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陈玫  孟彦辰 《中国全科医学》2020,23(21):2615-2620
农村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地区,理应在社会保障制度上给予更高的关注。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能从生活照料和医疗护理方面保障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质量,化解我国农村老年人因失能、失智带来的社会风险。本文从分析农村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开展的必要性出发,结合农村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实施的困境,对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在农村筹资、服务给付等几方面提出具体建议,旨在加快农村地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建设的征程。  相似文献   
2.
背景 我国医养结合发展中屡遇瓶颈,仍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而老年人多阶段、多层次、多元化的医养结合养老需求是影响机构发展及其服务实现的“源头性”问题,精准把握并分析其需求现状,是健康合理发展医养结合、改善供需错位状况、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有力保障。目的 调查泸州市社区老年人对医养结合的认知及需求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发展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提供依据。方法 2018年2—5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泸州市符合纳入标准的社区老年人650例,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医养结合相关情况调查表、衰弱综合评估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进行调查;以Andersen行为模型为基础,将调查内容中关于社区老年人医养结合养老需求的影响因素分别纳入倾向性因素、使能因素和需求性因素,构建3个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采用Hosmer-Lemeshow检验模型预测概率及拟合优度,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社区老年人医养结合养老需求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发放问卷650份,回收有效问卷627份,有效回收率为96.5%。627例老年人中,340例(54.2%)对医养结合有所了解,416例(66.3%)表示有医养结合养老需求。模型Ⅱ和模型Ⅲ的-2对数似然值(-2LL)均小于模型Ⅰ,Cox&Snell R2、Nagelkerke R2均大于模型Ⅰ;模型Ⅲ的-2LL小于模型Ⅱ,Cox&Snell R2、Nagelkerke R2均大于模型Ⅱ,表明模型Ⅲ对样本的拟合程度最好。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692,95%CI(1.118,2.560)〕、子女数〔OR=0.571,95%CI(0.407,0.800)〕、就医方便度〔OR=2.931,95%CI(2.117,4.058)〕、社会支持度〔OR=0.455,95%CI(0.326,0.635)〕、慢性病患病情况〔OR=1.999,95%CI(1.343,2.975)〕、医养结合认知水平〔OR=1.719,95%CI(1.222,2.418)〕、衰弱程度〔OR=2.495,95%CI(1.666,3.736)〕、抑郁程度〔OR=1.914,95%CI(1.296,2.827)〕是社区老年人医养结合养老需求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泸州市社区老年人医养结合知晓、需求水平较高,医养结合养老需求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建议政府、企业及后续研究者在今后的调查研究过程中对不同影响因素加以分类分析。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仍需先行试点,逐步开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分析总结我国目前“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发展的3种融合形式的发展现状以及探讨各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再从医养结合机构的资金、人员、政策、管理4个方面提出改善建议,为构建合理的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4.
上海近十年来,老年人口快速增长,其中失智失能的老龄人口比例大幅提高。2014年上海开始“医养结合”新模式试点工作。本文以上海某老年护理院主办的“医养结合”养老机构模式的实践,探索其主要做法、效果、特色、分析存在的问题、对策与建议。为“医养结合”模式推进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2000年以来,我国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强,高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老年病患者日益增加.而我国老年人的养护机构由于条件不足也面临着重重考验.从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利用养老机构的困境出发,基于协同理念从准入对象和服务内容、服务主体和准入条件、政府支持和管理方式3个维度对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创新模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广西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典型发展模式,分析其现阶段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方法 2015年7—9月,采用典型调查的方法,选取广西南宁、桂林、北海、柳州作为项目调研地区,每市选取1家具有代表性的养老机构作为调研对象。综合运用问卷调查、知情人深度访谈等方法进行调查,在4家养老机构中通过随机抽样的方式分别抽取20%~40%的工作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被调查养老机构的1~2名负责人进行深度访谈。调查内容包括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养老机构的性质、规模、资金来源和收费标准,养老机构工作人员学历结构等。结果 广西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模式主要有3种,分别是在养老机构中创办医疗机构、在医疗机构设立“养老院”和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协作服务。机构性质主要有公建民营和民办民营两类,床位数逐年增多但总量不足,公建民营型养老机构房屋等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来源主要以政府投入为主。养老机构床位费为400~1 200元/月,一、二、三级护理收费标准为400~1 400元/月,生活费为400~600元/月,加上在医养结合养老机构产生的康复理疗等服务费用,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综合服务收费总体偏高,老年人收入不足以支付。养老机构工作人员中,80%的管理人员为本科和大专学历;医生以大专和本科学历为主;近90.0%的护士为大专及以下学历;94.4%的护工为高中及以下学历;83.7%的后勤人员为高中及以下学历,学历层次整体偏低。结论 广西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存在床位数量不足且供给侧结构失衡、老年人支付能力不足影响了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产业的发展、养老护理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等问题。建议从落实相关配套政策,增加医养结合养老机构服务供给、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建立健全养老行业人才培训与激励机制等方面促进广西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合肥市医养结合机构入住老年人服务利用的满意度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于2018年11月对合肥市5家医养结合机构入住老年人进行调查,分析调查对象对医养结合机构医疗满意度、费用满意度、居住满意度、饮食满意度和生活氛围满意度情况,共回收问卷209份。结果 入住老年人对政策了解程度较低(不了解者占58.85%);81.34%对居住条件表示满意;在医疗服务内容满意度方面,满意者占78.47%;在费用满意度方面,满意者占61.72%;在饮食条件满意度方面,满意者占68.80%;在生活氛围满意度方面,27.75%的老年人认为一般。结果显示,不同性别、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月收入、身体状况的入住老年人服务利用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合肥市医养结合机构中老年人服务利用满意度均较高,性别、婚姻状况等六个因素入住老年人的服务利用满意度有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老年人对"互联网+"城市医养一体化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情况.方法:随机抽取保定市莲池区63名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采用简易智力测试量表、一般人口学问卷和"互联网+医养结合"居家养老服务需求问卷对其进行调查.结果:老年人对"互联网+医养一体化"居家养老模式总需求标准化得分为74.89%,处于较高的水平.对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最高,其中,排在前3位的是紧急救援(100%)、健康体检(98.4%)和医疗康复(98.4%).而家政服务需求最低.结论:老年人对医养一体化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有较高的需求,在满足其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同时,满足其在日常照顾、精神慰藉、维权、利于身心健康等多方面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合肥市医养结合机构入住老年人服务利用的满意度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于2018年11月对合肥市5家医养结合机构入住老年人进行调查,分析调查对象对医养结合机构医疗满意度、费用满意度、居住满意度、饮食满意度和生活氛围满意度情况,共回收问卷209份。结果 入住老年人对政策了解程度较低(不了解者占58.85%);81.34%对居住条件表示满意;在医疗服务内容满意度方面,满意者占78.47%;在费用满意度方面,满意者占61.72%;在饮食条件满意度方面,满意者占68.80%;在生活氛围满意度方面,27.75%的老年人认为一般。结果显示,不同性别、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月收入、身体状况的入住老年人服务利用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合肥市医养结合机构中老年人服务利用满意度均较高,性别、婚姻状况等六个因素入住老年人的服务利用满意度有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医护合作培训方法在提高根管显微治疗专科护士实践能力方面的效果。方法 对牙体牙髓病科22名护士采用专科主任、医师授课,科护理组长以教学形式讲解,医护培训模拟演练等医护合作培训方法培训。培训前、后分别对受培训护士进行理论及专科实践能力考核,并采用自制问卷调查培训效果。采用SPSS 10.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2名接受培训的护士专科理论知识与专科实践能力考核培训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调查显示,95.5%的受训护士认为能增强团结协作意识,100%的受训护士认为能增加操作治疗效率,100%的医师认为医护合作培训能增加受训护士护理技术熟练度,提升了受训护士配合的预见性。结论 医护合作培训方法拓宽了根管显微治疗专科护士的专科知识面,提高了护士对根管显微治疗配合的熟练度及与医师配合的默契度,明显提高了根管显微治疗专科护士的理论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