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159篇
  免费   2662篇
  国内免费   823篇
耳鼻咽喉   73篇
儿科学   61篇
妇产科学   92篇
基础医学   399篇
口腔科学   168篇
临床医学   2782篇
内科学   1818篇
皮肤病学   192篇
神经病学   128篇
特种医学   336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654篇
综合类   10313篇
预防医学   2566篇
眼科学   83篇
药学   5268篇
  38篇
中国医学   27499篇
肿瘤学   171篇
  2024年   419篇
  2023年   1340篇
  2022年   995篇
  2021年   1341篇
  2020年   1228篇
  2019年   1242篇
  2018年   603篇
  2017年   1235篇
  2016年   1250篇
  2015年   1426篇
  2014年   2607篇
  2013年   2254篇
  2012年   2740篇
  2011年   3214篇
  2010年   2806篇
  2009年   2645篇
  2008年   2771篇
  2007年   2482篇
  2006年   2281篇
  2005年   2305篇
  2004年   2059篇
  2003年   2161篇
  2002年   1755篇
  2001年   1545篇
  2000年   1218篇
  1999年   1026篇
  1998年   982篇
  1997年   844篇
  1996年   866篇
  1995年   707篇
  1994年   609篇
  1993年   395篇
  1992年   322篇
  1991年   255篇
  1990年   248篇
  1989年   218篇
  1988年   71篇
  1987年   49篇
  1986年   44篇
  1985年   35篇
  1984年   2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58年   10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通过网络药理学的方法进行预测,再深一步进行动物实验验证来研究柴胡疏肝散治疗CAG的作用机制。方法 首先在TCMSP数据库中检索柴胡疏肝散的所有活性成分与药物靶点;通过收集PharmGkb、OMIM、GeneCards和DrugBank数据库中收录的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相关靶点。将药物靶点与疾病靶点进行映射筛选出交集靶点,将得到的交集靶点构建PPI网络与活性成分-共同靶点网络,并对其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最后利用Vina软件进行分子对接实验验证,并通过免疫印迹法验证柴胡疏肝散对两种受体蛋白EGFR和STAT1的影响。结果 最终筛选得到柴胡疏肝散活性成分104个,潜在靶点238个,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交集靶点52个;GO与KEGG富集分析分别得到2166条目和148条目,主要涉及到JAK-STAT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EGFR、STAT1两个靶点能够与核心活性成分能够自发结合成较为稳定的构像;免疫印迹法实验证明柴胡疏肝散能够降低大鼠胃黏膜组织EGFR和STAT1蛋白表达。结论 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实验验证,发现柴胡疏肝散可能通过调节EGFR和STAT1蛋白表达来共同调控胃黏膜细胞增殖与凋亡,进而发挥着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效果,为深入进行柴胡疏肝散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作用机制研究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夏靖  倪诚 《天津中医药》2019,36(12):1149-1152
中医对于脂溢性脱发,传统多按"血热风燥""血虚风燥""湿热""肝肾不足"等分型论治,虽能取得一定的临床疗效,暂时缓解病情,但难以根治,给患者带来困扰。倪诚教授根据国医大师王琦教授所提出的"肤-体相关论""体质可调论",认为湿热体质是脂溢性脱发发病的主要土壤,指出瘀浊蛀发是脂溢性脱发的病机要点,治疗上以清利湿热调体治本、凉血活血为主、佐以滋养肝肾,方用茵陈蒿汤合升降散加减配合外洗经验方,从标本兼顾、分期论治、内服外洗等方面治疗脂溢性脱发,在临床上取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张艺嘉  樊珂  崔小数  曹珊 《中医学报》2020,35(9):1908-1912
中医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具有良好的实践基础和应用前景,治疗方法可归于四类,即活血化瘀、化痰调脂、痰瘀同治、扶正祛邪,研究者辨证施治,多在临床上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目前研究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中医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临床研究重复性差,缺乏大样本、多中心、高质量的临床研究及系统深入的实验研究;其次,对专家经验方及中药复方研究不够深入,临床药效物质基础不明确,缺乏对其作用机制的深入挖掘;再次,目前的研究不够系统和全面,主要集中在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的研究,对斑块易损性研究相对较少。针对上述问题,今后应加强中医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及临床研究,为治疗提供更加明确的理论依据和临床证据;同时,建立具有中医特色的研究模式,以中医宏观辨证理论为指导,利用现代医学技术,参考现代中药药理实验结果选药组方,扩大辨证选药思路,加强对中药方剂配伍规律的研究,以及对其有效成分的分离提取、鉴定和作用机制研究,并将传统组方理论与针对发病机制的对病治疗相结合,多角度、多层次探索中医药的作用机理。此外,应不断深入探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并结合细胞工程、分子生物学及基因科学,积极研究中医药的药效学基础和机制。  相似文献   
4.
春寒料峭,身体虚弱的老年人容易外感风寒显气而感冒,需要发汗散寒,增强免疫力。近期我们研究了一道汤,定名为“四君子汤”。即选择大葱须、大蒜(含皮、茎)、香菜根、菠菜根制成烹饪用的基础汤,然后用它做菜、做饭、做膳食用汤。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中医古籍中有关升降散论述的文献梳理,全面探讨其内涵。本方是在大黄、僵蚕为雏形的基础上增加蝉蜕、姜黄而成方,几经易名,终在杨璿《伤寒瘟疫条辨》中为后人所熟知。本方广泛用于治疗瘟疫,以丸剂、散剂为主,方便携带,便于服用;重用大黄旨在祛邪、逐秽;应用时视人之体质强弱和量其毒之轻重而判断用药多寡,并辅以米酒、生蜜等以顾护正气。杨璿将其由治疗“热疫”的专方扩展为治疗“表里三焦大热”的通用方剂,扩大了本方治疗疾病范围。  相似文献   
6.
高血压是中老年常见病,未得到控制的高血压最终结局大都会导致中风或心梗,还会诱发2型糖尿病、肾病等严重并发症,甚至突然猝死。因此,高血压被世界卫生组织视为“沉默的杀手”。高血压治疗除服用降压、调脂等药物外,改变不良生活方式,诸如合理膳食、规律运动、减压等综合措施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7.
<正>贾六金主任医师为第三批、第五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医五十余载,治学严谨,经验丰富。我有幸随贾老师继承学习,受益良多。平胃散源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方药组成为苍术、厚朴、陈皮、甘草、生姜、大枣,蕴苦温燥湿、行气化湿于中,奏燥湿运脾、行气和胃之功,是治疗里湿的祖方、基础方。小儿五脏之中脾常不足,脾弱易伤,外感邪气、饮食所伤,致脾失健运,水谷水液不能转输布散,水湿内停,故《素问·至真要大论》谓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CGMCC No.8730冠突散囊菌标准化发酵的金花黑茶对大鼠体重和血脂的影响。方法 (1)蛋黄乳剂模型:4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和阴性对照组每日灌胃蒸馏水、其他组每日灌胃低中高(100、500、2500 mg/kg 3个剂量金花黑茶提取物。11 d后禁食并腹腔注射蛋黄乳剂,第12 d采血测血脂,实验期间定期记录体重。(2)高脂饲料模型: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组饲喂普通饲料,其他组饲喂60 kcal%高脂饲料,空白和阴性对照组每日灌胃蒸馏水、其他组每日灌胃低中高(75、250、750 mg/kg3个剂量金花黑茶提取物。定期记录体重、摄食量和能量摄入,第1、9周末禁食采血测血脂,第9周末取肾周及附睾周脂肪垫,计算体脂比。结果 (1)灌胃12 d后,2500 mg/kg剂量组大鼠的体重和血清甘油三酯水平显著低于蛋黄乳剂模型组(P0.01)。(2)灌胃9周后,250、750 mg/kg剂量组大鼠的体重和血清甘油三酯水平显著低于高脂饲料模型组,且摄食量、体脂比均降低(P0.01)。结论 CGMCC No.8730冠突散囊菌标准化发酵的金花黑茶提取物对SD大鼠有控制体重、降低血清甘油三酯的功效。  相似文献   
9.
10.
经脉包括经(气)络和血(脉)络,清代周学海《读医随笔》将气络末端称为"气之细络",脉络末端称为"血之细络"。心之气络涵盖心脏起搏与传导系统等广泛调控机制,心之脉络涵盖冠状动脉循环系统,心之气络与脉络相互协调,营卫相偕而行,共同维持心脏正常功能。各种致病因素导致营卫异常而发为心律失常,基于脉络学说营卫理论"损其心者,调其营卫"(《难经·十四难》)治疗原则指导心律失常辨证论治,同时充分结合现代致病因素和致病特点,分别选用调节卫气营血之方药,标本兼治,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