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542篇
  免费   1557篇
  国内免费   642篇
耳鼻咽喉   633篇
儿科学   208篇
妇产科学   228篇
基础医学   1039篇
口腔科学   4027篇
临床医学   10964篇
内科学   1733篇
皮肤病学   180篇
神经病学   439篇
特种医学   1841篇
外国民族医学   8篇
外科学   5216篇
综合类   17280篇
预防医学   4163篇
眼科学   322篇
药学   7305篇
  95篇
中国医学   2512篇
肿瘤学   548篇
  2024年   236篇
  2023年   892篇
  2022年   826篇
  2021年   1112篇
  2020年   1217篇
  2019年   1278篇
  2018年   557篇
  2017年   1228篇
  2016年   1409篇
  2015年   1597篇
  2014年   2969篇
  2013年   2984篇
  2012年   3760篇
  2011年   4042篇
  2010年   3663篇
  2009年   3538篇
  2008年   3710篇
  2007年   3494篇
  2006年   2961篇
  2005年   3110篇
  2004年   2605篇
  2003年   2467篇
  2002年   1906篇
  2001年   1521篇
  2000年   1098篇
  1999年   800篇
  1998年   732篇
  1997年   542篇
  1996年   523篇
  1995年   445篇
  1994年   381篇
  1993年   235篇
  1992年   204篇
  1991年   189篇
  1990年   173篇
  1989年   182篇
  1988年   45篇
  1987年   40篇
  1986年   36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5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周婷 《智慧健康》2022,(18):153-156
目的探究对呼吸系统重症患者进行间歇充气加压治疗(IPC)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护理效果。方法对四川省德阳市人民医院2019年1~12月收治的98例呼吸系统重症患者进行研究,抽取49例进行常规护理,列为参照组;另49例加用IPC干预,列为研究组,观察DVT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下肢DVT发生率为6.12%,低于参照组1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进行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无明显的差异变化(P>0.05),但在进行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明显优于参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呼吸系统重症患者中应用IPC治疗能够有效预防下肢DVT的发生,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治疗妊娠期合并高位肛周脓肿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沧州市中心医院诊治的100例妊娠期合并肛周脓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患者。观察组50例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对照组50例患者采用高位切开挂线术。对两组患者疼痛程度和肛门括约肌功能进行评分,评价治疗效果,并记录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创面愈合时间等情况,随访观察患者复发和并发症发生。结果观察组患者痊愈率为98.0%,对照组患者痊愈率为94.0%,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患者,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和肛门括约肌功能评分均明显降低,观察组患者相关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0%)低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2.0%),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复发率(0%)低于对照组患者复发率(16.0%),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期合并高位肛周脓肿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治疗,疗效肯定,对患者损伤小,并发症少,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衰老小鼠进行不同负荷强度的间歇性游泳运动干预对小鼠腓肠肌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方法对实验小鼠分别注射D-半乳糖和生理盐水,进行衰老造模和实验对照。将造模后的小鼠分成3组,即衰老对照(ACG)组、无负重间歇性游泳运动(NWIEG)组、负重(7%自身体重)间歇性游泳运动(WIEG)组,同时设立生理盐水注射对照(SIG)组。运动组按照运动方法运动8 w,SIG组和ACG组不进行任何规律性的运动。各组饮食、饮水及生活环境等方面保持一致。8 w后取小鼠腓肠肌,检测MDA含量、SOD活性。结果 ACG组8 w后MDA含量较SIG组显著升高(P0.05),而SOD活性较SIG组显著下降(P0.05);NWIEG组8 w后MDA含量较ACG组明显下降(P0.05),而SOD活性较ACG组明显升高;WIEG组8 w后MDA含量较ACG组有所下降,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SOD活性较ACG组有所升高,但也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8 w的无负重的间歇性游泳运动和负重(7%自身体重)间歇性游泳运动对改善小鼠腓肠肌DMA的含量及SOD的活性都有一定的效果,但相比负重运动,无负重的间歇性运动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7.
《右江医学》2019,(7):523-526
目的探讨改变股静脉穿刺置管深度在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年1月~2018年6月73例(研究组)需股静脉置管的患者增加置管深度至30 cm,与2008年6月~2012年12月的61例(对照组)股静脉置管患者进行比较,观察其置管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的置管效果比较,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一次置管成功率和留置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置管的并发症比较,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研究组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变股静脉穿刺置管的深度,使导管尖端到达下腔静脉,可以有效减少血栓的发生,对生存期<1个月的患者和有经济及维护条件限制的患者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6):3699-3700
选取深圳市龙华新区人民医院口腔科2011年3月~2013年8月收治的86例根尖周病变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通过冷牙胶侧压填充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通过热牙胶根管填充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临床方面的疗效。结果对照组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3.72%,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67%。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比较,观察组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热牙胶根管充填术治疗根尖周病变,有显著的治疗效果,极大的缓解了牙龈出血和红肿的情况,恢复效果明显,无需再次进行治疗,根管填充方法值得临床的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IPPV)在防治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梧州市人民医院RDS早产儿90例,其中男性48例,女性42例;胎龄(29.03±0.58)周;出生体质量(996.91±98.52)g;病程(3.48±0.56)h;临床分级Ⅰ级58例,Ⅱ级32例;Apgar评分(6.85±1.06)分。依据随机数字表分为NIPPV组和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组,每组45例。NIPPV组给予NIPPV治疗,NCPAP组给予NCPAP治疗,若两组治疗后不能维持患儿生命体征则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或行有创机械通气。结果NIPPV组和NCPAP组治疗12、24 h后和治疗结束时动脉血氧分压(PaO2)、氧合指数(OI)明显高于治疗前。NIPPV组治疗12、24 h后PaO2、OI明显高于NCP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IPPV组和NCPAP组治疗结束时PaO2、O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IPPV组PS使用率(22.22%vs 44.44%)、有创通气率(17.78%vs 40.00%)、氧疗时间[(71.42±7.62)h vs(85.62±9.24)h]、有创通气时间[(46.78±5.32)h vs(55.27±6.14)h]、住院时间[(30.42±3.65)d vs(35.62±3.89)d]、并发症率(31.11%vs 53.33%)明显低于NCP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IPPV可有效改善RDS早产儿通气功能,有利于减少PS使用、有创通气及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