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3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33篇
内科学   10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8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83篇
预防医学   1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93篇
  5篇
中国医学   44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分析康复新液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阴性胃溃疡患者的疗效。 方法选取HP阴性胃溃疡患者108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对照组接受奥美拉唑针剂治疗,联合组接受康复新液联合奥美拉唑针剂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清胃蛋白酶原(PG)、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细胞炎症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PGⅠ、PGⅡ、HMGB1、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及C反应蛋白均有降低,且联合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康复新液联合奥美拉唑针剂可提高HP阴性胃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核黄素磷酸钠联合康复新液用于鼻咽癌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预防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经病理确诊的74例初诊放疗的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试验组37例:核黄素磷酸钠联合康复新液。具体用药:核黄素磷酸钠注射液30 mg+生理盐水100 m L,放疗期间1次/d静点;康复新液,放疗期间3次/d,10 m L/次,于口中含服3~5 min后缓慢咽下。对照组:康复新液单药,用药剂量及用法与试验组相同。结果 74例均纳入分析,试验组患者Ⅱ级以上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37.8%vs.67.6%,P=0.019);试验组患者主要为轻度疼痛(67.6%),而对照组以中度疼痛为主(56.8%),两组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本研究中未观察到重度药物相关不良反应,提示药物安全性良好。结论核黄素磷酸钠联合康复新液防治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效果确切、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康复新液对头颈部肿瘤放疗后重度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治疗作用及对唾液腺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9年10月在鄂东医疗集团市中心医院完成根治性放疗且发生重度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116例头颈部肿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8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康复新液含服,10 ml/次,3次/d;对照组给予复方氯己定含漱液10~20 ml含漱,2次/d。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第7天、治疗后第14天测量两组患者唾液流率、口腔p H值,应用ELISA法检测唾液淀粉酶及表皮生长因子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疗效、口腔黏膜愈合时间及口腔真菌感染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唾液流率及口腔p H值均呈升高趋势(P<0.01);且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唾液流率及口腔p H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同期,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AMS和EGF水平均呈升高趋势(P<0.01);且治疗后治疗组患者AMS和EG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同期水平(P<0.01)。治疗后治疗组口腔黏膜愈合时间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67,P<0.01)。治疗第7天,治疗组有7例发生口腔真菌感染,对照组有16例发生口腔真菌感染,治疗组口腔真菌感染发生率为12.07%,对照为27.5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93,P<0.05)。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66%(52/5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97%(40/5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65,P=0.006)。结论康复新液能提高对重度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治疗疗效,促进损伤黏膜的愈合,降低口腔真菌感染的发生率,其机制可能与促进唾液淀粉酶及表皮生长因子的分泌,提高唾液流率及口腔p H值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康复新在预防食管静脉曲张套扎(EVL)术后近期再出血中的作用.方法 56例食管静脉曲张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20例和治疗组36例.对照组患者EVL术后给予常规抑酸、抗炎、降门脉压治疗;治疗组EVL术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康复新10 mL,tid口服,疗程14 d.比较2组患者EVL术后近期再出血率及EVL术后局部溃疡愈合情况.结果 治疗组EVL术后近期再出血率(2.56%)明显低于对照组(8.89%)(P<0.05);套扎局部溃疡愈合情况:治疗组有效率为96.15%,对照组有效率为85.5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食管静脉曲张EVL术后常规加服康复新能明显促进EVL术后局部溃疡的愈合,减少EVL术后近期再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康复新液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万安县中医院2018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予以铝碳酸镁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康复新液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2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胃痛、胃胀、恶心及嗳气)评分、胆汁反流情况(24 h胆汁反流次数、最长反流时间、反流时间超过5 min次数),并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胃痛、胃胀、恶心、嗳气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4 h胆汁反流次数、反流时间超过5 min次数少于对照组,最长反流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新液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和胆汁反流情况,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康复新液对HPV阳性患者转阴的治疗作用。方法对门诊治疗的宫颈糜烂患者,给予HPV筛查,对筛查阳性的162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给予康复新液阴道用药治疗12个月,对照组给予保妇康栓阴道用药12个月,比较治疗效果和HPV转阴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治疗12个月时,痊愈61例(75.31%),好转11例(13.58%),无效9例(11.11%),有效率88.89%;对照组治疗12个月时,痊愈36例(44.44%),好转12例(14.81%),无效33例(40.74%),有效率59.26%。研究组转阴36例(44.44%),显著改善32例(39.51%),改善5例(6.17%),无改善8例(9.88%),升高0例(0.00%),改善率90.12%;对照组转阴21例(25.93%),显著改善22例(27.16%),改善6例(7.41%),无改善31例(38.27%),升高1例(1.23%),改善率60.49%。结论康复新液用于治疗HPV阳性宫颈糜烂患者,不仅有利于病情更好恢复,而且对HPV转阴有临床价值,因而对宫颈糜烂发生癌变有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 探讨米诺环素联合康复新液对慢性牙周炎疗效及血清程序性细胞死亡1(programmed death-1,PD-1)、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ligand 1,PD-L1)表达的影响。 方法 192例牙周炎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96例,观察组采用米诺环素联合康复新液治疗,对照组采用米诺环素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总有效率,比较组2组菌斑、牙周探诊深度、牙龈出血指数;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变化;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PD-1和PD-L1水平变化和不良反应。 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菌斑指数、牙周探诊深度、牙龈出血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因子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和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IL-10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降低和升高幅度较大,治疗后观察组血清因子IFN-γ、TNF-α、IL-8和hs-CRP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米诺环素联合康复新液可有效降低慢性牙周炎患者血清CD4+、CD8+T淋巴细胞上PD-1和PD-L1表达,缓解炎症反应,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康复新液在口腔正畸慢性牙龈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奇偶数字分组法对2017年9月-2019年8月本院接诊的口腔正畸后慢性牙龈炎病患76例进行分组(n=38)。对照组实行口腔洁治术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加用康复新液。对比菌斑指数与牙龈疼痛程度等指标。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7.37%,比对照组81.58%高,P<0.05。实验组治疗后牙龈疼痛程度(2.86±0.82)分、龈沟出血指数(1.93±0.58)分、菌斑指数(1.09±0.31)分,比对照组(4.09±1.01)分、(2.74±0.91)分、(1.64±0.45)分低,P<0.05。实验组牙龈肿胀程度比对照组轻,P<0.05。结论于口腔正畸后慢性牙龈炎常规口腔洁治术治疗的同时,利用康复新液对患者进行佐治,可显著提升疗效,促进牙龈疼痛程度缓解,改善龈沟出血指数与菌斑指数,建议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康复新联合瑞巴派特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行电子结肠镜检查确诊的12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瑞巴派特+康复新+生理盐水混合后保留灌肠,每天1次;对照组用康复新+生理盐水保留灌肠,方法同治疗组。治疗12周后用结肠镜复查,观察其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治疗组12周临床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71.0%和96.8%。对照组分别为44.8%和75.9%,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康复新联合瑞巴派特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一效膏治疗糖尿病足患者溃疡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8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4例和对照组54例。两组患者给予基础治疗后,治疗组予一效膏外用治疗,对照组予康复新液外用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足部症状评分(包括创面缩小率、肉芽组织填充率、坏死组织附着率、创面渗出、疼痛)、创面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水平变化,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创面缩小率评分、肉芽组织填充率评分、坏死组织附着率评分、疼痛程度足部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治疗组创面组织VEGF、PDG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4.44%,高于对照组的77.78%,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一效膏外用治疗糖尿病足溃疡,可明显改善足部症状评分,以及局部VEGF、PDGF水平,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