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11篇
中国医学   5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耳针沿皮透刺与直刺对肩周炎快速镇痛效应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比耳针沿皮透穴刺法与耳针直刺法对肩周炎的快速镇痛效应。方法:66例肩周炎患者按性别和病情两个重要的预后因素一一配对,将每对受试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用耳针沿皮透穴刺法,对照组用耳穴直刺法。采用单盲法,以简化McGill疼痛评分表对入选的全部病例进行治疗前和治疗后5、30 min疼痛程度的积分记录,然后分别采用质反应序贯试验和配对t检验的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序贯试验结果:透刺组与直刺组在针刺后5 min时镇痛效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透刺组在针刺后30 min时的镇痛效应优于直刺组(P<0.05)。配对t检验结果:透刺组与直刺组在针刺后5 min和30 min对肩周炎镇痛效应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针透刺法对肩周炎的快速镇痛效应优于耳针直刺法。  相似文献   
2.
针形栓剂穴位植入治疗功能性室性早搏先进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针对功能性室性早搏这一常见心律失常,探求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研制具有高科技含量的新中药制剂。方法:采用中药验方制成针形栓剂新型制剂,利用套管针注射到肌肉(特定穴位)里,缓释、控释药物并保持持久刺激治疗功能性室性早搏118例,并与单纯西药治疗120例作疗效对比观察。结果:实验组早搏的治愈率为51.69%,总有效率为71.19%,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中药缓控针新制荆治疗功能性室性早搏疗效好、且安全性高、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探讨了具有燕赵医学文化特色的中医药人才培养新体系的构建与实践,包括扁鹊医学社中医教育第二课堂、扁鹊中医班"1234"人才培养模式、"扁鹊计划"4段式师承教育模式、"一院一馆一讲坛"传承创新体系等.未来将继续弘扬燕赵医学文化,推进燕赵医学研究,创新燕赵医学理论,叫响燕赵医学品牌,推动燕赵医学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艾灸神阙穴对不同程度力竭运动大鼠海马区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将72只SD雄性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8只、模型组和艾灸组各32只,根据造模或治疗时间将模型组和艾灸组随机分为1、4、7、10次亚组,每亚组8只,采用游泳实验建立力竭模型。艾灸各亚组大鼠造模后即刻温和灸神阙穴15min,隔日1次,各亚组大鼠完成相应力竭运动后24 h检测海马组织5-HT、DA、NE的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各亚组5-HT含量均明显升高,模型1、4、7次亚组NE含量均明显升高,模型1次亚组DA含量明显升高,模型10次亚组却明显降低。与相应模型亚组比较,艾灸4次亚组NE含量明显升高,艾灸7、10次亚组5-HT含量显著降低,DA、NE含量明显升高。结论:艾灸神阙穴可以通过调节反复力竭运动大鼠海马区神经递质,促进神经细胞的功能恢复,改善机体疲劳状态,为今后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前列宁Ⅰ号配合坐浴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2 82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 2组。治疗组 14 2例 ,采用前列宁Ⅰ号配合坐浴疗法 ;对照组 14 0例 ,采用口服男康片配合坐浴疗法。 2组均 4周为 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2 .3%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9%。 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前列宁Ⅰ号配合坐浴可有效改善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症状 ,恢复或减少前列腺液的白细胞数 ,增加卵磷脂小体 ,且无任何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6.
计算机辅助教学(CAI)应用于形态学课堂教学的关键,是要有高质量的多媒体课件。首先写出各章节具体讲授内容的文字脚本,然后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数码相机、扫描仪等,将收集积累的图片、投影片、幻灯片、挂图,用photoshop软件处理,制成单媒体库(文本库、电子图谱、切片库等),再用PowerPoint2000把单媒体库合成CAI课件。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化浊解毒法治疗胃癌前病变的疗效,并从细胞增殖凋亡和相关基因的表达方面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单盲临床试验设计,将130例胃癌前病变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予化浊解毒方治疗,对照组予三九胃泰冲剂治疗,观察治疗后的综合疗效、胃镜病理、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结果:治疗组综合疗效、胃镜病理疗效、PCNA阳性细胞指数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化浊解毒法能有效治疗胃癌前病变,其作用机理可能是抑制胃黏膜细胞的过度增殖,诱导胃黏膜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8.
临床资料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痞满的诊断标准:自觉胃部饱脓、胀满或胀痛不适,反复发作在2月以上。选择以痞满症状为主诉且无心、脑、肾、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病及精神病的患者100例,纳入研究。100例患者均为本院住院患者,男48例,女52例;年龄20-70岁;  相似文献   
9.
化浊解毒法对胃癌前病变患者疗效及P53蛋白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化浊解毒法治疗胃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并从肿瘤相关基因的表达方面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将130例胃癌前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以化浊解毒中药复方治疗,对照组予以三九胃泰冲剂治疗,疗程均为3月。治疗前后对比两组临床综合疗效及P5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6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9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患者P53阳性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治疗组治疗后P53阳性率较对照组亦显著降低(P〈0.05)。结论:化浊解毒法能有效治疗胃癌前病变,其作用机理可能是调控胃黏膜抑癌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
多项研究证实在糖尿病的形成发展阶段,糖耐量减低(IGT)是2型DM的前期时期。其最终导致糖尿病发生的风险比正常人群高约百倍,并且因其作为代谢综合征的主要阶段,IGT更具备了发生大血管并发症的危险[1],IDF及ADA的研究报告证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