-PCR法检测胆管癌细胞株(CCLP、RBE、9810、HuCCT1)及人肝内胆管上皮细胞株(HIBEC)中MCM3AP-AS1的表达。将胆管癌细胞转染MCM3AP-AS1 siRNA后,以转染无义序列的胆管癌细胞为阴性对照,分别用MTT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增殖与侵袭能力的变化,用Western blot法检测JAK/STAT3信号通路与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蛋白表达的变化;最后,用JAK/STAT3通路激动剂白血病抑制因子(LIF)行功能拯救实验验证。结果 所有胆管癌细胞系中MCM3AP-AS1表达量均明显高于HIBEC(均P<0.05)。与阴性对照组比较,CCLP细胞转染MCM3AP-AS1 siRNA后增殖能力与侵袭能力均明显减弱(均P<0.05);JAK1/2与STAT3表达量无明显变化(均P>0.05),但p-JAK1/2与p-STAT3表达量明显降低(均P<0.05),同时,EMT相关蛋白E-cadherin表达升高、vimentin表达降低(均P<0.05)。功能拯救实验结果显示,同时加入LIF后,MCM3AP-AS1沉默对CCLP细胞后的以上作用均被取消,与阴性对照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胆管癌细胞中MCM3AP-AS1表达上调,MCM3AP-AS1可能通过活化JAK/STAT3通路与EMT过程而促进胆管癌细胞增殖和侵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