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932篇
  免费   2852篇
  国内免费   2050篇
耳鼻咽喉   317篇
儿科学   860篇
妇产科学   130篇
基础医学   1264篇
口腔科学   778篇
临床医学   9945篇
内科学   5917篇
皮肤病学   179篇
神经病学   344篇
特种医学   1537篇
外国民族医学   60篇
外科学   6315篇
综合类   17514篇
预防医学   4668篇
眼科学   200篇
药学   8443篇
  93篇
中国医学   8924篇
肿瘤学   1346篇
  2024年   512篇
  2023年   1732篇
  2022年   1763篇
  2021年   1839篇
  2020年   1522篇
  2019年   1545篇
  2018年   795篇
  2017年   1337篇
  2016年   1545篇
  2015年   1949篇
  2014年   3207篇
  2013年   3076篇
  2012年   3979篇
  2011年   4339篇
  2010年   3793篇
  2009年   3655篇
  2008年   3885篇
  2007年   3470篇
  2006年   3367篇
  2005年   3409篇
  2004年   2697篇
  2003年   2629篇
  2002年   2129篇
  2001年   1919篇
  2000年   1583篇
  1999年   1163篇
  1998年   1055篇
  1997年   998篇
  1996年   876篇
  1995年   722篇
  1994年   610篇
  1993年   411篇
  1992年   345篇
  1991年   267篇
  1990年   232篇
  1989年   246篇
  1988年   66篇
  1987年   62篇
  1986年   50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肠易激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之一。由于多数患者的症状经过一线药物治疗后仍不能得到较好改善,许多患者为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转向选择补充与替代疗法进行治疗。然而,由于研究质量和数量的限制,大部分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补充与替代疗法并未被相关共识和指南所推荐。本文从补充与替代疗法的分类入手,从天然产品、身心治疗、传统医药3个方面就目前国内外常用的补充与替代疗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研究进行概述,以期为临床工作者和患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
新生儿呼吸系统疾病是新生儿常见疾病,也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常见原因。益生菌是通过定植在人体内,改变宿主某一部位菌群组成的一类对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近年关于益生菌与新生儿呼吸系统疾病关系的研究,成为本领域研究热点。益生菌可增强肠道免疫功能,提高新生儿全身免疫力,从而对其呼吸系统疾病的各病理及病理生理功能产生阻遏作用,达到治疗该类疾病的目的。笔者拟就益生菌的定义及种类,新生儿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及不良反应、治疗机制,以及对新生儿呼吸系统疾病治疗等最新研究现状进行阐述,旨在促进广大儿科医师更好地了解益生菌在治疗该类疾病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4.
目的分析血常规检验用于炎症性肠病患者诊断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5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35例炎症性肠病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我院同期体检健康个体35例作为对照组。从血红蛋白浓度、血小板计数、C反应蛋白水平以及平均红细胞比容和血沉几个方面对血常规进行检验,并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各项血常规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以重度患者为例)的平均红细胞比容(81.81±12.21)fL,血红的蛋白浓度(102.57±13.97)g/L,平均血小板体积为(8.46±2.86)L,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为(157.64±20.56)109L,C反应蛋白为(11.22±5.86)mg/L,血沉为(17.44±4.05),均低于观察组患者。结论综上所述,健康人群和炎症性肠病患者的血常规指标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可将血常规检验作为炎症性肠病患者早期诊断的主要方法,防止延误最佳治疗时机。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铜陵市人民医院2017年临床分离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状况。方法 对2017年1-12月临床分离菌采用纸片扩散法(KB)进行药敏试验,按CLSI 2017年版标准判读药敏试验结果,采用WHONET 5.6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临床分离细菌共3436株,其中革兰阳性菌719株,占20.9%;革兰阴性菌2717株,占79.1%。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的检出率分别为23.8%和72.3%,耐甲氧西林株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和其他测试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显著高于甲氧西林敏感株,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耐药的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和呋喃妥因的耐药率较低,屎肠球菌对氯霉素的耐药率较低,5.3%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肺炎克雷伯菌和产酸克雷伯菌)和奇异变形菌中ESBLs的检出率分别为41.4%、50.7%和19.4%。肠杆菌科细菌中克雷伯菌属和沙雷菌属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率较高,分别为37.5%和36.0%,其他菌属的耐药率低于3%。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80.3%和79.1%;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29.7%和28.4%。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中广泛耐药株的检出率分别为31.3%(171/546)、0.6%(3/508)和0.7%(3/416)。结论 本院革兰阴性菌呈增多趋势,尤其广泛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应引起高度关注,做好细菌耐药性监测,加强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和医院感染控制。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消化内科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方式。方法:根据2012到2014年我院的131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来进行探讨分析,将患者分组为两组,一组使用复方谷氨酰胺治疗,共有64例,一组使用益生菌双歧杆菌活菌胶囊治疗,共67例,两组患者每天用药4次,每次两粒,持续治疗两周,然后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来进行对比分析,复查便检结果。结果:复方谷氨酰胺患者组的显效率为47.51%,有效率为37.16%,无效为15.33%;与双歧杆菌患者组的显效率为54.74%,有效率为39.42%,无效则为5.84%,两组显效率和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但双歧杆菌患者组的显效率和有效率更高。结论:临床中为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使用双歧杆菌治疗具有比较可靠的效果,临床中患者得到的治疗效果突出,对比复发谷氨酰胺的有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8.
9.
目的:分析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需手术治疗胃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研究组术后48小时通过空肠管开始进行肠内营养;对照组在术后7天完全采用肠外营养支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术后平均住院日、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营养状况、术后并发症等。结果:研究组较对照组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短、平均住院日少、术后治疗费用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较为科学的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能够帮助胃癌术后患者胃肠道功能快速恢复,减少平均住院日,降低治疗费用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是一种值得推广的胃癌术后营养支持方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的原因及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01—2018-12间920例行直肠癌前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吻合口漏发生率为6.1%(56/920)。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男),BMI指数≥28 kg/m~2,肿瘤下缘距肛缘7 cm,合并糖尿病,肿瘤≥5 cm,营养不良风险评分≥3分,均是影响吻合口漏发生的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下缘距肛缘7cm,营养不良风险评分≥3分,是影响吻合口漏的独立因素。结论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的发生是多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对低位直肠癌及营养不良患者,应警惕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