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7篇
儿科学   2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52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42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第三节维生素营养障碍 维生素A缺乏症 1概述 维生素A缺乏症是由于摄入不足或吸收不良等原因导致维生素A缺乏所引起的婴幼儿常见的疾病。由于构成视觉细胞内感光物质合成减少,患者在暗光或弱光下视觉发生障碍,同时,维生素A缺乏破坏了细胞膜的稳定性和完整性,引起上皮增生,表面角化脱屑,从而出现眼部表现等一系列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
大黄甘草汤治疗腹部手术后呃逆21例疗效观察刘孟安,闵凡锦,杨际超,陈茂华(中医教研室附属医院中医科外科教研室,256603)关键词手术后呃逆;中医药疗法;大黄甘草汤腹部手术后呃逆,不利于伤口愈合,且易形成习惯性,短时间难以消失,病人非常痛苦。近几年来...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肥大细胞类胰蛋白酶(tryptase)对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系bEnd-3表达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以及可能的信号途径。方法bEnd-3细胞与不同浓度的类胰蛋白酶共同培养后,用RT-PCR和放射免疫的方法检测细胞及其上清液中IL-6、TNF-α 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以及蛋白酶激活受体2(PAR-2)对其表达的影响。结果类胰蛋白酶上调bEnd-3 IL-6和TNF-α mRNA的表达和分泌,并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这一作用可能是通过激活细胞膜上的PAR-2而发挥的。结论肥大细胞类胰蛋白酶参与bend-3微血管内皮细胞的致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类胰蛋白酶对血管内皮细胞(ECV304细胞系)表达干细胞因子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RT—PCR方法检测类胰蛋白酶刺激后ECV304细胞炎症介质干细胞因子(stem cell factor,SCF)表达情况,用Western blot方法研究p38和JNK的表达及磷酸化。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干细胞因子mRNA的表达以及t检验分析p38和c—Jun N末端激酶(JNK)磷酸化。结果类胰蛋白酶能够上调ECV304细胞的干细胞因子mRNA的表达,类胰蛋白酶也可以诱导细胞内p38的磷酸化,以上作用均可被PAR2单克隆抗体抑制。结论在ECV304细胞中,类胰蛋白酶经蛋白酶激活受体2通过p38的磷酸化,最终上调表达干细胞因子。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中心肌营养素-1(CT-1)的表达及神经调节蛋白-1(NRG-1)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制备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模型,分为模型组(n=8),NRG-1预处理组(n=9),假手术组(n=8)和正常对照组(n=10)。利用RT-PCR技术检测各组CT-1 mRNA表达,计算CT-1 mRNA相对量,并作统计学处理。结果模型组CT-1 mRNA结果(63.96±9.34)高于假手术组(36.16±5.43)和正常对照组(36.84±4.64),三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47.37 P<0.01);NRG-1预处理组(89.49±6.99)高于模型组,差异有显著性(t=6.43 P<0.01)。结论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后CT-1 mRNA表达升高,其原因可能是缺血再灌注激活机体内源性保护机制,NRG-1预处理对心肌的保护作用可能与提高心肌细胞中CT-1的表达有关。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6,21(1):29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血清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炎症小体表达水平及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在评估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致放射性肺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自2018年12月至2021年1月江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胸部肿瘤患者103例,依照患者是否出现放射性肺炎分为非肺炎组(n=60)与肺炎组(n=43).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结束后3 d,检测两组患者血清中NLRP3炎症小体水平;测定流速分别为50 ml/s、200 ml/s的FeNO水平.采用Logistics多元回归分析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致放射性肺炎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NLRP3炎症小体表达水平及FeNO预测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致放射性肺炎的应用价值.结果 肺炎组患者血清NLRP3炎症小体及50 ml/s、200 ml/s时的FeNO水平均明显高于非肺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s多元回归分析发现,NLRP3炎症小体、FeNO50 ml/s、FeNO200 ml/s是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导致放射性肺炎的危险因素(P<0.05).NLRP3炎症小体、FeNO50 ml/s、FeNO200 ml/s水平联合应用预测放射性肺炎的灵敏度、特异度及ROC曲线下面积均明显高于各指标单独应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LRP3炎症小体、FeNO水平联合应用预测放射性肺炎的灵敏度、特异度较高,优于单一指标预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的相关高危因素。方法:收集近3年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收治的肺动脉高压新生儿41例,分为足月儿组和早产儿组,回顾性分析了两组的临床资料与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的关系。结果:早产儿组23例,足月儿组18例。早产儿组胎膜早破、胎盘早剥、绒毛膜羊膜炎、子痫的发生率高于足月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足月儿组的孕母妊娠期糖尿病5例(占27.8%),早产儿组孕母妊娠期糖尿病共1例(占4.3%),与足月儿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37,P=0.035)。与足月儿组相比,早产儿组的原发病以呼吸窘迫综合征为主(χ2=19.158,P<0.001),容易合并肺出血(χ2=4.433,P=0.035)、颅内出血(χ2=8.715,P=0.003)。足月儿组原发疾病主要为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χ2=10.786,P=0.001)。新生儿肺炎在两组均有较高发生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27,P>0.05)。两组之间并发代谢性酸中毒、新生儿低血糖、气胸、败血症等统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儿组治愈21例,死亡2例,足月儿组治愈15例,死亡3例,治疗效果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产儿肺动脉高压的高危原发疾病是呼吸窘迫综合征、重症肺炎、肺出血以及孕母有胎膜早破、胎盘早剥等并发症;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如室间隔缺损的足月儿,要重视可能伴有的肺动脉高压并及时诊治。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儿童及青少年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诊治中的主要并发症,分析其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0年1月—2021年5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43例初诊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儿童及青少年病例,总结分析各类并发症的发病率,根据分化综合征临床诊断标准分为分化综合征组和非分化综合征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化综合征发生的危险因素,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评估患者的累积无事件生存率和总生存期。结果:43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中,与非分化综合征组比较,分化综合征组的维甲酸诱导后血清铁蛋白、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蛋白都高于非分化综合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外周血白细胞数(white blood cell,WBC)最高值(WBCmax)、血清铁蛋白、LDH和IL-6显著升高是诱导治疗期间发生分化综合征的独立危险因素(P < 0.01)。高危组和低危组累积总生存率和无事件生存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儿童及青少年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诊治过程中可出现出血和分化综合征等多种并发症。维甲酸诱导治疗后的WBC、LDH、血清铁蛋白和 IL-6 等炎症因子过度升高是发生分化综合征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陆韦  王德燕  陆超 《现代预防医学》2014,(15):2739-2741
目的探讨IL-6、IL-17和IL-25在手足口病(Hand,Footand Mouth Disease,HFMD)并心肌损害发病中的作用。方法用ELISA法检测单纯HFMD组、HFMD合并心肌损害组和对照组儿童血清中IL-6、IL-17和IL-25的浓度,并分析这三种细胞因子的相关性。结果 IL-6的水平随病情加重而增高(P0.05)。IL-17和IL-25在单纯HFMD组增高(P0.05),在心肌损害组下降且与对照组无差别。在单纯HFMD组,IL-6与IL-17,IL-6与IL-25,IL-17与IL-25均成正相关关系(P0.05)。在心肌损害组,IL-6与IL-17、IL-25均无相关性,而IL-17和IL-25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 (1)IL-6、IL-17和IL-25可能相互协同促进单纯手足口病的发展。(2)IL-6参与手足口病合并心肌损害的发生,而IL-17和IL-25可能不参与该过程。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