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15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Abstract Background and Aim: The prediction of soft tissue esthetics is important for achieving an optimal esthetic outcome in orthodontic treatment planning. Applicable procedures have so far been restricted to two-dimensional profile predictions that have not proven to be very reliable. The goal of this investigation was therefore to develop a novel finite element-based procedure that allows a three-dimensional, easily visualized, quantitative analysis and prediction of soft tissue behavior for the clinician. The procedure to be developed should be easy to handle and not entail any additional radiation exposure for the patient. Material and Methods: Using a three-dimensional scanner, the facial surfaces of 20 probands were digitalized and individual FEM models were generated. Results: After reduction of data redundancy via several conversion steps, a patient-specific simulation model was prepared consisting of 20,000 to 40,000 individual elements to which specific physical properties could be assigned. The average time required for generating a virtual model was 50 minutes. Problems occurring during model generation were rare (mainly shadowing phenomena and movement artifacts). Conclusion: The procedure outlined herein makes the reliable generation of patient-specific simulation models possible for facial soft tissue prediction in orthodontics.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数字化门急诊平台的构建模式及近三年来的应用效果。方法分析医院门急诊工作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设计可推广的数字化门急诊平台构建模式,以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为实证研究对象,评估其近三年来的应用效果。结果数字化门急诊平台的构建有效改善了"挂号难"、"看病难"等一系列就医难题。结论数字化门急诊平台构建模式科学高效、实用性强、推广性强,在实证研究中达到了建设的预期目标,促进了医院管理水平、医疗质量、社会经济效益的显著提高与医院建设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在股前外侧皮瓣血供与可视化中的应用。方法①健康志愿者6人经肘正中静脉注射造影剂,使用64排多层螺旋CT进行盆腔及双下肢扫描,观察旋股外侧动脉分布及彼此间的吻合情况,将大腿二维灰度.DICOM格式图像以三维体数据的形式输入计算机,应用Amira3.1软件对股前外侧皮瓣结构进行三维重建并立体显示。②明胶一氧化铅混悬液的灌注新鲜成人标本2具,16排多层螺旋CT进行全身连续扫描,观测旋股外侧动脉分布及彼此间的吻合情况,同法应用Amira3.1软件对股前外侧皮瓣结构进行三维重建并立体显示。结果重建的数字化模型可准确反映股前外侧皮瓣血供的解剖学结构。结论采用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可以提供正常股前外侧皮瓣的三维动态解剖,为其他皮瓣的数字化重建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在融合发展及中医药发展战略的背景下,中医药高校学报紧跟媒体融合的趋势,发挥数字媒体的优势,将传统纸质媒介与数字媒体结合,共同打造特色栏目.分析了《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岐黄新语""三秦医药""疫病防治"3个特色栏目的数字化建设情况,并从特色栏目选题策划、特色栏目数字化建设发展思路和路径、特色栏目数字化建设效果反馈等方面...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返流性食管炎患者的食管形态学方面的改变。方法:对106例患者采用数字化连续摄片观察食管的形态、蠕动、廓清及返流情况,观察与其他胃肠疾病的相互关系。结果:106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食管黏膜增粗,合并食管溃疡10例,食管裂孔疝伴返流性食管炎82例,单纯性食管返流22例。Barrett食管2例。X线显示功能异常出现频繁第三收缩波、痉挛、食管廓清延迟51例,食管黏膜增粗106例,合并食管溃疡10例,食管狭窄15例。结论:数字化连续摄片可动态观察食管返流程度、病变范围及胃肠病变对返流的影响,为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6.
中医理论的科学内涵与学科特点,决定了中医学是一门与西医学互补的生命科学学科,应使之继续独立发展。传统中医理论的现代化,核心是实现数字化表达,建立中医理论数字化体系。中医四诊的数字化及四诊相关辅助仪器的研究开发,是中医学、中医、中医院以及中药功效现代化的重要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病案翻拍制作过程的质量管理方法,评价全程质量管理对数字化病案质量的影响。方法对病案翻拍数字化病案制作过程进行全程质量管理,包括建立数字化病案工程领导小组、建立新病案管理模式、规范病案翻拍数字化病案制作流程、培训工作人员、建立质检工作站、建立三级(翻拍人员、公司方、院方)质检反馈机制、建立病案领取、归还制度。评价比较进行全程质量管理前后数字化病案的质量变化。结果实施全程质量管理后总的质检合格率由94.7%提高到99.0%,P〈0.01。结论实施全程质量管理可大大提高数字化病案质量,确保数字化病案的完整、准确、清晰,可最大限度地代表原始病案。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数字化三维重建正常中国人桡骨小头大体形态,测量解剖参数,为选择、设计假体提供解剖学依据. 方法对45例正常中国人进行单侧肘关节CT扫描,利用Mimics 10.0软件进行数字化三维重建来测量桡骨小头的解剖形态,并与国外相关资料进行比较. 结果桡骨小头的形状和大小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各形态参数接近正态分布,桡骨小头冠状面最大直径平均(22.34±2.46)mm,髓内冠状面直径平均(9.04±1.50)mm,桡骨小头矢状面最大直径平均(22.63±2.50)mm,髓内矢状面直径平均(9.34±1.51)mm,颈于角平均166.80°±2.20°,头颈长平均(18.71±2.44)mm.身高与桡骨小头直径成正相关(P<0.05). 结论测量所得桡骨小头解剖资料与欧美人种的桡骨小头解剖存在差异,应对进口假体适当改进,以提高疗效.三维数字化重建对解剖学测量和定制假体的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硬盘数据恢复技术在医院数字化建设中的作用。方法:对作为存储数据主要介质的硬盘的数据恢复相关理论基础、操作原理和硬盘数据丢失原因、硬盘数据恢复原理、数据恢复可行性与恢复策略以及常见硬盘数据丢失恢复方法进行深入研究与论述。结果:硬盘因为误操作、病毒破坏等造成的数据丢失,可以通过数据恢复技术进行数据恢复。结论:硬盘数据恢复技术可以作为医院数字化建设的数据安全保障之底线。  相似文献   
10.
浅谈医院数字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国内外医院数字化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阐述了数字化医院建设的意义;指出了作为医疗信息化基础的网络运行需要遵守的四点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