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2.
目的:观察乳腺康注射液联合维生素E治疗乳腺增生症的疗效。方法:选择乳腺增生症病人160例:乳腺康注射液+维生素E治疗60例(RXK+VitE组),乳腺康注射液+三苯氧胺治疗50例(RXK+TAM组),单纯采用乳腺康注射液治疗50例(RXK组)。比较各组疗效和副作用情况。结果:RXK+VitE组总有效率(92%)优于RXK组(7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RXK+VitE组治疗的毒副作用明显小于RXK+TAM组(P<0.01)。结论:乳腺康注射液联合维生素E治疗乳腺增生症的毒副作用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乳腺癌影像学诊断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献报道,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均呈上升趋势。现就乳腺癌的影像学诊断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乳腺癌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的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78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标本中VEGF-c的表达,以活检证实的30例乳腺良性病变作为对照组,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乳腺癌伴淋巴结转移的患者VEGF-c表达率为70.0%,ER阴性者VEGF-c表达率为73.2%,其5年生存率低于VEGF-c阴性患者;VEGF-c的表达与肿瘤大小及患者年龄无关。结论 VEGF-c在乳腺癌中的高表达可能是肿瘤发生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其表达的蛋白产物可作为临床上乳腺癌诊断、治疗、预后判断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5.
乳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病死率仅次于肺癌居第2位,且发病率呈直线上升趋势。上海市统计结果显示,乳癌发病率已从1972年的17/10万上升至1993年的87/10万;北京地区乳癌已占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的首位;在美国乳癌占女性死亡原因的第2位。因此,及时、正确的诊断是提高乳癌生存率、降低其病死率的关键。本文对乳癌的诊断问题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栾晓东  盖延红  慕强  王启堂  王炳高 《河北医药》2012,34(15):2287-2289
目的 分析乳腺癌中人类表皮生长因子-2(HER-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及HER-2与VEGF-c的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78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标本中HER-2、VEGF-c的表达,结合淋巴结转移状况进行分析.结果 乳腺癌伴淋巴结转移的患者HER-2的表达率为66.0%,VEGF-c的表达率为70.0%,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VEGF-c的表达率为70.5%,与无转移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ER-2、VEGF-c的阳性表达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HER-2的阳性表达与VEGF-c的阳性表达呈正相关,HER-2、VEGF-c可作为判断乳腺癌预后的一个良好指标,并可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7.
摘 要:[目的] 探究防己诺林碱对三阴性乳腺癌抗肿瘤机制。[方法] MTT法检测防己诺林碱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的抑制率,计算IC50;细胞流式实验观察防己诺林碱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的凋亡影响;Western blot法探究防己诺林碱对Smo及Gli1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防己诺林碱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BT549的活力有影响,IC50值为8.99μmol/L。随着防己诺林碱浓度升高细胞凋亡率增加,三阴性乳腺癌细胞BT549通路Hedgehog中的Smo、Gli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FAN可以抑制肿瘤的生长。[结论] 防己诺林碱可通过下调细胞凋亡相关信号通路Hedgehog来影响三阴性乳腺癌细胞凋亡,同时影响三阴性乳腺癌肿瘤的生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防己诺林碱(FAN)对三阴性乳腺癌(TNBC)的抗肿瘤机制.方法 体外细胞培养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Alamar-Blue法检测FAN对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的半抑制浓度(IC50);6孔板检测细胞迁移情况;细胞流式技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磷脂酰肌醇-3羟基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类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及磷酸化PI3K、AKT、mTOR蛋白表达.结果 FAN可抑制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的活力(IC50为6.25μmol/L),抑制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的迁移能力,且随着FAN浓度升高,抑制作用明显.FAN可以诱导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凋亡,且随着FAN浓度升高,细胞凋亡率增高,同时FAN还可以下调PI3K、AKT、mTOR及磷酸化PI3K、AKT、mTOR蛋白的表达,随药物浓度的升高,其蛋白表达降低.结论 FAN可通过下调TNBC MDA-MB-231细胞凋亡PI3K/AKT/mTOR信号通路,抑制TNBC细胞的增殖、迁移,诱导细胞凋亡,可能具有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钼靶影像下乳腺癌生物学特征对保乳术切缘状态的影响。方法120例Ⅰ~Ⅱ期可扪及肿块的乳腺癌患者根据钼靶影像学表现分为肿块组、钙化组、肿块伴钙化组、不对称致密组和结构扭曲组。手术切除病灶范围采用距离肿物边缘1 cm,术中快速病理确定初始切缘状态,石蜡病理证实切缘状态及肿瘤分型,分析乳腺癌钼靶影像特征与保乳术切缘状态的关系。结果 保乳术的初始切缘状态与肿瘤大小、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雌激素受体状态、孕激素受体状态及HER-2表达等临床病理特征无关,而与脉管内有无癌栓有关(P<0.05);脉管内有癌栓者的切缘阳性率为26.3%(5/19),高于脉管内无癌栓的6.9%(7/101)。5组患者保乳术初始切缘状态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1),但当包含两种及以上肿瘤类型时,乳腺癌钼靶影像特征与切缘状态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 行保乳术的乳腺癌患者术前应用钼靶影像评估手术切缘状态时,需要根据肿瘤影像学特征判断可能存在的病理类型,以便降低切缘阳性的概率。  相似文献   
10.
线栓法制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的改进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①目的建立一种理想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MACO)再灌注动物模型。②方法成年健康雄性Witar大鼠110只,分别应用Zea Longa法、刘亢丁法和改良法建立MACO模型各35只,假手术组5只。利用行为学测试、四氮唑(TTC)染色对各种方法进行评价。③结果改良法的手术时间短、动物死亡率低、神经缺失体征明显、梗死灶固定。④结论改良线栓法是制备MACO再灌注动物模型的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