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3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复制失血性休克模型,采集休克前后及缺血──再灌流后颈动脉血液样本,利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血浆TXB2和6—keto—PGF1α含量变化。结果显示休克以及再灌后血浆TXB2和6—keto—PGF(1α)明显高于休克前水平(P<0.01或P<0.05),但再灌期与休克期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TXB2/6—keto—PGF(1α)比值于休克及再灌后下降(P<0.05),但再灌期与休克期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将休克前后、休克与再灌后血浆TXB2和6—keto—PGF1α的变化进行分析,两者无相关性(分别为r=0.1666和r=—0.4409)。本研究表明,单纯的输血输液不能明显地改善休克状态。至于休克及再灌后PGI2变化的机理及其在休克中的作用,值得重新认识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2.
放射性肝纤维化过程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经^60Coγ线照射大鼠肝区,通过光镜、电镜和图像分析仪、宣研究了照后1年肝脏的病理改变。结果表明,30Gy组在照射后1年内逐渐发生了放射性肝纤维化病变。在肝纤维化发生过程中,肝细胞内糖原颗凿含量进行性减少,间质中胶原纤维含量进行性增加,网状纤维于照射1-3个月呈进行性增加。  相似文献   
3.
摘要:目的:分析接受IVF-ET治疗蒙古族与汉族女性主要临床及实验室指标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接受IVF助孕新鲜胚胎移植2597个周期与冻融胚胎移植2611个周期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女性民族不同分为新鲜胚胎移植蒙古族组302个周期、新鲜胚胎移植汉族组2295个周期;冻融胚胎移植蒙古族组320个周期、冻融胚胎移植汉族组2291个周期,分别统计新鲜胚胎移植与冻融胚胎移植中民族差异对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 结果:新鲜胚胎移植中,蒙古族就诊患者原发不孕比例、优质胚胎率高于汉族患者,蒙古族患者和汉族患者在活产率、临床妊娠率、囊胚率、胚胎种植率、卵裂率和受精率上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冻融胚胎移植中蒙古族患者与汉族患者在活产率、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蒙古族和汉族女性患者接受辅助生殖助孕后,胚胎移植后妊娠结局无显著性差异,民族差异不影响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氨氯地平与非洛地平缓释剂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每日1次服药对24小时动态血压的影响;并对比药物漏服对血压控制的影响。方法:76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被随机、双盲分成两组,分别每日口服1次氨氯地平5~10mg(Ⅰ组)或非洛地平缓释剂5~10mg(Ⅱ组),治疗12周,并用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评价用药前后24小时血压变化情况及漏服48小时的血压变化。结果:氨氯地平治疗组舒张压降低15.1mmHg(治疗末为84.8mmHg),非洛地平缓释剂治疗组舒张压降低15.3mmHg(治疗末为85.0mmHg)。总有效率Ⅰ组病人为83.8%,Ⅱ组为87.9%(P=NS)。在药物的初始剂量下即能达到有效血压控制的病人数Ⅰ组为76%,Ⅱ组为52%(P<0.01)。药物漏服24和48h后,Ⅰ组临床血压仍低于140/90mmHg,24小时动态血压与漏服前相比无显著性差异,而Ⅱ组的临床血压高于140/90mmHg,临床血压和24小时动态血压与漏服前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两治疗组的副作用发生率均较低。结论:氨氯地平与非洛地平缓释剂均能有效降低轻、中度高血压病人的血压,安全、疗效可靠,病人耐受性好,但漏服试验表明漏服24与48h氨氯地平仍能较好的控制血压。Ⅰ组的血压波动明显低于Ⅱ组。  相似文献   
5.
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ascular 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ANFH)是由于各种原因破坏了股骨头的血供导致股骨头缺血、坏死、塌陷,是骨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常可导致严重髋关节功能障碍。股骨头坏死的最后结局是因全髋关节严重的骨性关节炎而需行全髋关节置换术,而人工关节的寿命及功能又受多种因素的制约,早、中期ANFH的治疗可以改善股骨头的血液循环,促进坏死修复,预防股骨头塌陷,恢复关节功能。本文对早、中期ANFH手术治疗的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测定引起食物中毒的织纹螺麻痹性贝类毒素的毒力。方法根据出口贝类麻痹性贝类毒素检验方法,小白鼠下腹腔注射织纹螺麻痹性贝类肉质提取液,测定鼠单位(MU)。结果市场水产摊位采集的织纹螺毒力为100g肉中9300MU;食物中毒者家中食用剩余的织纹螺的毒力为100g肉中8370MU,而作为对照的血蛤螺的毒力<400 MU/100g肉。结论引起食物中毒的织纹螺的毒力是国际上规定的安全限值的20.9-23.3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CTF方案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应用中的临床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我院2007年2月至2008年11月应用CTF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的38例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8例乳腺癌患者中,完全缓解(CR)3例(7.89%)、部分缓解(PR)26例(68.42%)、稳定(SD)9例(23.69%),总有效率(CR+PR)为76.31%。毒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表现为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及脱发等,发生率分别为76.32%,84.21%和15.79%。未发现腹泻、肝肾功能及心电图异常患者。结论新辅助化疗疗效好,手术耐受好,可提高局部晚期乳腺癌的手术机会,是治疗乳腺癌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经颅多普勒改变(TCD)与尿微量白蛋白(UAlb)及血浆内皮素(ET)的关系。方法 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将T2DM患者50例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NA)、微量白蛋白尿组(MA)、临床白蛋白尿组(ODN)三组,健康志愿者21例为对照组(NC)。采用TCD检测颈内动脉(ICA)、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大脑后动脉(PCA)、基底动脉(BA)收缩期峰血流速度(Vp)和脉动指数(PI),测定UAlb、血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糖化血红蛋白和内皮素(ET)等。结果 T2DM各亚组间TG、UAlb、ET有显著性差异(P〈0.05)。除NA组ACA、PCA、BA外,T2DM各亚组受检动脉Vp值均明显高于NC组(P〈0.05或P〈0.01);T2DM各亚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除NA组PCA外,T2DM各亚组受检动脉PI值均明显高于NC组(P〈0.05或P〈0.01);T2DM各亚组间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T2DM患者脑血流动力学改变与UAlb、ET、TG呈正相关(β=0.326,P〈0.001;β=0.298,P〈0.001;β=0.157,P〈0.05)。结论 UAlb和ET参与了T2DM脑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发生和发展。TCD有助于早期发现和防治T2DM脑血流动力学异常。  相似文献   
9.
胰腺动静脉畸形(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AVM)是罕见的疾病,临床症状通常为腹痛和胃肠道出血,可导致胰腺炎,并可反复发作。本病例为复发性胰腺炎入院后,完善了CT及MRI相关检查,诊断胰腺AVM,也解释了胰腺炎反复发作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益气养阴消癥通络方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消癥通络方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78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益气养阴消癥通络方组)39例及对照组(厄贝沙坦组)39例,经1年治疗后,观察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终点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8%(31/37),对照组为60.5%(23/3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较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明显下降(P<0.05,P<0.01)。治疗组UAER、SCr、BUN、FBG、TC及TG治疗后分别为:(65.78±9.67)μg/min,(93.20±12.99)μmol/L,(5.69±1.21)mmol/L,(6.14±1.47)mmol/L,(4.85±0.83)mmol/L,(1.46±0.81)mmol/L,均显著低于治疗前[(161.03±20.01)μg/min,(101.11±14.33)μmol/L,(6.54±1.12)mmol/L,(9.27±2.32)mmol/L,(6.19±2.13)mmol/L,(2.70±1.86)mmol/L](P<0.05,P<0.01);对照组治疗后上述指标亦有改善(P<0.05,P<0.01);治疗组治疗后较对照组TC、TG[(5.58±1.57)mmol/L,(1.99±1.22)mmol/L]降低更明显(P<0.05)。治疗组的终点事件(1年后进入临床糖尿病肾病)发生率(5.4%,2/37)低于对照组(10.5%,4/3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益气养阴消癥通络方结合西医基础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