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5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3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115篇
内科学   37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15篇
特种医学   67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91篇
预防医学   42篇
药学   52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8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形成适用于医护人员团队效能的测评工具,为测评医护人员团队效能感提供工具。方法 采用Brislin翻译模型对英文版医护人员团队效能感问卷进行汉化;通过Delphi法和预调查对问卷进行文化调适和修订;采用调适后的问卷对615名医护人员进行调查,检验问卷信效度。结果 中文版医护人员团队效能感问卷包括角色明确、团队支持、团队运作、患者/家属参与、照护结局5个维度26个条目,累积方差贡献率为82.175%;问卷平均内容效度指数为0.942,条目水平内容效度指数为0.800~1.000;问卷Cronbach′s α系数为0.872,重测信度为 0.858。结论 中文版医护人员团队效能感问卷信效度良好,可作为医护人员评估所处团队效能的简易工具。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侵袭性骨母细胞瘤(aggressive osteoblastoma,AO)的影像学表现,总结AO的影像学特点及鉴别诊断要点。 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7例AO的X线、CT和MRI,分析影像学表现包括:发病部位、骨质破坏情况、病变内的密度、病变区的MR信号特点及周围侵袭性特点。 结果7例AO患者中,男性4例,女性3例,年龄为13~56岁,中位年龄32岁。本组7例AO的发病部位是椎体5例,肱骨及肩胛骨各1例。7例AO均表现为膨胀性骨质破坏、骨皮质不完整,6例AO病变内有钙化或骨化,5例AO有厚薄不均匀的肿块影,3例AO病变累及邻骨,2例AO具有较少软组织水肿,1例AO可见骨膜反应。MR表现为T1WI呈不均匀等或低信号,T2WI呈不均匀低、等或高信号,钙化及骨化在T1WI和T2WI均为低信号,增强检查呈不均匀强化,2例病变区可见液液面(合并动脉瘤样骨囊肿)。 结论AO是一种罕见的骨肿瘤,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的特点:呈膨胀性骨质破坏,病变范围大,皮质不完整,病灶内钙化或骨化。AO应与骨巨细胞瘤、软骨母细胞瘤、骨肉瘤及转移瘤相鉴别。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探讨髋关节数字化断层融合(DTS)摄影中最佳剂量比的设定,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患者接受的辐射剂量.方法 90例行髋关节数字化断层融合摄影的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别以6、7、8倍的剂量比组进行DTS检查,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剂量比设定下所得的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结果 3组的表面吸收剂量(ESD)、剂量面积乘积(DAP)、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3.76±1.89)mGy、(18.41±11.71)dGy ·cm2、3.03±0.24]、[(5.24±2.76)mGy、(26.99±13.34)dGy ·cm2)、3.60±0.11]、[(6.39±1.75)mGy、(36.96±22.49)dGy ·cm2、3.64±0.09],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94、9.45、139.26, P<0.05),通过3组间两两比较,ESD值和DAP值均是6倍剂量比组<7倍剂量比组<8倍剂量比组.6倍剂量比组的图像质量评分低于其他两组,7倍剂量比组和8倍剂量比组的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剂量比是决定DTS检查辐射剂量的重要参数,髋关节DTS检查的剂量比设置为7时,可实现低曝光剂量和高图像质量的平衡,以最大限度地保护患者免受不必要的辐射损害.  相似文献   
5.
目的 建立一种简单快速检测白念珠菌的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并评价其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Primer Explorer V5软件,针对白念珠菌RPS0基因设计4条引物,对LAMP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进行优化,评价检测特异性和最低检测限;收集123例VVC组和42例体检组的女性阴道拭子,平行进行真菌培养、LAMP检测、PCR检测、10%KOH镜检,真菌培养作为VVC诊断参考方法;组间检测方法阳性率的比较采用Pearson 2检验,LAMP、PCR、镜检与培养法的一致性采用Kappa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应用ROC曲线分析法评价LAMP、PCR在VVC诊断中的价值。结果 LAMP技术的最适反应温度为61°C,且特异性高,与其他常见菌株无交叉反应,检测下限为103 copies/ul;VVC组和体检组的LAMP、PCR、镜检阳性率有统计学差异(LAMP,2=68.576; PCR,2=64.918;镜检,2=50.076,P<0.01)。LAMP和PCR与培养法有较好的一致性(κ=0.744,κ=0.720),镜检与培养法有较差的一致性(κ=0.533);LAMP对VVC的诊断敏感性87.62%,特异性88.33%,阳性预测值92.93%,阴性预测值80.30%。LAMP、PCR诊断VVC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3、0.888,两者的诊断效能无差异(Z=0.849,P = 0.3956),但LAMP检测时间短于1h。结论 建立了检测白念珠菌的快速可靠、敏感性好、特异性高的LAMP技术。检测时间大大缩短,综合筛查性能优于实验室常规方法,可用于白念珠菌感染的辅助诊断和疗效监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Leigh样综合征起病钼辅因子缺乏症B型的表型及基因型特点。方法对2018年12月在河北省儿童医院及北京儿童医院神经内科确诊的1例钼辅因子缺乏症B型患儿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及基因结果等资料进行收集并回顾性分析。以“MOCS2”“钼辅因子缺乏症”“Leigh-like syndrome,MOCS2”“molybdenum cofactor deficiency,Leigh-like syndrome”分别在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PubMed建库至2020年9月进行文献检索并文献复习。总结MOCS2基因相关钼辅因子缺乏症表型及基因型特点。结果患儿男,7月龄14日龄,因“咳嗽6 d,姿势异常4 d,发热2 d”于2018年12月收入河北省儿童医院神经内科。患儿姿势异常表现为“角弓反张”样,伴吞咽困难,无惊厥发作,发病前发育基本同正常同龄儿。否认围生期缺氧窒息史,父母非近亲婚配。辅助检查示血乳酸轻度增高;血尿酸明显降低;尿代谢筛查示尿黄嘌呤和次黄嘌呤水平增高;头颅磁共振成像提示双侧苍白球、大脑脚对称斑片样T2加权相、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高信号。诊断为Leigh样综合征,予鸡尾酒疗法及对症治疗好转不明显。完善全外显子组测序示受检者携带MOCS2基因c.19G>T(p.Val7Phe)纯合变异,父母携带c.19G>T杂合变异,该位点为文献已报道的致病位点,可导致钼辅因子缺乏症B型。文献检索加上本例共收集41例MOCS2基因相关钼辅因子缺乏症患者,30例信息完整,其中23例(77%)新生儿期起病,表现为难治性癫痫,发育落后等,血尿酸明显降低,尿黄嘌呤、次黄嘌呤升高,头颅影像学提示脑萎缩,囊状脑软化等,神经系统受累程度重。7例发病年龄在5月龄至23岁,4例发病前发育正常,均在诱因下出现急性神经系统症状或原有症状加重,均有基底节受累。30例中3例临床表型相对较轻,可简单交流及独走或扶走。结论钼辅因子缺乏症B型罕见,多数表型严重预后不良,但也有部分患儿临床表型相对较轻。MOCS2基因变异所致钼辅因子缺乏症B型可表现为Leigh样综合征的代谢性脑病,早期发育可正常,感染后进行性加重;血尿酸降低,尿黄嘌呤和次黄嘌呤增高为其生化特征,发现MOCS2基因变异可确诊。  相似文献   
7.
8.
宏基因组下一代测序(metagenomic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mNGS)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感染性疾病。血浆微生物游离DNA(microbial cell-free DNA,mcfDNA)近年来备受关注,其无创性和易获得性有助于识别人体内大部分来源的感染。了解血浆mcfDNA mNGS在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临床性能,不仅可加深对高通量测序的理解,还可为预防和治疗常见及罕见感染提供新的诊断途径。该文介绍了感染性疾病中血浆mcfDNA的生物学特点,血浆mcfDNA mNGS 在感染性疾病诊治中的实践应用以及面临的挑战。血浆mcfDNA mNGS作为一项新兴技术,有望提升感染性疾病预测、临床诊断和预后判断能力,特别是在传统诊断方法有局限性的领域。  相似文献   
9.
目的构建HCBP6及HCBP6不同位点模拟磷酸化的绿色荧光蛋白重组质粒,明确其亚细胞定位。方法以构建含有570 bp的HCBP6外显子基因的绿色荧光蛋白重组质粒为基础,应用快速定点突变技术构建HCBP6不同位点模拟磷酸化的重组质粒。将重组质粒测序并进行序列比对。利用jetPRIME转染体系将HCBP6及HCBP6不同位点模拟磷酸化的重组质粒转染至细胞中,应用Real-Time PCR技术检测目的基因mRNA的表达,应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目的基因蛋白表达,应用荧光显微镜观察HCBP6不同位点磷酸化质粒的亚细胞定位。结果将测序的重组序列与目的基因进行比对,发现重组序列与目的基因完全一致,说明HCBP6不同位点模拟磷酸化的重组质粒构建成功。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高表达HCBP6及HCBP6不同位点模拟磷酸化的基因。免疫荧光显微镜可见10Ala主要在细胞质表达,WT、10Asp、151Ala、151Asp主要在细胞核表达。结论构建的HCBP6及HCBP6不同位点模拟磷酸化的重组质粒可成功转染细胞并在细胞中高表达,HCBP6不同位点磷酸化质粒亚细胞定位不同。  相似文献   
10.
伍玲  常军  吴文娟  任王静  张安平  王刚 《妇幼护理》2022,2(19):4590-4594
目的 探讨经左下腹部小切口袋内冷刀分碎术在多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标本取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我院接受多孔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90例,前30例(A组)肌瘤标本在腹腔内电动分碎取出,中30例(B组)肌瘤标本经左下腹小切口袋内冷刀分碎取出,后30例(C组)肌瘤标本经脐部小切口袋内冷刀分碎取出.对比三组标本取出时间、切口缝合时间、术后24h伤口疼痛评分、伤口愈合情况、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三组肌瘤标本取出时间分别为:(25.45±5.13)min、(15.21±4.37) min和(14.57±3.88)min,B和C组肌瘤标本取出时间均少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伤口缝合时间分别为:(10.0±2.5) min、(10.2±1.8)min和(18.4±3.5)min,A和B组伤口缝合时间均少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术后24小时VAS疼痛评分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孔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经左下腹部小切口袋内冷刀分碎术取出肌瘤标本,时间短、效率高,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