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 评估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实施互联网+预防接种家长课堂项目的实施效果,为该区预防接种的宣传和健康教育积累经验.方法 2020年12月-2021年1月,调查对象通过扫描二维码,连接第三方电子平台免费观看预防接种相关视频课,课后开展问卷调查,统计听课率、问卷填写率、准确率和课后满意率.结果 本次调查甘州区参加互联网+预防接种知识家长教育课堂项目的37个接种点,其中城区接种点20个、乡(镇)接种点17个.参与扫码的儿童监护人及孕妇2 082人,听课人数1 476、听课率70.89%,乡(镇)地区人员听课率高于城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9.390,P<0.05);参与课后问卷调查1 177人,问卷填写率56.53%、正确率81.31%;乡(镇)人员问卷填写率高于城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960,P<0.05);乡(镇)人员的课后满意率和城区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20,P>0.05);项目实施后的问卷正确率(81.31%)高于实施前(52.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3.623,P<0.05),说明家长通过教育课堂,明显地提高了预防接种的知晓率.结论 互联网+预防接种家长课堂项目有利于预防接种工作的顺利开展,可以提高人群疫苗知晓率,促进入们疫苗接种的行为,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明确张掖市甘州区麻疹流行现状和流行病学特征,制定有效的防治策略,为消除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监测报表和全国麻疹监测系统(MSS)的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并利用Excel和EPI info 6.0软件对监测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93-2010年全区共报告麻疹1189例,男女性别比为1.49∶1,平均发病率13.82/10万;前5位的发病地区占总发病数的87.62%;流动人口占发病总人口的14.48%;甘州区麻疹流行有明显周期性,平均每隔4年流行一次,发病率出现"双向移位"现象。结论甘州区流动人口(外县区)麻疹发病位居全部发病的第二位,提示流动人口仍是甘州区麻疹防控的难点;甘州区麻疹流行特征已经转变为"双向移位",应及时调整麻疹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国产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疫苗(MMR)疫苗和$79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获取相关临床文献。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并使用RevMan4.2.8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检索到符合Meta分析的临床对照研究文献4篇,样本量1586例,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全身发热事件发生率分析有统计学意义,国产MMR疫苗高于进口MMR疫苗,全身皮疹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国产和进口MMR及国产S79疫苗流行性腮腺炎病毒HI抗体阳转率和保护性抗体阳转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安全性方面,国产MMR疫苗全身发热事件的发生率高于进口MMR疫苗,全身出疹发生率与进口MMR疫苗相同;在免疫原性方面,国产MMR疫苗及S79疫苗与进口MMR疫苗相同。由于本系统评价纳入的文献质量较低、数量较少,且有些文献病例数较少,因此有待纳入更多设计合理、执行严格的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对照研究文献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5.
[目的]分析兰州市2009~2010年食管癌发病情况。[方法]对兰州市肿瘤登记处上报的2009~2010年肿瘤登记数据进行评估,计算食管癌粗发病率、中标率、世标率等指标。人口标准化率根据中国2000年人口结构和Segi’s世界人口结构进行调整。[结果]2009~2010年兰州市食管癌粗发病率为8.73/10万(男性发病率13.38/10万,女性发病率3.41/10万)。兰州市男性食管癌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χ2=117.29,P<0.01)。50~岁以后各年龄组食管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结论]兰州市食管癌发病率呈增长趋势,50岁以上人群是食管癌防治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李顺承  薛华  苏焰  孙宏  赵锋辉 《疾病监测》2010,25(10):816-819
目的掌握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传染病发病情况。了解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查找传染病网络直报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一步提高工作质量。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方法对全区150家医疗机构开展漏报调查。结果共抽查全区医疗机构1-10月乙、丙类传染病14种541例,总漏报率为13.68%、迟报率为3.64%、报卡完整率为90.02%、准确率为94.46%及两卡一致率为90.91%。丙类传染病漏报率高于乙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甲型病毒性肝炎、甲型H1N1流感、麻疹及包虫病未发现漏报,未分型肝炎、风疹、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性腹泻、菌痢及肺结核等是漏报率较高的病种,风疹是迟报最多的病种。乡镇卫生院是传染病报告质量最高的医疗机构,村卫生所最差。不同级别医疗机构门诊、住院部及化验室漏报、迟报程度不同。绝大多数的漏报、迟报是由临床医生造成的。结论 2009年张掖市甘州区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工作质量较前几年有较大提高,略好于全国平均水平。认真落实制度和措施,加强督导和培训是提高传染病报告工作质量的根本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不同灭蟑方法对甘州区室内蟑螂的杀灭效果。方法在甘州区选择蟑螂危害较重的4栋居民楼,采用不同的灭蟑方法进行现场杀灭,并在灭前、灭后7 d、30 d用粘捕法测定蟑螂密度。结果滞留喷洒、胶饵、滞留喷洒和胶饵联合使用、1%毒力岛杀蟑饵剂的7 d杀灭率分别为72.07%、60.50%、82.34%、90.76%;灭后30 d杀灭率分别为66.67%、76.83%、91.49%和95.28%。结论采用联合用药和1%毒力岛杀蟑饵剂的杀灭率效果明显高于单一用药方式,且1%毒力岛杀蟑饵剂安全、高效,蟑螂不易产生抗药性,可作为甘州区室内灭蟑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季节周期回归模型在肺结核预测方面的应用.方法 收集2005~2010年肺结核的发病资料,利用Excel软件建立季节周期回归模型,对肺结核的发病率进行预测.结果 肺结核的发病与时间序列存在明显的长期趋势,符合用季节周期回归模型进行发病趋势预测的条件;通过模型分析,预测出2011年1~3月份的发病率分别为293.07/10万、229.22/10万和362.89/10万.结论 利用Excel软件建立季节周期回归模型预测肺结核的发病,简单实用,值得在基层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偏头痛的系统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系统评价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偏头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2007年第3期)、EMbase(1974—2007.6)、PubMed(1966~2007.6)、VIP(1989~2007.6)、CNKI(1979~2007.6)和CBMdisc(1978~2007.6),收集养血清脑颗粒与西比灵(氟桂利嗪)比较治疗偏头痛的所有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或半随机对照试验,按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评价纳入研究质量,并使用RevMan4.2.7软件对纳入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8个研究,包括5个RCT,3个半随机对照试验。Mata分析结果显示,养血清脑颗粒与西比灵比较,其总有效率[RR=1.07,95%CI(1.00,1.15),P=0.06]、头痛持续时间[WMD=1.33,95%CI(-0.87,3.52),P=0.24]、头痛发作次数[WMD=0.93,95%CI(-1.00,2.86),P=0.3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一个研究报告,养血清脑颗粒与西比灵比较,两组脑部ACA[WMD=3.70,95%CI(-3.46,10.86)]、MCA[WMD=0.60,95%CI(-10.37,11.57)]、ICA[WMD=3.40,95%C1(-4.35,11.15)]、DCA[WMD=-2.30,95%CI(-9.52,4.9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偏头痛有效,在总有效率、头痛持续时间、脑部血流量方面与西比灵疗效相似,但按现有证据,尚不能认为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偏头痛优于西比灵。由于本系统评价纳人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较低,且例数较少,因此尚需开展更多设计合理、执行严格的多中心大样本且随访时间足够长的随机对照试验验证其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系统评价全世界关于抗环瓜氨酸肽抗体诊断类风湿关节炎的文献质量,了解抗环瓜氨酸肽抗体诊断试验的方法学质量,并分析偏倚产生的来源和异质性产生的原因,为未来的临床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1966~2008.4)、EMbase(1974~2008.4)、Cochrane Library(2008年第3期)、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78~2008.4)、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1994~2008.4)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4~2008.4),手工检索相关期刊,全面收集抗环瓜氨酸肽抗体诊断类风湿关节炎的文献,应用QUADAS评价标准评价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结果最终纳入195篇文献,其中英文69篇,中文126篇。纳入文献对疾病谱组成人群描述较好,部分文献参照偏倚、多重参照偏倚、金标准解读偏倚发生的可能性较小,但对待评价试验的实施报告较差,故疾病进展偏倚、试验解读偏倚、临床解读偏倚发生的可能性较大,有1篇研究出现了无法解释的中间试验结果,1篇研究无法确定部分实验结果的报道情况。英文文献在偏倚控制和报告质量上略好于中文文献。结论纳入文献的偏倚主要来源于待评价试验解读结果和临床解读结果时未实施盲法,整体文献报告质量较差。未来研究应严格按照诊断性试验报告标准(STARD)来报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