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5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哺乳动物细胞表达的乙肝表面抗原(HBsAg),可分泌至胞外,正确糖基化,已成为理想的表达系统,其中提高表达水平后选择合适的表达体系是当前这一领域的研究热点。可采用强启动子及扩增HEsAg基因拷贝数的方法提高整合性载体系统的HBsAg基因的表达水平;非整合性基因载体(如BPV)也广泛应用于HBsAg基因的表达中;利用热休克蛋白启动子hsp70及昆虫细胞多角体蛋白启动子表达HBsAg是最新的研究进展;牛痘病毒载体是制备HEsAg的一个独特的研究方向。由于pre—S_2编码的55氨基酸顺序台聚人血清白蛋白(PHSA)受体,对病毒的消除起关键作用;另外还含抗原决定簇,与S-抗原的抗原决定簇同时免疫效果更好,因此制备含PHSA受体与HBsAg的多肽是今后乙肝疫苗制备的发展方向。除重组乙肝疫苗外,第三代的乙肝疫苗——合成肽疫苗,以及第四代的乙肝疫苗——抗独特型抗体疫苗,其研究工作正在迅速展开。  相似文献   
2.
成人慢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骨髓巨核细胞的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70例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根据其常规骨髓涂片检查及巨核细胞(MK)标化计数分为MK增高38例,MK正常24例和MK降低8例3组。结合骨髓切片免疫图像分析和巨核祖细胞体外培养,对ITP患者的巨核细胞及临床预后进行了研究,发现:MK增高组骨髓各阶段MK增多,爆式巨核细胞集落(BFU-MK)及巨核祖细胞集落(CFU-MK)正常。MK正常组前原始及原始MK偏低,BFU-MK降低。MK降低组各阶段MK减少,BFU-MK,CFU-MK显著降低。临床上MK增高组对泼尼松疗效较好,而MK正常组和MK降低组的治疗效果差。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半乳糖化白蛋白磁性阿霉素纳米粒(Gal-MADM-NP M)在体外对人肝癌细胞系HepG2的杀伤作用。方法应用光镜、电镜下的形态学观察,DNA电泳以及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杀瘤活性。结果 形态出现明显改变,电镜证实出现细胞凋亡;白蛋白磁性阿霉素纳米粒联合磁场(MADM-NP M)组和半乳糖化白蛋白阿霉素纳米粒(Gal-ADM-NP)组抑制率及半数抑制率剂量相似(P>0.05),Gal-MADM-NP M组抑制率明显提高,半数抑制剂量明显降低(P<0.01)。结论MADM-NP M、Gal-ADM-NP、Gal-MADM-NP都具有明显抑制体外培养肝癌细胞生长增殖的作用。Gal-MADM-NP M对人肝癌细胞杀伤作用较性MADM-NP及Gal-ADM-NP为强,作用机制可能与半乳糖配体的特异性介导和人肝癌细胞上半乳糖受体的识别内吞作用及联合外磁场有关。  相似文献   
4.
1病例简介 冯某,女,21岁,已婚,因停经9月余,下腹疼痛不适11h于2006年2月513入院。末次月经时间为2005年5月1513,预产期2006年2月22日,G4P0。查体:生命征正常,心肺听诊正常,腹隆起如孕足月大小,肝脾触诊不满意,脊柱四肢及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专科检查情况:宫高33cm,腹围96cm,胎头位,半入盆,跨耻征阳性,有不规则宫缩,胎心率146次/min,律齐,宫口开大1cm,S^-3,胎膜未破。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组分组合对心脑血管疾病(CVD)的预测能力。方法应用美国Fram-ingham Risk Score(FRS)和中国人群的心血管病综合危险度简易评估工具——缺血性心血管病(ischemic cardiovasculardiseases,ICVD)两种模型分别对CVD事件做出预测,并比较不同MS组分组合人群CVD事件的危险度。结果 MS的4种组分同时存在时CVD发病风险最大,其FRS和ICVD预测CVD的绝对风险中位数分别为14.0%和10.3%。MS组CVD 10年发病绝对风险均高于MS高危组和对照组(P<0.01),FRS模型预测MS组中危及高危能力高于ICVD模型(P<0.05),特别是>60岁MS患者。结论 FRS和ICVD两个模型均可以区分不同人群CVD的危险度,FRS模型长于对中危、高危人群CVD的预测,而ICVD模型长于对低危人群CVD的预测。从而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危险因素控制策略、减少CVD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硒-甲基硒代半胱氨酸(MSC)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 不同浓度MSC培养液(12.5、25.0、50.0、100.0、200.0 μmol/L)作用于MDA-MB-231细胞24、48 h,噻唑蓝法检测MSC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Hoechst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形态;试剂盒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变化。结果 MSC对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与对照组比较(100±0.00%),200 μmol/L MSC处理24、48 h细胞生存率[分别为(64.15±2.81)%、(42.57±2.25)%]明显下降(P<0.01),呈剂量和时间效应关系;Hoechst染色结果显示,高剂量MSC组细胞可见明显染色质凝聚现象;与对照组[SOD (82.47±1.99)、GSH-Px (46.69±0.55) U/mgprot、MDA (5.80±0.11)μmol/mgprot]比较, 200 μmol/L MSC处理组细胞24 h时,细胞内SOD、GSH-Px活力[分别为(20.99±3.03)、(22.00±0.75) U/mgprot]明显下降,MDA含量[(36.20±0.25)μmol/mgprot]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同剂量MSC作用MDA-MB-231细胞48 h时,细胞内氧化应激指标变化趋势与作用24 h时趋势相同。结论 MSC能够抑制乳腺癌细胞MDA-MB-231的增殖,诱导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细胞内氧化应激状态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7.
8.
黄秋肾  蔡岩秋 《工企医刊》1995,8(4):160-160
面肌痉挛是临床常见病,为陈发性不规则的半侧面部肌肉不自主的抽搐,其发病原因不详,少数为面神经麻痹后遗症所致。笔者自1992年以来,用穴位注射加耳压的方法治疗面肌痉挛61例,收到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产后出血3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后出血是产科的常见并发症,为我国孕产妇重要死亡原因之一,在我国仍居首位,尤其在我国农村地区,产后出血的发生率较高,农村死于产科出血的孕产妇病例占全国死于产科出血病例的80.0%以上,故目前防治产后出血是产科工作的重点。通过回顾性地对2005年7月至2007年7月两年间本院共收治39例产后出血的原因,多方面地找出防治产后出血的方法,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