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282篇
  免费   3937篇
  国内免费   2016篇
耳鼻咽喉   110篇
儿科学   621篇
妇产科学   360篇
基础医学   2454篇
口腔科学   438篇
临床医学   29890篇
内科学   6983篇
皮肤病学   644篇
神经病学   1452篇
特种医学   4696篇
外国民族医学   50篇
外科学   10813篇
综合类   40514篇
预防医学   8117篇
眼科学   1311篇
药学   19516篇
  190篇
中国医学   10074篇
肿瘤学   1002篇
  2024年   510篇
  2023年   1918篇
  2022年   1852篇
  2021年   2551篇
  2020年   2638篇
  2019年   2627篇
  2018年   1219篇
  2017年   2569篇
  2016年   2768篇
  2015年   3396篇
  2014年   6794篇
  2013年   6884篇
  2012年   8911篇
  2011年   9882篇
  2010年   9259篇
  2009年   8712篇
  2008年   9368篇
  2007年   8534篇
  2006年   7575篇
  2005年   7770篇
  2004年   6023篇
  2003年   5204篇
  2002年   4114篇
  2001年   3480篇
  2000年   2509篇
  1999年   1992篇
  1998年   1901篇
  1997年   1722篇
  1996年   1442篇
  1995年   1171篇
  1994年   937篇
  1993年   545篇
  1992年   549篇
  1991年   517篇
  1990年   470篇
  1989年   445篇
  1988年   122篇
  1987年   128篇
  1986年   91篇
  1985年   54篇
  1984年   38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65年   2篇
  1958年   6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2.
周婷 《智慧健康》2022,(18):153-156
目的探究对呼吸系统重症患者进行间歇充气加压治疗(IPC)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护理效果。方法对四川省德阳市人民医院2019年1~12月收治的98例呼吸系统重症患者进行研究,抽取49例进行常规护理,列为参照组;另49例加用IPC干预,列为研究组,观察DVT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下肢DVT发生率为6.12%,低于参照组1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进行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无明显的差异变化(P>0.05),但在进行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明显优于参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呼吸系统重症患者中应用IPC治疗能够有效预防下肢DVT的发生,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3.
下肢静脉溃疡是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主要发生在小腿下端1/3部位,多见于内踝、足靴区及胫前,病程较长,愈合较为缓慢,且表现出反复发作特点,已成为目前临床治疗的一个难点。除积极治疗之外,对下肢静脉溃疡伤口的护理也至关重要。随着伤口护理研究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注重对下肢静脉溃疡患者伤口的护理。文章就近年来下肢静脉溃疡伤口特点及护理干预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5.
许澈  王剑锋  吴姜雪 《眼科》2020,(1):77-78
一例原发性脾恶性淋巴瘤患者术后突发视力障碍,眼底及OCT检查双眼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视盘水肿,腰椎穿刺显示颅内压增高,行脑室腹腔分流术颅高压解除后,CRVO及视盘水肿逐渐消失,但最终双眼视力丧失。双眼CRVO考虑与颅高压及淋巴瘤所致的血液流变学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6.
7.
8.
全膝关节置换术是目前治疗终末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功能、术后膝关节疼痛与术后下肢力线有着密切的关系。目前膝关节置换术下肢对线方式主要采用机械力学对线方法,该方法可以改善膝关节功能,但是有部分患者也会产生术后膝关节的疼痛、活动受限等并发症,导致术后患者满意度较差。近些年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运动力学对线技术并应用于临床。运动学对线技术旨在重建患者的解剖结构,将膝关节假体运动轴与膝关节生理性运动轴保持一致,减少膝关节周围软组织和韧带的松解,实现膝关节生理性运动。该文就运动力学对线方法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IVAP)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0月-2018年12月IVAP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2019年1月-2019年3月品管圈活动干预后IVAP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品管圈活动干预后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IVAP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导管堵塞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33%(1/30)。对照组感染4例,血栓2例,导管堵塞4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3.33%(10/3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对优质服务、技术水平、关怀、出院指导、护理总满意度评分分别为(42.39±5.27)分、(31.49±4.32)分、(22.25±4.69)分、(20.26±4.91)分、(112.24±10.38)分;对照组分别为(38.65±4.91)分、(28.68±4.26)分、(19.96±4.30)分、(19.94±4.63)分、(103.37±10.12)分;观察组对优质服务、技术水平、关怀、出院指导、护理总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通过品管圈活动干预后的护理措施明显降低IVAP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术前应用乌司他丁对下肢关节置换患者手术后肺部感染、谵妄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于成都军区总院接受治疗的216例下肢关节置换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108例,试验组于术前应用乌司他丁加入100 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静脉滴注。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肺部感染情况和谵妄发生情况,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率为5.56%,住院时间为(12.14±3.67)d,均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2.22%和(15.37±2.98)d(P<0.05);试验组患者手术完毕与手术后24 h的意识混乱评估方法(Consciousness Assessment,CMA)、术后谵妄(Postoperative Delirium,PD)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试验组患者手术完毕的神经胶质细胞(Neuroglia Cell,S100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24 h的S100β、IL-6、IL-1β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术前应用乌司他丁可以降低下肢关节置换患者的术后肺部感染率和谵妄发生率,同时能够有效降低炎性因子的水平,对患者的预后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